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者的16个特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167926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实现者的16个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我实现者的16个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我实现者的16个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我实现者的16个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我实现者的16个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实现者的16个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实现者的16个特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我实现者的十六个特色(2010-07-05 08:00:05)转 载 标签: 黄维仁自我实现人际关系交友心理需求情感除了前面我所提出的七个成长目标之外,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在研究了许多历史上伟人共同的人格特质之后,更详细地描绘出“自我实现者”(成长者)的画像。自我实现者有下列个特色)。他们的判断力超乎常人,对事情观察得很透彻,只根据现在所发生的一些事,常常就能够正确地预测将来事情会如何演变。他们能够接纳自己、接纳别人,也能接受所处的环境。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之中,他们能安之若命,处之泰然。虽然他们不见得喜欢现状,但他们会先接受这个不完美的现实(不会抱怨为何只有半杯水),然后负起责任改善现状。他们单

2、纯、自然而无伪。他们对名利没有强烈的需求,因而不会戴上面具,企图讨好别人。有一句话说:“伟大的人永远是单纯的。”我相信,伟人的脑子里满有智慧,但常保一颗单纯善良的心。他们对人生怀有使命感,因而常把精力用来解决与众人有关的问题。他们也较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单顾自己的事。他们享受独居的喜悦,也能享受群居的快乐。他们喜欢有独处的时间来面对自己、充实自己。他们不依靠别人满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他们像是个满溢的福杯,喜乐有余,常常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却不太需要向别人收取什么。他们懂得欣赏简单的事物,能从一粒细砂想见天堂,他们像天真好奇的小孩一般,能不断地从最平常的生活经验中找到新的乐趣,从平凡之中领略人生的

3、美。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曾经历过“天人合一”的宗教经验。虽然看到人类有很多丑陋的劣根性,他们却仍满有悲天悯人之心、民胞物与之爱,能从丑陋之中看到别人善良可爱的一面。他们的朋友或许不是很多,然而所建立的关系,却比常人深入。他们可能有许多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素未谋面,却彼此心仪,灵犀相通。“自我实现者”的人际关系还有下列特点:他们心口如一,不会故意去争取别人的好感。他们很自然地吐露心声,不在意别人是否会看到他们的弱点。他们很有安全感,不需要与别人保持距离,以保护自己。他们对人的爱表达于行动之中,很少会把“爱”这个字挂在嘴上。他们的爱经得起考验,与他们相处愈久,就愈敬爱他们。他们也会被异性吸引,然而让感情

4、顺其自然,毫不勉强。他们以别人的需要为需要,先去满足别人,并以此为乐。他们尊重别人的独特性,不会勉强别人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他们交友没有其他的目的;交友不是他们晋升之阶,更不是他们为己争取名利或其他好处的手段。交友与建立感情本身就是目的。他们比较民主,懂得尊重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人,以平等和爱心相待。他们有智慧明辨是非,不会像一般人用绝对二分法(“不是好就是坏”或“黑人都是懒惰鬼”)分类判断。他们说话含有哲理,也常有诙而不谑的幽默。他们心思单纯,像天真的小孩,极具创造性。他们真情流露,欢乐时高歌,悲伤时落泪,与那些情感麻木,喜好“权术”、“控制”、“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截然不同。他们的

5、衣着、生活习惯、方式、处世为人的态度,看起来比较传统,保守,然而,他们的心态开明,在必要时能超越文化与传统的束缚。他们也会犯一些天真的错误,当他们对真善美执著起来时,会对其他琐事心不在焉。例如爱迪生有一次做研究太过专心,竟然忘了自己是否吃过饭,朋友戏弄他,说他吃过了,他信以为真,拍拍肚皮,满足地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据马斯洛的估计,世上大概只有的人,最后能成长到上述这种“不惑”、“知天命”、“耳顺”、“随心所欲而不逾距”、圆融逍遥、充满智慧的人生境界。我不敢期望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境界,然而我相信,当我们愈趋近这种境界时,我们的人生会愈有喜乐、愈有意义。成长是必须付代价的,因为成长永远包含着冒险、

