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既有桥梁基础验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1842242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既有桥梁基础验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既有桥梁基础验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既有桥梁基础验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既有桥梁基础验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既有桥梁基础验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既有桥梁基础验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既有桥梁基础验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既有桥梁基础验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摘要:基础在投入使用后,设计时使用的规范难免会发生变更或调整。此时,若对既有桥梁基础进行验算,应怎样选用相关规范的规定值得探讨。本文结合新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的特点,就既有桥梁基础验算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基础验算承载力沉降桥梁基础设计时一般是按照设计时的有效规范进行的。但基础在投入使用后,设计时使用的规范往往会发生变更或调整,如与1985年颁布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1相比,2007年颁布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相关条文就存在较大的变更或调整2。对于相关规范的变更,基础验算的要求是否要作相应调整,如何调整,目前

2、尚无明确的规定。本文就既有桥梁基础验算中几个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1桩基础自重的考虑2005年颁布的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在检算桩的轴向受压承载力时应将桩的全部自重作为外荷载考虑3。而1985年和2007年颁布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对于钻孔灌注桩,将局部冲刷线以下桩身自重的1/2作为外荷载考虑2。此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桩身自重可以完全不考虑4。对于木桩或小直径的短的空心钢筋混凝土桩而言,按这三种不同意见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但对于大直径的长的实心钢筋混凝土桩,则计算结果往往出入悬殊。其实从理论上讲,桩身自重问题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分析3-4。当桩置入土中后(不论是打入桩还是钻孔

3、灌注桩),桩侧土和桩底土将共同承受桩身自重P1与桩身所占同体积土重P1之差的附加外荷载P1(P1=P1P1,当P1P1时,应取P1=0)。当桩进行静载试验,桩顶作用外荷载N时,桩侧土和桩底土则共同承受外荷载P1+N。如果静载试验中加于桩顶的外荷载N逐渐增大到某一Nmax值,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出现明显拐点(或陡降点)时,则P1+Nmax的前一级荷载P1+Nmax可以认为是桩侧土和桩底土共同承受的极限荷载Pu,也就是桩的极限承载力。按工程习惯以Pu代表Nmax,则桩的极限承载力Pu=P1+Pu,其中Pu为静载试验中通常所说的“桩的极限承载力”。但实际上,Pu并不是桩的实际极限承载力,而只是当桩达到极

4、限承载力Pu时,静载试验加于桩顶的相应外荷载。当桩进行静载试验,桩顶作用外荷载N时,桩侧土和桩底土则共同承受外荷载P1+N。如果静载试验中加于桩顶的外荷载N逐渐增大到某一Nmax值,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出现明显拐点(或陡降点)时,则P1+Nmax的前一级荷载P1+Nmax可以认为是桩侧土和桩底土共同承受的极限荷载Pu,也就是桩的极限承载力。按工程习惯以Pu代表Nmax,则桩的极限承载力Pu=P1+Pu,其中Pu为静载试验中通常所说的“桩的极限承载力”。但实际上,Pu并不是桩的实际极限承载力,而只是当桩达到极限承载力Pu时,静载试验加于桩顶的相应外荷载。事实上桩的PS曲线是图1中以虚线坐标轴所作的曲

5、线图,而该图中对应于实线坐标轴的曲线只是桩的PS曲线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由静载试验得来的。虽然图中P1作用下桩的沉降S1通常没有测出来,OO段虚线绘制不出来,但对于分析并无影响,仍可根据静载试验实测的Pu来进行桩的轴向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假设设计中作用于桩顶的轴向受压外荷载为N,桩的受压承载力的安全系数为K,则只要求N值满足式(1)要求就可以认为桩的设计是安全的。P1+NPu/K(1)因为P1=P1P1,Pu=Pu+P1P1,且通常取K=2,于是式(1)可以改写为P1+NPu/2(2)或P1P1+N(Pu+P1P1)/2(3)也可写成(P1P1)/2+NPu/2(4)也就是说,如果对于一般土根

6、据静载试验所得的Pu检算桩的轴向受压承载力,只要按式(4)将作用于桩顶上的轴向压力荷载N,加上桩身自重与桩身所占同体积土重之差的1/2,小于或等于Pu/2,即可认为满足了安全要求。当P1P1时,应取P1=0及P1P1=0。Pu/K通常认为是摩擦桩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Ra,并且可以按规范计算,如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3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4中,均认为对于摩擦桩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Ra可按下列公式计算Ra=12uni=1qikli+Apqr(5)其中,Ra为摩擦桩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u为桩身周长,Ap为桩端截面积,n为土层数,

