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81971374 上传时间:2021-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口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口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口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口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顺畅朗读并背诵全文。2.理解、积累“会、少、间、名、奋、几”等词语。3.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辨析表示时间的词语。4.理解课文内容,领略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过程与方法目标5.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6.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7.揣摩语言,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情感与价值目标8.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对于“口技”的记叙与描写。教学难点多方面表现口技人高超技艺的写法。教学方法1.诵读法。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

2、技者的高超技艺。教师指导学生顺畅诵读,以理清句意层次,并启发想象,入情入境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2.译述法。本文的场面描写形象、细腻,颇具特色。展现了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众多人物的音容笑貌。指导学生有表情地复述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评点,领会行文的精妙。教学准备1.结合注释翻译课文。2.查有关作者的资料。第一、二课时教学要点反复诵读,理清叙述思路,并译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札记一、导语设计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艺术宝库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多媒体展示口技表演的影音资料)今天,我们学习的林嗣环的口技,就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

3、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口技,去领略这美妙的艺术。(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板书:1.虞初新志是古代笔记小说,由清代张潮编选,共20卷,多收录明末清初的文言短篇。编者的主旨是:“表彰轶事传布奇文”。少数作品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2.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因事谪戍。遇赦而归,客死于武林。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本文选自他的秋声诗自序。这篇自序说作者刚写完秋声诗,有几个客人来,他就“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客人分别举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札记机声、书声、棋声等,他都不以为“最佳”。有一个客人上前叙说了这段口技描述,终于令他大为

4、赞叹,并记录在自序中。3.口技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表演技艺,有悠久历史,又叫“学象声”“哨声”“象声”等。表演者用口发出模仿虫、鸟、走兽、器械的声音和某些人类生活活动的声音。现在的相声即从口技发展而来。口技的一部分特点仍为杂技所保留。三、诵读,感知文意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全文,要求学生听清停顿、语气节奏,并标记疑难字词,感知主要情节。2.学生轻读,根据注释掌握有关字词读音。板书:正音:少顷(sho)呓语(y)叱(ch)中间(jin)曳(y)屋许(h)许声几(j)欲犬吠(fi)齁声(hu)意少舒(sho)3.学生放声自读,体会语气节奏。疏通文中的疑难词句,有疑即问。教师释疑: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

5、赶上,恰好。宴:举行宴会。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但,只。闻,听见。以为妙绝。以为,认为。绝,极点。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乳,喂奶。呜,发出呜呜的声音。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少,稍微。稍稍,渐渐。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腿。走,跑。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4.学生齐读,领会课文内容和情味。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课文主要情节。教师明确:本文描写了京城口技艺人摹似一家人由梦而醒、由醒复睡,火起慌乱的情形,叹赏表演者的高超技艺。5.指名学生诵读,理清文章思路。小组内简短交流后,学生发言,教师归结:文章以时间先后分序,可分三部分:第

6、一部分:(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演前气氛。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第二部分(第24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6.请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师生共同点评。四、讲析第一部分1.齐读第段,思考: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札记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教师明确:以“京中有善口技者”介绍口技表演者,是全文的总说,即“善”字统领全篇,文章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

7、“善”展开的。说明表演场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满坐寂然,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着墨寥寥却暗示出表演者技艺之高、名声之大。2.学生背诵第1段。五、课堂练习板书:1.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义: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止:渐拍渐止止增笑耳(蒲松龄狼)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2.用“”标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遥闻深巷中犬吠。3.各写一个含有下面加点词词义的成语:宾客大宴_遥闻深巷_群响毕绝_几欲先走_4.翻译句子: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8、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参考答案:1.善:擅长;长处。止:停止;只。指:指头;指出。间:夹杂;一会儿。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遥闻深巷中犬吠。3.大张旗鼓充耳不闻原形毕露走马观花4.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第三、四课时教学要点课文精彩语段研读,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札记一、检查作业1.集体诵读全文。2.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1语段。二、课文主体部分研读1.请

9、学生听读课文24语段,梳理并简要概括口技表演描摹的场面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三幅画面:梦中惊醒、醒而复睡,火起群惊。2.学生自由诵读,根据提示画出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板书:表现深夜的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响声大作,由少而多。百千齐作,应有尽有。学生回答,教师明确:“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其中“遥闻深巷中犬吠絮絮不止”,写深夜的寂静氛围以及一家四口陆续醒来后的各种声音;“当是时众妙毕备”以排比

10、的句式,急促的语势,合写五种声音,犹如一部大合唱,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静夜的喧闹气氛。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写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表现了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齁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给人一种轻慢的声感,说明妇人和小儿正慢慢入睡;“微闻”的“微”字,表示声音很弱。老鼠作作索索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梦中咳嗽声,都很轻微,衬托了深夜寂静的氛围。“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写响声大作,由少而多;“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写声音百千齐作,应有尽有。逼真地表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先用三个“大呼”、一个“齐哭”,继之以三个“

11、百千”,又加之以“百千齐作”“又夹百千”等句,写发现火情、火势漫延和人救火的情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火场的声音之多之杂。极力渲染火场的紧张气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紧急,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犹如置身于救火现场。3.学生合作探究: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请结合语段具体分析。找出并辨析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其作用。课文除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外,还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试体会这些反应有何不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札记文中的以下两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课文是怎样将

1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学生研讨后发言,教师适时点拨: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由远及近、由内及外、由少及多、由微弱到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由一家而涉及乡邻,淋漓尽致地表现口技的精湛奇妙,思路清晰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第一个场景形成波澜,第二个场景过渡承接,声情潜伏,第三个场景是情节发展的高潮。第一个场景从“深巷犬吠”开始,以四口之家作为想象中的舞台,先模拟妇人“惊觉欠伸”拉开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模拟丈夫“呓语”,画面渐清晰,至幼儿大啼,帷幕大开,打破深夜的静谧。第二个场景“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声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第三个场景

13、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表演达到高潮。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的“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既而”;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俄而”“少顷”“未几”。这些词语运用灵活多变,准确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听觉效果,表现技艺高深。第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面”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第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已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

14、情境,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第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三处描写,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遥闻深巷中犬吠。”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听吸引,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