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诗歌阅读知识(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161457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讲、诗歌阅读知识(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6讲、诗歌阅读知识(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6讲、诗歌阅读知识(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6讲、诗歌阅读知识(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6讲、诗歌阅读知识(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讲、诗歌阅读知识(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讲、诗歌阅读知识(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k 学习网 第 1 页第四讲:诗歌基础知识与鉴赏能力 、 知识补充: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 、 “楚辞” 、 “汉乐府” 、 “南北朝乐府”等,即我们上个单元所学习的诗歌。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吟”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 押平声韵;C 每句的平仄

2、都有规定;D 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近体诗的形式主要包括律诗(五言、七言) 、绝句(五言、七言) 、排律(五言、七言) 。诗词的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律诗中的对仗规则: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以上了解古代诗词的一

3、般形式特点和朗读的一般节奏规律,其目的在于指导朗读和背诵,新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背诵,强化了背诵要求,对诗词的学习而言,背诵尤其重要,背诵是领悟内容,进行鉴赏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学素养的重要的门径之一,所以请同学们务必按要求自觉落实。诗歌鉴赏分为以下几个层面一语言层面 二. 内容层面三扩展层面 四补充层面 一语言层面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 ,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在高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例句分析例 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孔尚任)例 2:羌笛何须怨杨柳

4、,春风不度玉门关。例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例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Ok 学习网 第 2 页例 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郊兴王勃)总结结论:例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例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例 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总结结论: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登高杜甫)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扬州慢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整体评估: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后游杜甫)“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江亭杜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 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专用术语:注意诗词体裁上古今关系 :专用术语

6、:特殊意象: 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征意义,诗词中出现这些事物,我们要把这些特殊象征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 。蕴含理趣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二内容层面内容层面主要指从内容上把握鉴赏诗词,高考大纲要求同学能把握诗文的大体意思和艺术手法,这说明在题上并不会出一些艰涩难懂的作品。所以,在内容上我们还是要“会抓点” , “会术语” 。 三扩展层面扩展层面主要指从整体对诗的把握,使自己的鉴赏提高一个层次的内容。意境及思想感情: 抒情方式: 修辞 多角度欣赏:有些诗词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方面渲染气氛,丰富诗文内容。 Ok 学

7、习网 第 3 页四补充层面同学在回答主观鉴赏题时要注意“三注意”:A 一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 B 二要注意作者 C 三要注意注释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五性)情感性 ,一切景语皆情语;形象性,意象塑造、诗画结合;概括性,言简意赅、意在言外;跳跃性,时空跳跃、意象跳跃;音乐性, 压韵、平仄、节奏诗歌评析内容 :评情感(内容)评写法(艺术)评意象选用 雨霖铃:寒蝉、长亭、雨;评意境塑造 悲 喜评炼字用词 春风又绿江难岸 僧敲月下门;评典故作用 蚕丛鱼凫 五丁开山;评语言风格 简洁 含蓄 雄壮诗歌评析入手;从诗题入手;从用词入手;从意象入手;从修辞入手;从诗人生平入手;从时代背景入手二

8、、考试真题:仿真训练:诗歌鉴赏训练题一.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 “疏” “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 _。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的修辞方法和_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 二.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9、思想感情? 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写的是什么内容? 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伤心结局?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三.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1、首联两句中, “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描写,整句属于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写法,颔联两句中, “萧萧”写出了_的情态, “滚滚”写出了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感

10、情更加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 的风格。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 “艰难苦恨”包Ok 学习网 第 4 页含着哪些寄寓? 四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五.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

11、心? 1、由_等景物描写可以推知写的是_季节,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采用的是_的表现手法,既写了蝉_的处境,也表现了作者_的处境。 2、作者的“高洁”象蝉一样无人理解,那么你认为作者的“予心”是什么? 六.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 “牙璋”“凤阙” “铁骑” “龙城”采用的都是_的修辞方法。 2、全诗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_的写法,先交代_;中间两联采用_的写法

12、,描写_;尾联采用_的写法,表达_。全诗富有_主义色彩。 七.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全诗采用的是_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_的景象,后四句抒情,表达的是_的感情。整首诗的风格是_的,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_。 2、根据诗歌推知, “阁中帝子今何在”中的“帝子”应该是_,理由是_ 。 八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_的爱国情感.。 2、 “古人” “来者”指的是_。 “独”字表现了作者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