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上传人:乔158****1983 文档编号:181617862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事业蓬勃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治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尤为突出。青少年犯罪不仅对社会治安秩序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而且同时也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青少年犯罪除了严重影响社会治安,更是关系到整代人的成长和未来后代人的整体素质,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大的威胁。通过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从个体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联系实际,归纳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设计科学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方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关键词

2、:青少年犯罪 辨认能力 预防、减少1.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日益严重,从法院统计数据来看,青少年犯罪率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提高,青少年也逐渐成为我国刑事犯罪占比高的犯罪主体。同时,青少年犯罪所体现出来的犯罪主体低龄化、手段凶残化智能化以及组织团体化等特征,使得青少年犯罪的危害性开始加剧。青少年犯罪不仅会影响家庭的和睦,更对社会的稳定性有了极大的威胁,更甚者危及到国家安全和经济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去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增长的行动迫在眉睫,如果再不行动大概率会产生更恶劣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直面这一问题,通过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状况发展,总结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分析青少

3、年犯罪的缘由,从而提出客观的、有效的、可行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措施,承担其保障青少年在健康环境下慢慢成长的责任。这也是本篇论文选题的重要依据2.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概述2.1 青少年犯罪的概念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直线型的上升,这一趋势的出现,一方面不仅影响着正常家庭的和睦生活,另一方面为社会的稳定性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此青少年犯罪成为了社会各界中的一个话题度较高的问题。在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中,若想要正确认识或有效预防、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界定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国在法律层面上对“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规定,目前这一概念的解释只是属于一种学理上的日常解释。总

4、体上来讲,我国对于“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概念实际上为刑法理论中的概念,其主要是为了对特殊主体的犯罪行为进行定罪量刑。根据我国刑法中的规定,可以大致将“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归纳为:14周岁-25周岁的青少年,这一特殊阶段的人所实施的对社会具有危害性,同时触犯刑法各款规定,并依据刑法理应受到处罚的犯罪行为。广义的概念除了包括狭义的概念,同时还包括青少年特有的一种犯罪概念,即青少年实施一种在成年阶段不认为是犯罪行为,而在该阶段属于犯罪的行为。因此,国内众多学者将其概念归纳为:6周岁-25周岁的青少年因各类主客观因素而实施的不良、违法或犯罪的行为。这一概念的归纳,主要就是

5、是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青少年犯罪就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处于特殊年龄的青少年,由于各种主观或者客观因素而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依法接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2.2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2.2.1 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主体的年龄逐渐降低,这一趋势成为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特点。在我国经济水平飞快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使得诸多青少年在幼童时期就得到十分丰富的营养,同时随着营养的充足,孩童的智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年龄也大大提前。此外,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大多家庭为独生子女,致使其家长溺爱孩子,从而致其养成较为偏激的性

6、格。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手机的普及速度,致使青少年过多、过早的接触网络环境,而由于网络虚拟性等特点使得该环境中充满着各类的不良文化,青少年又对不良文化极为敏感。诸次种种,使得我国青少年犯罪主体逐渐低龄化,成为了违法犯罪的重灾区。这种趋势的变化为社会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所以对于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在当下尤为重要。2.2.2犯罪突发性较强青少年处于低年龄阶段,他们的身心还未发育完全,在看待问题时不够成熟,所以在面对社会中的各种诱惑时,不能够及时抵制,与成年人相比,他们似乎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青少年还未足够多的接受知识教育,没有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做出行为之前丝毫不考

7、虑后果或者认识不到行为后果,再加上情绪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大多数情况下行为随心而走,凭感觉做事。特别是在碰到一些突发紧急事件时,情绪激动,简单思考,从而做出严重性犯罪行为。此外,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又具有极强的猎奇心态,在受到外界社会不良因素感染时,大多数情况下会盲目的跟从或者是模仿。所以青少年犯罪往往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与偶发性。2.2.3作案手段残忍化、智能化当前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犯罪的另一特点是,青少年在犯罪过程中,虽然犯罪动机单纯,但其作案手段尤为残忍,手段越来越趋于严重暴力化,更甚者有着直接夺取他人生命的倾向。青少年犯罪的性质愈发严重,他们的犯罪更具报复性,有的更是具有强烈的反社会性,

8、这一特征使得对青少年犯罪对社会治安以及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产生极强的威胁性,这一特点也使得人们对于青少年犯罪这一问题更加担忧。此外,青少年本身带有的学习性强、模仿力强等属性,使得青少年可以更快更好的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和实操技术,他们在犯罪时往往使用诸多的智能化设备。这一特点使得青少年在犯罪过程中作案速度,令人防不胜防,同时也对犯罪案件的侦破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2.2.4犯罪形式多为共同犯罪青少年由于处于早期社会化阶段,未形成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又在受到不良风气影响时容易盲目的跟从,想要体现出自己的合群性。由此在犯罪的时候往往是三五成群,共同作案。这样的形式不仅有助于其通过彼此的

