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1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81971242 上传时间:2021-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u)邑(y)(现在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3000人,著名的有72人,有“弟子3000,贤人72”之说。二、题解:论(ln)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三、课文导读:本课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学习时要熟读,深思,牢记。四、文言知

2、识储备(一)生字词。lnyuynxngchunwngdihurzh论语不亦说乎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罔殆诲女知之是知也(二)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2、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智慧,聪明。)(三)重点词语的含义。人不知而不愠(而:表转折,可译作“但是,可是,却”。)学而不思则罔1、而学而时习之(而:表顺接,“然后,并且”。)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为人谋而不忠乎(而:无实义,可不译。)3、知温故而知新(知:“知道”。)2、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代词,“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知:“知道”。)其恕乎(其:相当于“大概”。)是知也(知;通“智”,“智慧,聪明”。)(四)兼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兼词,相当于“之于”。其中“于”为介词,相当于“在”;“之”为代词,指“同行的人”。“之于”可译作“在这几个同行的人中间”。)(五)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活用为状语副词,可译作“按时”。)2、温故而知新(故、新: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即“旧知识”、“新知识”。)3、传不习乎(传: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老师传授的知识”。)(六)省略句1、可以为师矣(是“可以(之)为师矣”的省略,译作“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2、人不知而不愠(是“人不知(吾)而不愠”的省略,“吾”

4、是“我”的意思。)五、课文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我)却不怨恨(他),不也是很有道德的人吗?子:先生,指孔子。时习:时常地复习。说(yu):“悦”的古字,愉快。愠(yn):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第1则:主要谈学习方法和态度以及个人修养。“学”是认知过程,“习”巩固提高的过程,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学有所成。“人不知而不愠”这是个人修养的崇高境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和反省:替人谋划是否尽忠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坦诚相待呢?(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按时)温习呢?”曾(zng)子:即曾参(shn)(前505436前),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暗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孔子的学生。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三省(x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信:真诚,诚实。11传(chun):老师传授的知识。第2则:时常反省自我,注重个人修养,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思想准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6、,(这样的话,就)可以当老师了。”1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第3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强调“温故而知新”这一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渐近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是一味地)死读书却不动脑筋去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地)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得。”13罔(w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4殆(di):有害。第4则:强调读书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从而使我们领悟到:“学”是“思”

7、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15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前542480前),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卞(bin)(现在山东泗(s)水)人。16女:同“汝(r)”,人称代词,你。17是知(zh)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智慧,聪明。第5则:强调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

8、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多在内心作自我反省。”18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及时改正。”第6、7则: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只有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趋至善至美。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能不具备刚强的品

9、格和毅力,(因为)责任重大并且道路漫长。把仁爱当作自己的责任,不也很重大吗?(一直)奋斗到死为止,不也很漫长吗?”19弘(hng)毅:刚强,勇毅。第8则:写以仁为己任,任重而道远。这一见解集中体现了儒家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孔子说:“天气寒冷,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可贵精神)。”20凋:凋谢。第9则:意在启示人们: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人们应像松柏一样不畏严寒风雪。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贡问道:“有什么话可以(让人)终身(去)奉行它吗?”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孔子说:“(那)大概就

10、是恕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能把它推给别人。”21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第10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待人接物上,儒家的这一观点,可谓至理名言,当一生奉行。研讨与练习一、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学了(知识)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事)吗?说:通“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译: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和反省。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3、温故而知新。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故:旧的知识。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只是一味地)死读书却不动脑筋去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地)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得。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5、士不可以不弘毅。译:品德高尚的人不能不具备刚强的品格和毅力。弘毅:刚强,勇毅。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能把它推给别人。欲:要。施:施加。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背诵全文,并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2008-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