北京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201076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三 语 文 考 试 试 卷 2014-10-10(考试时间:150 分钟卷面总分:150 分)一、本大题共 7 小题。 (共 21 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涣散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宽宥(yu) 汗流浃(ji)背 B脉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翘(qio)首 饮鸩(ji)止渴C殉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揩(ki)油 断壁残垣(yu n)D就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摇曳(y ) 乳臭(chu) 未干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日前表示,北京要让各功能区更加名副其实,比如中关村就不再新增普通商业项目,而要凸显其以科技为中心的定位

2、。B身处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基础上,适当加强武装力量,应是捍卫自身利益的不二法门。C面对强震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有条不紊,并非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是其在不断经受天灾的历程中代代积累而成的品质。D加强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味地包办代替甚至无所不至,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B实施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主要目的是规范高校办学行为,遏止招生中介伪造学历证书的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措施

3、。C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新型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科学院所,为新型战略性产业提供技术保障。D最近,北京的社区店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镇旁那条奔流的小溪来自大山的更深处,无数的山泉汇聚成高山湖泊,那一_清波明镜一样,映着蓝天白云苍山翠树,那儿叫龙池,传说有一条龙曾居住在那里。那条小溪就是从那儿起步,九曲回环穿越大山深处。小溪的水清澈湍急,_大山的心事唱着歌儿来到小镇的身旁,_唱着歌儿穿越小镇_地奔向远方。A汪 带着 还 不急不慢B条 承载 只 不辞辛劳C道 装着

4、 就 不畏艰辛D泓 载着 又 不知疲倦5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 ,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很远。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A C B D6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5、 )A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B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D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收录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B纪传体史书战国策文辞优美,语言生动,描写了邹忌、冯谖等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C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法国

6、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全面地反映了19 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D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卡夫卡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变形记 ,讲的是人变成甲虫的荒诞而又深刻的故事。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 分)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谓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何谓瓦解?曰:吴、楚、齐、赵之兵 是也。

7、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有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近者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

8、,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诚以天下为务,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 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负扆 摄袂而揖王公,此天子之所服也。 (取材于徐乐言世务书,有删改)【注释】吴、楚、齐、赵之兵:指汉景帝三年(前 154)吴楚七国之乱。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时天下安定,百姓富足。负扆(y):背对屏风。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 资:参考、借鉴B威足以严其境内 严:使畏服C此二体者,安

9、危之明要也 要:要旨、要领D推数循理而观之 数:规律9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财足以劝其士民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B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 扬名广誉于当世C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 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D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A秦末民困、下怨、俗乱,统治者却无所作为,土崩之势已成,陈涉得以“起穷巷” 。B若国君能泽被百姓,百姓能安土乐俗,就算外有强国劲兵之患,也不足以危害国家。C作者指出,关东地区天灾频繁、战祸不断、五谷歉收,是形成土崩之势的根本原因。D统治者要预知危机,防

10、患未然,把治国当作根本职责,才能使百姓安定、天下太平。三、本大题共 4 小题(34 分)11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以天下为务”的具体所指,并联系实际或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不少于 200 字) (12 分)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 分)赵简子曰:“厥 也 爱 我 铎 也 不 爱 我 厥 之 谏 我 也 必 于 无 人 之 所铎 之 谏 我 也 喜 质 我 于 人 中 必 使 我 丑 尹 铎 对 曰 :“厥也爱君之丑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也,而不爱君之丑也。臣 尝 闻 相 人 于 师 敦颜 而 土 色 者 忍 丑 不 质 君 于 人 中 恐

11、君 之 不 变 也 。 ” 13、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 (8 分)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 ”,想借此消除晋武帝对自己“不事二君”的猜疑。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中都有对英雄人物的精彩描绘: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曹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通过“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等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悟” “知” “觉”等词,表达了自己对今昔生活的思考:“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互应和

12、,悠长而辽远。此情此景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 ,_ 。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14 个字“ , , ,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韩愈在师说中批评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吾未见其明也” 。14、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红梅 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 诗老:

13、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独开迟 ”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B “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 “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 ,不肯随“春” ,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 ,红梅仍深自怵

14、惕,保持自己的节操。15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 分) 林逋梅花诗云,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 ,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 “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四、本大题共 3 道小题。 (共 9 分)茶马古道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 ,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 ,即先有“互市” ,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 ,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 。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