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国际班)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179005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国际班)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国际班)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国际班)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国际班)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国际班)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国际班)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国际班)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9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 火钵(b) 桀骜(o) 浪遏飞舟()B青荇(xn) 刀俎(z) 浸渍(z) 长歌当哭(dn)C颓圮(p) 弄堂(nn) 解剖(pu) 叱咤风云(zh)D漫溯(sh) 喋血(di) 嘈杂(co) 忸怩不安(n)2、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包袱 涟漪 嗔目 扭转乾坤B 顿足 庭院 谄媚 陨身不恤C 气概 长篙 凌辱 风华正茂D 尸骸 绯红 寥落 肆无忌殚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 国语

2、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D “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和三国志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完成 4-7 题。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

3、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

4、卑也。 ” 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秦而归 去:离开B形容枯槁 形容:身形面容C状有愧色 状:神色D将说楚王 说:通“悦” ,取悦6下列有关原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冷落。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苦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C.当苏秦的策略被采用后,黄金万镒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光耀于道路,这样的行为让赵国很重视他。D.苏秦去楚国,途经洛阳时衣锦还乡,家人隆重欢迎,他的嫂子对他前倨后恭,态度大变。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

5、饮,郊迎三十里。 (5 分)(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8、9 题。早寒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8.诗中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5 分)9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 (沁园春长沙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 (沁园春长沙 )(3)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

6、康桥)(4) “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荆轲刺秦王(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 (记念刘和珍君 )(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 。 (记念刘和珍君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道大题作答。在答题纸上请把所选大题的题号用铅笔涂黑。如果都作答,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11.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最动人的遗忘圣约翰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62 岁那年,他被原先的学校聘回去,主要做一些内务管理工作。许多人对学校的做法有些疑虑:身强力壮的教师多得是,何必用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呢?但很快,人们的疑虑就打消了。圣约翰先生工

7、作起来不比任何人差,他思维敏捷、口才极佳,书桌上总是有条不紊。经他保管的物品,打了标签,然后在记录本上做好标注。他常常提醒那些年轻人:“嗨,小伙子,上次借的书该还了。”他的记忆力也不错。圣约翰先生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水,然后从公文包拿出一个小瓶子,倒出一把药,送进嘴里,仰起脖,用水送下。以前的老同事,都熟知他的这一习惯。可现在大家发现,他走进办公室后,常常先喝口水,然后给妻子打电话:“露娜,我的药忘在家里了,请帮我送过来。”半小时后,露娜出现在办公室。她的表情有些愤怒,很不友好地把药递给他。他倒是不在意,看着妻子的脸,呵呵笑着说:“谢谢”。露娜的面色有些蜡黄,头发也很干枯。看着他吃完

8、药,露娜转身走了,也不跟其他同事打招呼。于是有人打趣他:“下次可别忘了带药哦。”还有一次,圣约翰给露娜打电话时还阳光明媚,可刚放下电话不到 10 分钟,天空就乌云密布,片刻,“哗哗”下起雨来。圣约翰慌乱地看着窗外,不停地给家里打电话,却已无人接听。他慌忙打开壁柜取出一把伞,正要出门时,门却开了,露娜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浑身湿透。圣约翰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满脸羞愧地迎上去。露娜将药递给他的同时,几乎咆哮着说:“你这健忘鬼!”尽管露娜浑身湿透,但她仍像往常一样,看圣约翰把药吃下去之后才走。露娜走后,圣约翰在窗前静静地站了很久。同事们都以为,他是在懊恼自己的健忘,心想下一次他一定不会再忘记带药。可