7、li为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各土层的厚度,qik为li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的摩阻力标准值,qr为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容许值。由上述分析可见,从理论上而言,摩擦桩桩顶承受的轴向压力加上桩身自重与桩身入土部分所占同体积土重之差,应不大于摩擦桩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才是安全的。因此,在既有桥梁桩基础验算时,桩基础自重应按照桩身自重与桩身入土部分所占同体积土重之差作为外荷载进行计算。2基础沉降允许值对于非外超静定结构桥梁墩台,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规定相邻墩台均匀总沉降差值(不包括施工中的沉降)为槡L,其中L为相邻墩台最小跨径长度,以m计。跨径25m时仍以25m计算1。公路桥涵地

8、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中则规定对于非外超静定结构桥梁墩台,相邻墩台间不均匀沉降值(不包括施工中的沉降)不应使桥面形成大于%的附加纵坡2。上述两种规定对墩台不均匀沉降的限值有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中对墩台不均匀沉降限值的规定比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宽松。对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设计的桥梁,如果验算时,不均匀沉降限值放宽的话,易对上部结构的内力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考虑到目前的公路桥涵养护规范5中对于墩台沉降的规定与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的规定基本一致,因此建议在

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实施前设计的桥梁,其墩台的沉降限值可按原设计采用的规范中的规定选用;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设计的桥梁,其墩台的沉降限值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中的规定采用。3基础沉降的计算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中规定采用分层总和法进行沉降计算,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2则采用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简化分层总和法进行计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中的简化分层总和法在沉降计算中已经应用多年,效果

10、较好。并且该方法已经形成计算表格,计算方便,因此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规定的方法进行基础沉降验算。在进行基础沉降验算时,计算荷载的选取应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的规定进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中规定沉降计算仅考虑结构重力及土重,即仅计恒载。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2中规定沉降计算的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长期效应,即考虑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这样的规定,显然更符合实际和偏于安全。4基础承载力的提高对于根据桩侧岩土体摩阻力及桩端岩土体容许承载力验算承载力的方法,目前相关规

11、范规定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提高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对于桥梁墩台地基,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铁运函2004120号)中规定如无倾斜等病害且沉降基本终止时,桥梁墩台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可以适当提高,且提出了明确的提高系数7。在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2005)中规定既有墩台的地基土因多年运营被压密,其基本承载力可予以提高,但提高值不应超过25%3。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2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中均规定对于经多年压实未遭破坏的旧桥基,地基土承载力均可提高,但提高系数不同。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铁运函2004120号)中规定对于经过长期运营,沉降基本终止的桩

12、基竖向承载力可按原设计值提高20%7。从上述规范中的规定可见,对于沉降稳定且无其他病害的桥梁基础,其承载力是可以提高的。进行桥梁基础承载力验算时,对于桩侧摩阻力,从保证安全的角度出发,桩基础侧摩阻力建议不予提高,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可以适当提高,但提高值不应超过原设计取值的25%。经提高后的桩基础整体竖向承载力不应超过原设计值的20%。5桩基础沉降的验算对于实际使用的桩基础,工作形状的优劣首先体现在受荷后的沉降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而桩基础的沉降不仅在于桩身受荷压缩,也在于岩土层受荷后的压缩变形。亦即,如果受荷后桩基础沉降过大,即使计算承载力很大,桩基础也是不合格的。因此在实际计算中,基础的承载能力往

13、往是由沉降控制的。对于群桩,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验算沉降量。对于单桩,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规定进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规定,对于单桩基础,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计算最终沉降量s8s=ni=1ziEsizi+se(6)zi=mj=1Qjl2iiIp,ij(1i)Is,ij(7)se=eQjljEcAps(8)式中m以沉降计算点为圆心,倍桩长为半径的水平面影响范围内的基桩数;zi水平面影响范围内各桩基对应力算点桩端平面以下第i层土1/2厚度处产生的附加竖向应力之和;zi第i层土层厚度;Esi第i层土层的压缩模量;Qj第j桩

14、顶的附加荷载;lj第j桩桩长;Aps桩身截面面积;j第j桩总端阻力与桩顶荷载之比,近似取极限总端阻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之比;Ip,ij、Is,ij分别为第j桩的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对计算轴线第i计算土层1/2厚度处的应力影响系数,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取值;Ec桩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对发生了沉降且沉降稳定但未超过桥涵养护规范限值的桩基础进行验算时,首先应根据现场调查掌握桩基础的沉降情况,并确定桩基础的下卧层及桩周土的各类与计算有关的参数,根据桩基础实际承受的最大外荷载(或设计荷载)代入相关公式计算单桩沉降,然后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6结语本文针对基础投入使用后相关规范变更或调整时,桥梁基础验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总体而言,基础验算应结合设计时的特点,结合不同规范的合理规定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