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世博会管控区交通管理模式与交通组织课件

石磨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62MB
约34页
文档ID:181922834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世博会管控区交通管理模式与交通组织课件_第1页
1/34

上海世博会交通管控模式与交通组织方案,引 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于市区中心地带世博客流必然从城市外围区域向城市中心地带汇聚,且与日常交通的主流向叠加、交织在一起 确定世博园区周边区域交通管理策略,提出管控区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及应急交通组织,世博园区周边交通需求远大于路网供应,世博游客个体交通路边短时停靠将进一步降低道路通行能力 世博围栏区外需保证集约化交通的通行空间、游客的活动空间,世博交通总量与服务目标,参观世博的总人数: 7220 万人次 100 % 长三角 2762 万人次 30.9%,快速可靠、舒适便捷、高度集约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其他公交方式为重要支撑,其他多元交通方式为补充,严格限制小汽车直达” 通过特定区域、特定时段的交通管理与控制,保障世博交通 通过先进的、时空全范围、动态便利的交通信息服务,引导和管理乘客到达方式 通过停车与车道使用管理、路径管理,保障集约化公交优先和运行服务水平,管控区设置必要性,不实施管控: 世博园区周边交通需求是路网供应的2倍 世博围栏区外难以保证集约化交通的通行空间、游客的活动空间,AC尼尔森调查,游客中53选择私家车和出租 我们在综合枢纽的200份SP调查,50以上游客选择私家车和出租 20万高峰小时客流,平均每车3人,世博个体方式需求6.7万pcu/h,世博需求,日常交通需求,适当考虑交通需求的增长,2010年日常交通需求约4.5万pcu/h,路网供应,考虑扩容后2010年园区周边路网通行能力仅为6.2万pcu/h,内容,1、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2、世博园周边区域交通管控策略 3、管控区边界和交通管理模式影响分析 4、管控区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 5、构建一体化交通服务链,以世博推动长三角协同发展,1、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目标,分解交通管控的对象、措施,评估交通管控技术、手段的有效性和代价,确定交通管控的原则和可行的交通管控方法。

以引导和管理世博参观客流的交通方式为首要目标,以确保交通通畅、安全为约束条件,确定管控区的层次、范围、时段 建立中心城宏观仿真模型和管控区微观仿真模型,从整体交通运行状况和局部区域交通组织方案实施情况两个层面对管控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提出世博交通、日常社会交通的管理组织方案,以及相应的桥隧、道路组织措施,进行方案评价与优化 提出管控区配套交通管理措施体系、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方案,使管控方案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针对突发事件,以关健设施运行失效时间、供给容量损失为分类标准,以保障通行和最小化疏散成本为目标,设计应急交通预案大型活动管控区交通组织管理方法,采取两层管制区域,内层完全禁止社会交通进入,外层则禁止区内居民、职工以外的人员停靠车辆,以削减个体交通,保证道路服务水平 在既有研究中,都提出世博园区周边必须采取“交通管制 + 管控区域”的管理方案,研究的技术关键 大型活动交通预测技术 大型活动管控区交通组织管理 突发事件应急交通组织,1、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方法,2、交通管控策略:基本原则,管控对象:世博交通和社会交通(日常交通) 管理要素:空间管理、时间管理、交通工具使用管理 世博交通管理的基本原则 保障世博公共交通:延续世博公共交通优先的策略,保证世博VIP、专线巴士、旅游巴士的道路通行优先权 管制世博个体机动化交通:管控区内禁行、疏导区内禁停 分级管理日常交通:对管控区内日常交通出行影响最小 引导社会过境交通:通过分流过境交通,置换道路资源,服务世博交通,切实保障世博交通;妥善安排地方交通;有效分离过境交通,管控区边界、世博通道、出租车蓄车设施、自行车停车设施,+,=,前提条件: 园区出入口的停车场管理有序、高效 个体交通方式转换的全面宣传,硬件设施,交通组织,管控方案,时空使用,世博交通管控的总体方案,两层管控策略:降低世博个体交通到达便利性 提高集约交通便利性,集约化交通可直达围栏区 过境交通路网分流 地方交通凭证进入,管控策略实现与效果,主要取决于来自长三角、通过公路到达的个体交通转换率和集约交通优先权能否得到保证,2、交通管控策略,世博游客入园/离园、日常交通时变曲线分析 世博游客入园高峰时间为9:0011:00;入园高峰与日常交通早高峰在8:0010:30重叠 离园高峰20:0022:00,19:00后社会交通逐渐减少,二者无重叠,时间管理:确定方法,进出管控区的流量时间分布,世博游客进出园时间分布,时间管理:60万客流分时段管控方案,区域时间管控方案,通道时间管控方案,空间管理:考虑因素,保证管控区内道路上游客、车辆合理的服务水平,控制车流密度以降低人车冲突概率; 控制个体机动化交通的到达便利性,引导游客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

根据游客选择出行方式的偏好,分析出租车和小汽车禁入区域对参观游客个体交通方式到达比例和步行距离的影响; 尽量减少对管控区日常活动的影响、降低管理成本根据交警总队和各支队的日常管理经验,制定具有操作和实施性的边界; 有效的过境交通管理办法和分流可能性考虑世博配套道路建设完成后,整体路网的供需平衡能力; 保持适当的游客排队、自组织空间,并作为应急疏散空间管控区范围确定依据,5个影响因素: 路网容量 社会日常交通受影响程度 边界道路条件和交通特征 世博游客出租车和小汽车交通需求量 实施管控的可能性,管控区范围确定:圈层容量分析+问询调查,管控区的确定:边界大小和交通到达方式的关系,(km),世博个体交通到达比例与步行距离关系,2.5km,复兴路,枫 林 路,海阳路,园区出入口,实现目标模式,管控区边界距离世博园区出入口应不小于2.5km,75万人口,40km2,数据来源:综合交通枢纽200份SP调查问卷,设置2.5km的管控区边界,可抑制个体机动化到达方式,但对正常生活出行干扰太大,交警管理不具备可操作性 1.02.0km范围内设管控区边界,对于个体交通方式的引导转换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边界设置以尽可能小的干扰居民正常生活为首要条件。

