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项目高效管理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1843510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工程项目高效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工程项目高效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工程项目高效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工程项目高效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工程项目高效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工程项目高效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工程项目高效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工程项目高效管理 摘要:建筑业企业要实现合同所规定的质量、工期、费用和安全等目标,必须改变低效管理的现状,提高管理效率。可以从树立现代化的项目管理理念、选用素质全面的项目经理、建立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采用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等方面,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管理理念;项目经理;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建国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和建筑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质量难保证”的状况比较突出。据资料统计,我国“七五”时期建成的项目,平均超概算34%,超工期7、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为72.3%,项目建成投产率为29.7%;“八五”时期固定资产投

2、资交付使用率下降为61.7%,项目建成投产率仅为28.7%,相当一部分达不到设计水平。近几年,我国的工程质量从整体上看,稳中有升,特别是国家的一些重点工程要比一般的工程质量好,在运作中也比较规范,一些高档的公共工程也接近或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但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綦江彩虹大桥的整体垮塌,造成40人死亡,14人受伤;又如,云南昆禄高速公路的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高达几亿元;再如,江西九江一座投资上千万元的防洪工程,盲目加快速度,结果洪水未来就发生倒塌事件,实属“豆腐渣工程”。笔者认为,当前建筑业企业的诸多问题,最集中的表现都在工程项目的低效管理上。面对中国加入、建筑市场全

3、面开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势,建筑业企业为达到合同所规定的质量、工期、费用和安全等目标,必须改变低效管理的现状,提高管理效率。本文拟就现代化的项目管理理念、项目经理的素质、项目管理组织以及项目管理方法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1、现代化的项目管理理念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业企业为使项目取得成功,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和所批准的费用,对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全面的管理。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项目管理的内容要针对项目目标而定,那就是“四控制、四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现场管理、生产要

4、素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必须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即市场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和诚信观念。1.1市场观念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用市场关系管理经济的体制。工程项目是产品,也是商品,它的生产和销售都离不开市场。我们推行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环境和条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把握产品的未来和市场的未来,通过市场竞争(投标)获取工程项目,从市场上取得生产要素并进行优化配置,认真履约经营,以质量好、工期合理、造价经济取胜,实施名牌战略,搏击市场风浪。因此,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应尊重市场经济条件的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和市场运

5、行规则等,让管理领域和管理活动与市场接轨,靠市场取得工程项目管理效益。1.2效益观念社会主义企业的效益观念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观念。在经济效益上要注意微观经济效益服从宏观经济效益,而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工程项目是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主战场,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的集结地,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点,获取经济效益的源头。工程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心,成本核算的中心,市场竞争的核心”1。因此,建筑业企业要摆脱长期以来效益低、积累少、资金紧张的困扰,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把握好决策战机,加快资金周转,讲求资金的时间价值,讲究工作效率和管理

6、效率,从而赢得时间,赢得效益。1.3人才观念在新的经济时期,知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人作为知识的主人、作为企业知识资源的驾驭者,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和发挥的程度将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入世”后,我国建筑业企业面临来自境外企业更加强劲的挑战。人才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是关系企业管理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对于建筑业企业来说,这里的人才不仅指那些懂建筑市场经营、懂施工技术、熟悉国际建筑条款的优秀人才,而且也包括那些熟悉建筑成本核算、施工现场管理甚至思想政治方面的人才。一个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拥有各种类型的高素质人才。因

7、此,建筑业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知人善任,为人才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内部环境,高度重视对工人、技术工人的培训,夯实技术进步基础,提供人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1.4诚信观念诚信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一项内功,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企业这方面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今后在全球化信息社会里,诚信是作为社会细胞的人和作为社会组织的企业的生存之道,需要着力打造,谁不守诚信,谁就将无立锥之地。建筑业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勇于承认自己是承包人,从“完成任务的工具”向承包商转变,不断提高商业信

8、誉,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没有诚信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建筑业企业要把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把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视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赢得优势的关键,具体体现在对合同、建筑质量、工期和伙伴关系的重视。2、素质全面的项目经理建筑业企业要实行高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经理。只有素质全面的项目经理,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现在全国一共有43万项目经理,其中一级项目经理有5万多人。有关部门曾经对部分一级项目经理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属于大专以上学历的项目经理占83.8%,其中本科学历的仅占36.9%;从年龄结构上看,一级项目经理年龄在40岁以下的有

