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施治及禁忌教学实施PPT课件

上传人:若*** 文档编号:181815535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7.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施治及禁忌教学实施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施治及禁忌教学实施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施治及禁忌教学实施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施治及禁忌教学实施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施治及禁忌教学实施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施治及禁忌教学实施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施治及禁忌教学实施PPT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施治及禁忌,主讲人:XXX 时间:20XX.XX,目录,小儿推拿,第一部分,什么是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使用范围及推拿介质:,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与内治法基本一样,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

2、整阴阳,扶正祛邪。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使用范围及推拿介质:,推拿介质是指在推拿施术穴位的皮肤涂敷不同剂型的滑润剂。介质能发挥推拿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能滑润、保护皮肤,使手法更加灵活自如。一般来说,病属表证,多选用解表药,如葱汁、姜汁、薄荷汁等;属血瘀,宜选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红花鸡油膏等;属热证,则选用寒凉药物作介质,如薄荷汁、猪胆汁、淡竹叶浸液。,推拿手法,第二部分,推拿常用手法,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

3、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几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家逐步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称的操作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上进行,故现称“复式操作法”,如黄蜂入洞、打马过天河、运水入土等。,推拿常用手法,推拿时,应按顺序依次操作,以免遗漏应先轻手法,如推、揉、运等,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先头面,次上肢再下肢,最后是胸腹腰背。小儿推拿所使用的穴位,根据其手法操作可分为直线、旋转及垂直方向,可根据操作方向来决定补泻原则。,直线方

4、向,主要是应用推、捏等法施于直线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为:向心方向推为补法,离心方向推为泻法,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它们共同的补泻原则是:顺经方向推为补,逆经方向推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旋转方向,多用于揉、运、摩等手法,施于面、点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为补,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如果是左右对称的两个穴位时,其补泻原则为:向内旋转为补,向外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垂直方向,多用于按、掐、拿等手法,施于点状穴位。其补泻原则以手法的轻重定补泻,重手法为泻法,轻手法为补法,不轻不重为平补平泻。此外,还有一些穴位的操作方向为特定的,不受以上

5、补泻原则约束,例如推三关、清天河水等。,辨证施治,第三部分,辨证施治,小儿疾病的常见症状为泄泻、呕吐、厌食、发热、咳嗽等,可四诊合参,按照中医儿科学辨证。现以小儿泄泻为例,试述推拿选穴。可根据病史及大便性状初步判断证型。泄泻的基本推拿处方为:推脾经、推大肠、揉脐、摩腹以调和脾胃,助运化湿;运内八卦以调中理气,并加强其他手法;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调中止泻。,辨证施治,伤食泻,证见泄泻前有伤食病史,大便量多,气味酸臭,常夹不消化食物残渣,伴口臭、腹胀,多为伤食泻。治则健脾消食,调腑止泻。推拿推脾经用补法,推大肠用清法。加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辨证施治,寒湿泻,证见大便稀薄多沫,甚如水样,色淡臭

6、味小,苔薄白或白腻,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多为寒湿泻。治则健脾化湿,温中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加推三关,揉外劳宫。,湿热泻,证见大便水样或蛋花样,泻下急迫,大便臭秽,量多次频,或夹黏液,伴发热、烦躁口渴等症,多为湿热泻。治则清热化湿,调腑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泻法。加清小肠,推六腑,揉天枢。,辨证施治,脾虚泻,证见泄泻日久不愈,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夹不消化食物残渣,多于食后作泻,伴形体消瘦、乏力等,多为脾虚泻治则健脾益气,固肠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加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脾肾阳虚泻,证见泄泻日久不愈或五更泻明显,伴畏寒肢冷等阳虚表现,多为脾肾阳虚泻。治则温

7、补脾肾,固肠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 加揉二马,补肾经。,主要禁忌,第四部分,禁忌,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禁忌,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故推拿疗法应由专业医师执行,且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施治及禁忌,主讲人:XXX 时间:20X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