浦建路,杨 高 南 路,10.3万人口,10km2,管控区边界方案,1条边界(边界含): 浦西:鲁班路-中山南路-国货路至江边 浦东:南码头路-浦东南路-耀华路至江边,出租车和无证车辆禁止进入,机动车通行 入场交通组织和管理 散场交通组织和管理 通道交通组织和管理 过境交通组织和管理 机动车停靠与停放 非机动车通行与停放,3、管控区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区域道路功能定位,鲁班路出入口,西藏南路出入口,半淞园出入口,白莲泾出入口,高科西路出入口,上南路出入口,长清路出入口,后滩出入口,入场交通组织:人车分离,世博通道与出入口停车场对应表,入场交通组织:通道-出入口-停车,机动车流线组织方案:浦西,西藏南路出入口,半淞园出入口,散场出租车交通组织,鲁班路出入口,西藏南路出入口,半淞园出入口,白莲泾出入口,高科西路出入口,上南路出入口,长清路出入口,后滩出入口,雪野路出租车蓄车,西藏南路出租车蓄车,散场接驳巴士环线规划:线路走向,鲁班路出入口,西藏南路出入口,半淞园出入口,白莲泾出入口,高科西路出入口,上南路出入口,长清路出入口,后滩出入口,三条短驳线 浦西出入口环线1:4.7km 浦东出入口环线2:12km 越江出入口环线3 :16.5km,浦西过境交通分流:路网分流 线路1:中山南路内环高架 线路2:中山南路瑞金南路(鲁班路)斜土路南车站路陆家浜路中山南路 线路3:中山南路瑞金南路(鲁班路)陆家浜路中山南路,浦东过境交通分流:通道分流 通道1:浦东南路龙阳路东方路东明路(成山路) 通道2:杨高南路,过境交通组织:地面分流,流量单位:pcu/h,流量单位:pcu/h,通道交通组织,出入口停车场设施功能布局,鲁班路出入口,西藏南路出入口,半淞园出入口,白莲泾出入口,高科西路出入口,上南路出入口,长清路出入口,后滩出入口,上下客泊位139: 浦西26;浦东113 巴士停车位1197: 浦西365;浦东832 VIP停车位1200: 浦西500;浦东700 自行车停车位4200 浦西2000;浦东2200,定点停车场停车位 浦西南浦大桥下207 浦东南浦大桥下520 克虏伯停车场500600,至2008年,长三角二省一市建成高速公路网络总里程7443公里,约为规划里程的2/3,长三角核心区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1991年以来沪宁、沪杭间公路交通量年均增长率近12%;沪宁、沪杭方向高速公路流量增长分别为25.2%和22.9%。

网络化特征:基本成网,可通过管理措施和交通诱导调控交通量; 主骨架特征:沪宁、沪杭公路走廊超过55%的车辆由高速公路承担; 高容量特征:世博会前江苏、浙江与上海之间的高速公路有8条; 可靠性特征:多线路设计,保证主要城市之间联通; 信息化特征:基本实现了速度、流量、车辆等指标的自动采集,5、构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服务链,长三角高速公路信息化:重点,全路网交通信息发布 全路网交通运行状况与预测 事件检测与事件影响预警 联网收费与收费调控 收费方式与费率 重大活动的协同管理 管理区域、对象、方法 路径通行与车辆行驶管理 车辆辨识与跟踪,对策1:公交均等化服务允许长三角集约化车辆享受与上海市世博专线公交、普通公交同等的优先服务,可直达世博园区并使用园区周边停车设施,鼓励长三角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参观世博,5、构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服务链,对策2:世博交通管理措施的广泛宣传 管控区、缓冲区、引导区对对不同车辆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 管控区禁入、缓冲区禁停 世博优先通道和行驶规则 对策3:建立长三角游客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动态提供道路交通管理信息、道路与轨道交通运行信息、公共交通交通服务信息; 世博园区及主要场馆内活动信息和客流密度实况; 主要道路通行许可、停车场分布与停车信息;世博专用公交系统服务信息、停车场区间往返巴士信息、公交返回交通时刻信息等,5、构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服务链,世博交通信息服务,停车场查询与预定服务 出入口及主要高速公路沿线,停车换乘点指引 位置、价格查询 车位预定 外省市车辆进入与路径管理 出行路径计划和时间预算 高速公路动态交通信息获取 出入口及主要高速公路沿线停车换乘点指引 各类大巴士路径指引和世博园区停车点指定 停车换乘与公交服务信息 停车场引导信息和专线巴士换乘信息 专线巴士服务预定,駐車場,停车场管理终端,停车场,停车投币 清算机,入口 (车辆感应机),出口,5、构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服务链,对策4:建立长三角自驾车交通信息平台,公交优先服务申请与管理系统 世博通道通行许可申请 园区停车位申请 车辆信息提供和时间预约 车辆辨识与通行管理系统:世博通道、世博公交协调管理 车辆电子标签获取 通道使用与管控区进入管理高速公路、快速路与地面道路联动诱导系统 路径管理 专线巴士动态调度 园区公交停车管理系统 上下客泊位管理,停车场引导信息 专线巴士服务预定与换乘信息 返回信息服务,5、构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服务链,对策5:建立长三角巴士管理与交通信息服务平台,谢 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