6、面对未知、尝试新经验、扩展个人的极限与改变。若不必成长,我们就不用改变自己,不用面对未知的危险,更不用花心神面对生活的挑战,从各种选择中做出新的决定。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暮色寒鸦 2009-05-21 10:58:03(一)对现实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适意的关系 这种能力的第一种表现形式是能够辨别人格中的虚伪、欺骗、不诚实,正确而有效地识别他人的不寻常的能力。自我实现者往往比大多数人更为轻而易举地辨别新颖的、具体的、独特的东西,他们更多地生活在自然的真实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堆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渴望与陈规中,大多数人将这些东西与真实的世界混淆。因此自我实现者更倾向于领悟实际的存在而非他们自己或所

7、属文化群的愿望、希望、恐惧、焦虑以及理论或者信仰,赫伯特.米德非常透彻地称此为“明净的眼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能够体验的最美的事物是神秘的事物,它是一切艺术和科学的源泉。”在这里决定的因素是智慧的力量,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发现并感受一切的美好。对于健康人而言,未知的事物未必可怕,他们不会否认或忽视未知事物,不回避它们或自欺欺人地把它们看成已知的,他们也不急于整理未知的事物,过早地分类和成规化。例如:怀疑、试验、不确定以及因此产生的延迟作决定的必要性虽然对大多数人是种挫折,但对自我实现的人是一个令人愉快而且富有刺激性的挑战。(二)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自我实现者能够坦然地接受自己,悦纳

8、自我,同时毫不懊悔、抱怨,尽管自己的人性有弱点,与理想有种种距离,但他们仍可以从本质上接受而不感到真正忧虑。我们能够以一个人在接受自然特性时所持的那种毫不置疑的态度来接受脆弱、过失、弱点以及人生的另一面。从另一个角度看:自我实现者对现实看得更清楚:他们看到的人性的本来面目不是他们希望中的人性,他们的眼睛不为各种“有色眼镜”所累,从而歪曲、改变或粉饰所见事实的真象。第一个接受是在各个层次上都能够接受自己,例如爱、安全、归属、荣誉、自尊等,所有这一切都看作是值得花时间和精力的,他们倾向于接受自然的作用而非愤愤不平。自我接受与接受他人紧密相关体现在两个方面:他们没有防御性,没有保护色或伪装;他们厌恶

9、他人身上的这种做作。他们能与自己的缺点和平共处,那么缺点在以后的生活中会使人觉得根本就不是缺点,而只是中性的个人特点。(三)自然地表达自己自我实现者的生活在数量与质量上与普通人有所不同。自我实现者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我奋斗,而是发展。他们努力成长日臻完美,努力将自己的风格发展得日益全面。普通人的动机是为匮乏性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而奋斗。他们的动机是发展个性,表现个性,更加成熟、自信、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四)以问题为中心自我实现者一般都强烈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身以外的问题上,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实现者通常有一些人生的使命,一些有待完成的任务,一些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他们身外的问题

10、。有些任务未必是他们喜欢或他们自己选择的,而可能是他们所感到的责任与义务。一般而言,这些任务是非个人的,不自私的,更确切地说,它们与人类的利益或家庭的少数几个人有关。这种态度对于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都具有意义,他们超越琐事、视野开阔、见识广博,在更加广阔的参照系及笼罩在永恒的气氛发现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意义,它仿佛传播了一种宁静感,摆脱了对于紧迫事务的焦虑,而使生活不仅对自己而且对那些与之相关的人变得轻松了。(五)超然独立的特性,离群独处的需要自我实现者可以离群独处而不会使自己感到不舒适,他们常常可以超然于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静,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里会引起不安的事情的影响,他们对待个人的不幸也

11、不像一般人那样强烈。这种超然独立也许与其他某些品质有关。首先,可以认为他们比一般人更客观。具有高度集中注意的能力。例如,当面对难题、焦虑、责任时仍然能够谈笑风生,坦然自若。(六)意志自由:对于文化与环境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相对独立性,是贯穿于自我实现者的始终的,因为他们是由成长性动机而非匮乏性动机推进的,他们主要的满足不是依赖于现实世界、依赖于他人、文化或达到目的的手段,他们自己的发展和持续成长是依赖于自己的潜力以及潜在的资源所实现的。正如树木需要阳光、水分与养料一样,大多数人需要爱、尊重以及其他基本需要,而这种满足只能来源于外界。一旦获得了这些外在的满足物,人们内在

