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181828023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0 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理解(48 分)(共分)(共 5 题;共题;共 48 分)分)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是时,发 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 皆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

2、斩。陈胜、吴广因天下之愁怨,乃杀将尉,召令 徒属曰:“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众皆从之。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坛而盟,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收而 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 至陈,车六 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尉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不胜、守丞死、陈胜乃入据 陈。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 耳、陈馀。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

3、为天下除馀也今始至陈而王 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 , 自为树党 , 为秦益 敌;敌多则力分, 与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 , 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 , 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当是时,诸郡县 苦秦法,争杀长吏以应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七) 【注释】张耳、陈馀:魏国名士,秦灭魏后改名换姓逃到陈地。立六国后:扶持六国国君的后裔。 树党:培植党羽。与:跟随,朕合。交兵:军队交锋。亡而得立:灭亡后得到复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发 闾左戍渔阳 发_ 比 至陈,车六七百乘 比_

4、自为树党,为秦益 敌 益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 / 10 A.为坛而 盟 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马说) B.死则 举大名耳 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据咸阳,以 令诸侯 家贫,无从致书以 观(送东阳马生序) D.乃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 (5)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张耳、陈馀所说的“帝业成”条件的一组是(

5、) 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 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 强 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 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 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A. B. C. D.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 韧雾 沧浪亭始建于五代,现主体为宋代建筑,是现在苏州园林里历史最悠久的一座。 北宋庆历五年(1045 年)诗人苏舜钦蒙冤遭贬,迁居苏州,用四万钱买下几近荒废的院子,建了此 亭,名字取自楚辞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以示隐逸之情。 有人说,从沧浪亭开始,苏州园林的定位就是归隐,无论是被贬下野或是急流勇退,文人们在济世

6、安民 的宏愿外,始终有颗念念难忘的出世心,比如拙政园,取自古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暗含微讽与自嘲; 再如网师园,网师即渔夫、渔翁,正是渔隐的象征,以及“退而思之”的退思园,无不含蓄表露了这种寓 意。 中国园林的一大特征就是与文学密切关联。比如最直观的楹联匾额,镌刻题铭,“须兼具华彩之辞 章,隽秀之书法”,少了他们,建筑难称完美。 再到各厅堂楼阁雅不胜收的名字,比如拙政园西部的“与谁同坐轩”,出自苏轼的一句词:“与谁同 坐?明月清风我。”一般的轩空间都比亭子大,而“与谁同坐轩”小到只宜坐一人,开一扇形的窗临着湖 面,框景绝佳;再联想到这句词写于苏轼政治最失意之时,只觉有种说不出的宁静的孤独,寂

7、寞中又有 淡淡的孤高,不由得想在此处独坐片刻,恰如有人所说,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太多典故与内涵待人 探寻,最妙的就是诗景相对、情景交融的会心时刻。 文人的唱酬交往为园林赋予了勃勃生机。现在普遍认为文徵明参与设计了王献臣的拙政园,当然历 经岁月磨蚀、易主改建,早已看不到当初的面目,但文徵明画的拙政园三十一景还是保留下当年园子 的简练野趣;他亲手种下的紫藤,历经400余年仍绿荫满庭,春日满架明艳紫英,成为苏州城的一处重要 文脉。 苏州园林最繁盛的日子,是在清代“同光中兴”时期,城里大造园林,各园主人彼此投缘,怡园顾文 彬、听枫园吴云、网师园李鸿裔,耦园沈秉成、养闲草堂潘曾玮等组成“真率会”,定期

8、轮流在各家园林里 雅集,品评书画,吟诗作赋。 3 / 10 画家陈丹青说,苏州园林那样成熟的美学,是一整套上千年积累传递的文化教养,文化样式、文化 符号,虽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发生着决然而彻底的巨大改变,中国人心理景观中 那条源远流长的大线索已然开始模糊、混乱而反观苏州园林之于现代人,不仅是“小而美”的偷得浮生 半日闲,更是都市丛林中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我们步履匆匆,不懂停留,却也总能在身处园林的某一 刻、一秒激活深埋于心的文化记忆,那里有风月鸟鸣,有花影泉声,有红尘中清逸无匹的诗情画意。 (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20 年第 5 期:有删改) (1)文章为何从“沧浪亭”写起?

9、 (2)围绕“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第段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述的?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的命名都含蓄表露了主人的出世之心。 B.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最妙的就是和诗人对话,和园林对话。 C.文章在论述“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时,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D.苏州园林之于现代人,不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而是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一束光 李朝德 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 车窗外,最后一抹余晖落下,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 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那么晚让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 火车在

10、夜色中呼啸、望着车窗外的阑珊灯火,我一路忐忑 。 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路 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 火车夜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就在窗外一闪而过,兴奋激动转眼间成远离失落,那种感 觉难以描述。 十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坐火车去宣威,要路过村里。母亲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 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但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 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 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我与母亲都不太善于表达感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 父亲在世时,彼

11、此都习惯这种沉默,即便一句话不说,却也温暖而坦然。但现在的沉默却让我内心紧 缩,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亮。 近些年,我隔三岔五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很多时候不为別的,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 如果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回家,母亲总是说:“你哥你姐就住在村里,我身体好好的 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 我理解母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希望我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路,不管是生活还是工 作,都不要有半点闪失,因此,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 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4 / 10 但是,

12、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 默:“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 7 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 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 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算怎么一回事?但 是母亲很高兴,一口答应下来。 我们都知道那个路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足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 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十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 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已被栅栏隔断,现在只剩下几米宽的道口。火车通过那个道口需要多长时间 呢?估计就是一闪而过

13、吧,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 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去道口等着。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不到二十公里,估计 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 此时一明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我把脸贴在 7 号车门的玻璃上,努力寻找熟悉的山川轮廓。 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不能看见熟悉的村庄。 焦躁中,却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黑夜中流光溢彩。 正纳闷这是哪一条路呢,远远的路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我心里一阵酸 楚,“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一分钟前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与站在路口的 母亲。 我颓然地打电话告诉母亲:“妈

14、,天太黑了,我还没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了。” 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 了。” 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 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 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 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语气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我没有办法, 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

15、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 方。 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漂移,伏在玻璃上 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 这时候,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 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 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 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却又过了! 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 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

16、了。 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做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米宽,而站在路 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5 / 10 (选自意林2020 年第 1 期,有删改) (1) 文章第四自然段“火车在夜色中呼啸。望着车窗外的阑珊灯火,我一路忐忑 。”作者“忐忑”的是什么? 请用文章中的原句回答。 (2)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亮。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表达情感上有何作用? (4)本文在选入散文选刊(2020 年第 2 期)时,题目为黑夜的火车,那一束光和黑夜的 火车这两个题日,你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5.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某同学阅读西游记水浒传时,发现两部名著中多用“三”的结构组织故事,如西游记中的 “尸魔三戏唐三藏”, 水浒传 中的“施恩三入死囚牢”。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名著,再写出一个类似的故事, 并简要概述其情节。 故事名字:_ 情节概述:_ (2)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有追求,有信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