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9年高考散文题型归纳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182983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2009年高考散文题型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5-2009年高考散文题型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5-2009年高考散文题型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5-2009年高考散文题型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5-2009年高考散文题型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2009年高考散文题型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2009年高考散文题型归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国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型归纳2005-全国一一日的春光冰心(考查知识点:理解词义 作者情感态度 概括内容 分析思路)14、 “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15、 “我不信了春天” ,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16、 “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 ,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2)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 ,这里的 “遗憾”指的是什么?2005-全国二春天的梦苏叔阳(考查知识点:把握思路 概括作者观点

2、 理解句义把握思路)14、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15、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16、 “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 ”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7、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 ,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005-全国三张家界 (考查知识点:理解句义 归纳要点 筛选信息 分析结构)14、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15、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那几个方面与

3、众不同。16、作者认为张家界风景的“表现力” “足够惊人” ,请以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为例加以说明。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2)作者说:“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 ”文中这一 “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2006-全国一阳光的香味林清玄(考查知识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4、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 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5、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

4、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216、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2006-全国二绵绵土牛汉14、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15、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17、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007-全国一总想为你唱支歌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

5、”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幺?(6 分)答: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用意: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解析: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察对所举事例的理解。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 分)(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1)答: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的坚强。(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2)答: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难意志。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对文意的理解,须结合全文思考。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幺好处?(6 分)答:表现手法:比

6、喻、拟人、对比。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解析:本题需熟悉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达及作用。17.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幺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答:以戈壁石来代表大西北将自己对大西北的感情浓缩于对一块戈壁石的感情上,以小见大,深化主旨。解析:本题较难,需体会作者对大西北的感情并将其与对戈壁石的喜爱综合在一起。2007-全国二海南杂忆矛盾14作者到了“天涯海角” ,为什么却说“这哪里是天涯” ?又为什么开玩笑说“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6 分)答:“天涯”本意是天之尽头,作者也以为前无去路,如今却名不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海角”

7、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此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适合谈情说爱。315怎样理解“道旁石” “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 (4 分)答:“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补放逐的古代名臣。16作者认为,王佐诗的结尾“海外之美产,中原知味不?” 是“含泪微笑”式的,为什么?(4 分)答:天南星本是一种草药,当地老百姓无以为生,拿它充饥,情状悲惨。王佐似乎赞美了天南星是海南独有的“美产” ,但实际上是对搜刮百姓行为的反讽。17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

8、,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 (8 分)答:古代的海南岛被当作险恶之地,流放到此的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 海南岛成为新天地,归国华侨在此安家立业,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古时候老百姓把鸭脚粟、天南星当作粮食,生活很悲苦;现在的农民用它喂畜牲,且有比它更好的饲料。 2008 年-全国卷一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4 分)答:、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 分)(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答:(1)宽广

9、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是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答:(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是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答:(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诗情。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 (6 分)答: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

10、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答: 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第二问:回应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2008 年-全国卷二马缨花季羡林14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4 分)【参考答案】 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 4【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筛选并整合第一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第个要点;筛选并整合第三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第个要点。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 分)(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

11、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暗示了环境的幽深。(2)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里,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还应适当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6作者为佬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 分)【参考答案】 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把握

12、全文内容、行文思路和材料安排的目的。 】17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 分)【参考答案】 第一问: “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第二问: 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综合解答。第一问还需整合原文中相关信息作答,第二问和第一问有继承性,同时

13、联系作者处境和遭遇作答。 】2009 年高考全国卷 1 彩色的荒漠 雷抒雁14. 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分)答: 【答案】第一问:隔壁天然环境的恶劣;戈壁滩色彩的单调。第二问: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贡献埋下伏笔;为下文描写的彩色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先抑后扬,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5.(4 分)(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答: 5(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答: 【答案】(1)、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仿佛被上天赋予了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2)、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通

14、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16.(6 分)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6 分)答: 【答案】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工装的颜色如共和国国旗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17.(6 分)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 2 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8 分)答: 【答案】第一问:作者采用了对比、排比、想象、比拟的方法来写 2 号井。第二问:通过对克拉 2 号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荒漠地貌的对比,表现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

15、难、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地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你,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运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2009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岳桦 任林举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上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答案: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解析:考查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解题提示: 答“用意”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 分)(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