9、鼓动来减少自己在犯罪时产生的惧怕心理,而且通过团伙作案使得犯罪更具效率性。近几年更是出现一种极为可怕的作案形式,在某些案件中可以发现,一些青少年犯罪团体与黑社会组织相互勾结,受到黑社会组织的唆使和控制,成为一个有确切分工和组织纪律的团体。这样趋势的发展无疑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有着极大的必要性。2.3青少年犯罪的阶段性状况分析 为了更好的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两个阶段来对青少年犯罪状况做一个分析。具体将其分为: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至今这两个阶段。2.3.1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前青少年犯罪状况分析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可以说是出现过两次

10、犯罪高峰。其中的一次就是发生在这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了各种社会政治制度的的大变革,但又由于新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不够完善和成熟,原先的政治制度又已经破坏,所以在制度上产生了众多的疏漏,随之社会经济秩序也开始不稳定,给社会带来一种不安和恐惧的气氛。再加之一些残留下来的旧社会恶势力,不断的在全国上下实施各种分裂破坏活动,这些活动极大的影响了一部分人的思想与日常生活,开始引发人们实施一些犯罪活动。其中的极大部分人就是青少年这一特殊年龄段的人,他们在受到一些有心之人的教唆与洗脑后,由于认知水平有限、缺乏判断能力,开始实施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至此引发了中国建国以来

11、第一次的青少年犯罪高峰。2.3.2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状况分析第二次的犯罪高峰正是在我国进一步深入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大转型这一背景之下产生的。这一阶段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一种现象:一些因社会快速发展而未跟上时代发展致使其失业在家,或者是还未开始找工作的一些待业青年,因现有状况无法满足自我生活需求,对社会愤愤不满,产生不良情绪放。为宣泄自己的不满,开始实施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一些犯罪行为,致使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开始激增。此外,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使得大多数家庭因其为独身子女而过分溺爱,让诸多孩童在幼时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偏激易冲动的性格,从而导致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犯罪率也逐步攀升。据数据表

12、明:从1978年到至今,青少年犯罪在全国刑事案件统计总数中的占比一直呈现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这一形势使得青少年犯罪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数据详见下表:表1-1 1978-2003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占比图年份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案件数53.563.675.789.074.8占比66%年份1987年1988年1989年1994年2003年占比74.3%75.6%70%60%75.7%综上我们从各种数据资料的分析中可以总结出,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数量虽然有起有伏,但从总体趋势上来讲,是保持上升形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每一个特殊时期时的青少年犯罪的增长,大概率上与我国的社

13、会背景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在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是要注重结合社会背景,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建议。3.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3.1 青少年犯罪个体因素分析青少年阶段是一个特殊阶段,我们可以说它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的阶段,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特殊时期是人养成健康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正是由于在这一阶段,青少年们的心智发育以及社会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复杂的关系,使得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更加容易走上歧路。总体来说,青少年犯罪中最基础的原因是青少年本身的一些特性。青少年处于一种成长阶段,心理生理都不是很完善,同时还因未接受足够多的知识教育,使得自己的认识事物的能力不足,不会独立的思

14、考问题,不具备理性思维和判断是非能力,所以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诱使。此外,青少年具有极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当他们感知到社会上各种事物时,极易受到这些不良事物的影响。虽然有时他们也去认识和判断事物,但往往受到社会阅历和简单思考方式的限制,只能认识到事物的表面或是其中一方面,从而做出片面的判断,很难对接触到的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另一方面,青少年具有极强的猎奇心态和模仿能力。青少年时常会对社会上的一些新事物感到好奇,见到这些新奇的事物就会直接盲目的跟从,从不去分辨是非,只要在他们的认知领域内认为其是正确的,就会直接付诸于实际行动。综上种种因素,成为了青少年犯罪率直线攀升的内在因素。由此我们也

15、得出,从青少年自身出发去预防其实施犯罪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3.2 青少年犯罪社会因素分析3.2.1家庭原因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可见对于一个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人来讲,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是何其大。一个家庭的良好家风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家庭的完整度是一个重要因素。从法院的大数据来看,在近些年的青少年犯罪中,单亲家庭和留守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实施一些不良、违法、犯罪的行为。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这些家庭的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他们更加自卑。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内心阴暗,一步步的养出一种变态、报复

16、性的人格。同时,因家庭结构的残缺,使得他们得不到父母及时的纠正和管教。自此,当遇到一些不顺其意的情况时,采取极端偏激的手段去解决,这就极易引发其实施一些犯罪行为。另外,虽然有一些家庭结构完整,但是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恰当。当今社会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极易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此外,家长只重视成绩是否优秀,反而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行的培养,缺乏抗压能力的训练。诸此种种,当他们的孩子走向社会,自己的欲望不能够被满足时,寻求外界物质走上犯罪道路。 3.2.2学校原因孩子相较于在家的时间,更多时候是待在校园里的。所以学校在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学校除了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需要承担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责任。良好的教育环境必然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积极的作用。但若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政治/理论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