12、的缺乏由外在的满足物所填补,个人真正的发展问题就开始了,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问题。这种对于环境的独立性意味着遭遇打击、剥夺、挫折时的相对稳定。由成长性动机推进的人,他们很坚强,能够不受他人的赞扬甚至自己感情的影响。荣誉、地位、奖赏、威信以及人们所能给予的爱,比起自我发展以及自身成长而言,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要达到这种超然于爱和尊重的境界,最好的方法是事先就有完全同样的爱和尊重的充分的满足。(七)欣赏的时时更新自我实现者具有奇妙的反复欣赏的能力,他们带着敬畏、兴奋、好奇甚至狂喜,精神饱满地、天真无邪地体验人生的天伦之乐。每一次落日都像第一次看见那么美妙,每一朵花都温馨馥郁,令人喜爱不已;甚至在他见过

13、许多花以后也是这样的,他所见到的第一千个婴儿,就像见到第一个一样是令人惊叹的产物。偶然的日常生活中转瞬即逝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感到激动、兴奋和入迷。这种奇妙的感受并不常见,他们只是偶尔有之,而且是在最难以预料的时刻到来。他们还能够从生活的基本经历中得到喜悦、鼓舞和力量。此外,还应加上一种特殊体验:对于自我实现者的性愉快,特别是情欲高涨提供的不仅是一时的快乐,而且还有某些基本力量的增强和复苏。(八)高峰体验对于自我实现的人而言,他们有一种相当共同的极为神秘的主观体验,这是一种气势磅礴、漫无边际、视野无垠的神秘体验。伴随着的主观体验是巨大的狂喜、惊奇、敬畏、以及失去时空感的感觉,体验到更加有力但同时又

14、是孤独无助的感觉,他们感到某种极为重要极有价值的事情发生了,在某种程度上,感受主体被改变了、增强了,因此,他们同时兼有自我的丧失与自我的超越体验。马斯洛曾用神秘体验、海洋感情、终极体验等描述。高峰体验是一些极大增强的、有着自我丧失或自我超越的体验。正如本尼迪克描述的那样:以问题为中心,高度的集中,奉献行为,强烈的感官享受,对音乐或艺术忘我的热切的欣赏。(九)社会情感由阿德勒提出的,表示一种与人类一体的感情,他们对人类怀有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真诚地愿意帮助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由于他们在思想、冲动、行为、情感上都与人有所不同,他会常常感到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他也会偶尔表达出气愤、不耐烦或

15、厌恶,但仍然能够表现出宽容与理解,因为一些事情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另外一些事他们可明察。(十)理想的人际关系自我实现的人,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际关系,拥有更多的融合,更崇高的爱,更完美的认同以及更多摆脱自我限制的能力。他们的人际关系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对爱的理解的完整,对爱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懂得处理好专一排他的爱情与普通的社会感情的关系,仁慈、爱和友谊同时存在,他们对所有的人和蔼和耐心以及对那些应受谴责的人的严厉,构成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非常平凡,本来他们可以不平凡,他们犯一些愚蠢的错误以致感到极为痛苦,但仍不明白良好的愿望为什么会落得如此结果”。二是他们能够吸引一些钦佩者

16、、朋友甚至崇拜者,但他们可以较好地处理好彼此的关系。(十一)民主的性格结构自我实现的人具有明显的民主特点,对大多数人认为明显而重要的教育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异都能包容,并具有深厚的民主感情,他们不管一个人有什么其他特点,只要某一方面比自己有所长,就可以向他学习。在学习中表现出真诚与谦逊。因为他们确信:与可能了解以及他人已经了解的相比,自己懂得太少了。他们还有一种最深奥也最模糊的倾向:只要是一个人,就给他一定程度的尊重,甚至对于恶棍,他们似乎不愿意超越某种最低程度去降低、贬损或侮辱其人格。(十二)区分手段和目的自我实现者能够很好地区别手段和目的,他们致力于目标,手段则相当明确地从属于目的。他们较常人更有可能纯粹欣赏“做”的乐趣,又能享受“到达”的乐趣,同时能够欣赏“前往” 本身的快乐,他们通常能将机械的平凡的活动变成具有内在欢乐的游戏、舞蹈或戏剧。正如韦特海默所说的那样:大多数孩子具有创造力,他们具有将某些陈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