9、是下一次,圣约翰先生依然我行我素。以至于大家慢慢都习惯了:上班后半小时,露娜出现在办公室。有人嘀咕,圣约翰真是老了。也有人说,露娜愤怒也是应该的,谁让他总是那么健忘。还有人说,圣约翰的健忘其实是露娜惯出来的毛病,她完全可以不来送药,因为他工作起来并不健忘嘛! 两年后,圣约翰先生辞职,那时候,他的健忘症似乎好了很多,露娜很少出现在办公室,偶尔出现,也不像两年前那样怒气冲冲,而是笑眯眯的,温和地跟大家打招呼。圣约翰先生拍着大家的肩膀,说着辞别的话,大家也嘱咐他:保重,别忘了按时吃药。他笑了,道出了“健忘”的原因。原来,露娜在两年前患上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暴躁、易怒、自闭、厌世,甚至还自杀过两次。任凭

10、他怎样精心照料、带她求医问药,都不见好转。无奈之下,他想出一个办法。他找到校长,要求校长给他一份工作,打扫卫生或者做门卫都可以。鉴于他以前的表现,校长就让他做了一份内务管理工作。这样,他可以每天在离家以外的地方吃药。他有先天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年轻时发作过几回,幸好有露娜的用心照顾才有惊无险。这么多年了,虽然他的病未再犯过,可一直是露娜的心事。他通过忘记带药的方式,让露娜走出家门,走在阳光下,利用她的爱,重新唤起她的责任心和对生命的热情。如今,露娜已经康复,他该回家和她一起安享晚年了。圣约翰先生的话让大家一愣,继而他们紧紧握住他的手,那是一双多么苍老的手啊!如今,大家还常常看到,圣约翰先生和妻子

11、一起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那对相互搀扶、不离不弃的身影,多么像两片老到深秋的枫叶,周身都散发着迷人的光泽。12.实用类文本阅读(23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侯伯宇: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1930 年 9 月 11 日,侯伯宇生于天津。从少年时起,侯伯宇就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立志“科学救国,作出更好的武器” 。建国前夕,侯伯宇放弃了台湾大学的学业和出国的机会,辗转回到北京。1951 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志愿军,并将父亲给他的四年学费、生活费 1000 美元全部捐出。1953 年,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急需懂外语又

12、有数理基础的人,侯伯宇放弃了回清华继续深造的机会,赴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当了一名俄语翻译。1956 年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 ,他积极响应,考取了西北大学物理系。1973 年,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并最终在西北大学扎根,一干就是 37 年。其间,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去工作,他都一一谢绝。他说:“西部更需要我,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 ” 侯伯宇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上世纪 50 年代后期,侯伯宇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解决了苏联国际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理和量子化学权威未能提出的重要公式。1983 年,侯伯宇与美

13、国学者合作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运用对偶变换找到了给出所有无穷多个守恒流生成元的办法。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侯氏理论” ,是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 20 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名气很大,但他却从不接受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和宣传。有一次,他的学生在帮助他整理申报科学院士材料时,发现他居然舍弃了发表在影响非常大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反而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非常不解。他解释说,有些论文,虽然发表的期刊档次很高,但实际上的学术价值却不及另一些论文,我要选择那些更具生命力的文章。上世纪 80 年代,侯伯宇一手创

14、办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在教学过程中,侯伯宇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法,非常注重创新和提高课程起点,把授课内容与研究课题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讲授国际上正在发展的最新、最先进的内容。他认为“学生必须对本学科的全局有通盘的了解,这样才能判断学科生长点,选择能带动学科的课题” 。侯伯宇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千方百计送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在他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1985 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很多诺贝尔得主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相继前来

15、访问,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座,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国际化的很好结合,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有能力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前沿研究。30 多年来,侯伯宇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许多人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在现代物理前沿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如今,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其中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元本说:“侯伯宇为我国理论物理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对于得到广泛认可的我国理论物理西北军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链接1950 年,20 岁的侯伯宇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0 年,先后三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侯伯宇,在 50 岁之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青年报 )“我誓要以创新湮灭顽疾之苦痛,以创新来消灭死。誓以我有生之年,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登顶,以作为最后的礼物。 ”(侯伯宇自传 )在学界,大家都知道侯伯宇有两“怪”:一是出去开学术会议,无论国内国外,从不参加游玩,总是抓紧时间在宾馆看文献;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