9、57 7%,是比较合理的;而且大部分项目经理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从事施工管理工作十年以上的占70%。由此可见,我国的项目经理一方面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另一方面学历水平则相对较低,这就很难适应投资规模日益增大、施工技术日渐复杂的工程项目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工程发包方式的变化,多媒体、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以及科技进步对工程方面的人才要求日益提高,培养懂技术、会英语、精通国际商务和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员和高水平的项目经理成为建筑业企业发展的普遍趋势。美国著名杂志财富也预测项目经理将成为21世纪年轻人首选的职业。为此,企业应舍得投入,一方

10、面在学校和社会上招聘一些人才,另一方面对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包括送到国内外院校、国外工程公司和项目中培训。在英国、美国和我国的香港地区,相当重视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都有注册建造师制度,国际上也有一个建造师协会。注册建造师是由具备一定的专业经验和专业学历的工程管理人员,通过严格的考试和注册而取得的一种执业资格。入世后,我国建筑业要和国际接轨,将在短期内建立注册建造师制度,加入国际建造师协会,以争取获得国际间资格的互认,迎接加入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3、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即项目经理部,是项目管理的工作班子,置于项目经理的领导之下。项目管理组织设置的根本目

11、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职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效率,从而达到项目管理目标。因此,创建合理的组织机构,组建相应的组织系统,不仅是管理创新、管理科学的任务,而且是企业实施高效管理,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组织机构仍然普遍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这种模式是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特点是纪律和服从,企业只需有效地管理和组织生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改变了作为国家行政附属物的地位,成为市场的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而参与激烈的竞争,此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进行管理组织的创新。因此,建立新矩阵和事业部相结合的新型管理结构模式(matrixormultid

12、risiondstructure),简称管理结构模式2,不失为目前建筑业企业一种最理想的选择。管理结构模式的特征是:对企业总部区域的工程项目采用矩阵制,由企业总部各个职能部门对口管理工程项目;对远离公司本部而且有着长期市场的经营区,以及企业总部内的多个实体和专业化分公司(每一个利润中心)均采用事业部制。事业部能较迅速适应环境变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但是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约束力减弱,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起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效益考核为中心的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跟踪监督检查制度、综合协调制度和奖惩制度,推动和促进矩阵式和事业部制管理组织结构模式的建立和发展。然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

13、特点,在建立新矩阵式和事业部制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时,还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建立真正精干高效的管理组织机构,推动项目管理科学化和高效化。4、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是“目标管理方法”(ManagementbyObjective)。要完成其基本任务“目标控制”,必须采用这项基本方法。然而,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集中在实现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这四个具体目标上。这四个目标的特点不一样,就必须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管理方法。质量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进度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是“网络计划方法”、成本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可控责任成本方法”、安全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是

14、“安全生产责任制”。4.1目标管理方法是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目标管理是指集体中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在实施中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行为科学,借助人们的事业感、能力、自信和自尊等,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目标。目标管理的精髓是“以目标指导行动”,目标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是主动的、系统整体的管理,是一种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和自主性的管理。由于它确定了人们的努力方向,因此是一种可以获得显著绩效的管理。4.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推广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热潮,10多年来对推动我国各种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现代项目管理理

15、论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面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尤其包含了企业长期的经营管理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质量来进行,它要求从企业最高决策者到一般员工均应参加到质量管理过程中。因此,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加、全过程、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力求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模式。9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为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的目的是最终导致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化。4.3网络计划方法是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1957年美国杜邦(Dupout)化学公司创立了网络技术中的第一种方法关键线路法(CriticalPathMethod,简称CMP),用于施工计划设计。1958年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又创立了“计划评审系统”(PERT),提高了计划工作的效率。CMP和PERT是网络技术中最基本的方法3。网络图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利用网络图可对项目进行分析计算、控制和优化,使其达到项目的目标。40多年来网络计划方法被成功地用于无数重大而复杂项目的进度控制,自6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以来,在我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用于大量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并取得了效益,网络计划被认为是进度控制的最有效的方法。随着网络计划应用全过程计算机化的普及,它将在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4 可控责任成本方法是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