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177896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出题人:李之雁 王海霞 蔺小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4. 本试卷共 18 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第卷一、 本卷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甲、乙分别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

2、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 1-2 题。1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2从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可以推测:A.图示期间年平均气温升高 B.图示期间人口大幅度增加C.图示期间铁路、公路密度加大 D.图示期间水资源日趋紧张 读下图,回答 3-4 题。3 两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A北部均为平原地区 B河湖众多,但人均水资源不足C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4有关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

3、工业为主C 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区域内丰富的铁矿资源 2012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要求将其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读下图,完成 5-6 题。5黄河金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有:承东启西的位置 水能资源丰富 廉价劳动力充足 科技力量雄厚A. B. C. D.6产业转移对该示范区的影响可能是:A.促进产业升级 B.就业压力增大 C.资源面临枯竭 D.改善环境质量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近年来华北地区冬半年雾霾天 气多发,PM2.5 浓度增

4、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读“北京市某日 PM2.5 浓度变化图” ,完成 7-8 题。7导致该地 PM2.5 浓度变化的首要污染源是: A.生活燃煤排出的烟尘 B.道路及建筑工地的扬尘C.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 D.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8治理雾霾天气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环保执法力度 实施人工降雨A. B. C. D. 读下图“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城乡人口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 9-11 题。9关于甲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人口数量比时多 B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C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时人口数量比时少10 图表数据乙所代表的省(市、

5、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北京市11近 30 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播种面积的减少B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D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12右图为宏观经济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通常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 阶段消费需求量下降,企业盈利降低B-C 阶段失业率增大,适宜增加财政支出C-D 阶段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量D-E 阶段需扩大财政赤字,降低贷款利率A B C D1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是

6、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推进消费产业结构的升级要不断改善居民投资环境,规范投资市场秩序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A B C D142013 年 8 月 1 日,被称为我国目前税制改革“重头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由之前 12 省市正式推向全国。作为国内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营改增”将对以前缴纳营业税的产品或服务项目,采取增值部分纳税的原则,减少重复征税。此举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破解部分企业发展困境A B C D15. 目前,国际上劳动密集

7、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开始放缓,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产业转移的新动向正在形成“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这主要表明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A B C D16. 民政部下发的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要求,凡拟订社区发展规划、兴办社区公益事业、制定社区公约和居民自治章程等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应听取农民工或农民工代表的意见。这一要求方便了农民工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保证了农民工

8、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拓宽了农民工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有利于基层政权了解民意和汇集民智A. B C D17十八大报告首次使用“协商民主”的概念,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结果,又关注决策的过程,拓宽了民主的深度;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又关注少数人的意见,拓宽了民主的广度。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承载着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任务。这说明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协商民主充分体现了政府部门的行政理念和政治智慧我国创造性的发展了民主形式,推进了政治文明建设切实保障政协履行国家职能,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广阔的平台A B C D18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

9、端设备。至 2012 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 11 亿。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文化促进科技的发展 文化影响人的生活方式A B C D19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A. 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B. 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C. 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20

10、“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主张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张不同文化平等交流沟通A B C D21.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22. “笔墨当随时代” ,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

11、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23.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 。平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这启示我们应该: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崇得尚义,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 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A. B. C. D.24. 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图一

12、太庙 图二祠堂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25. 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写的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甲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乙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丙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得出这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丁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A甲 B乙 C丙 D丁26.(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

13、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工业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发展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27.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和 90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28.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 。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方式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29.17 世纪末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 “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 ,更有人指出, “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 。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 B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