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杜甫诗三首周耀山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161428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杜甫诗三首周耀山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5课杜甫诗三首周耀山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5课杜甫诗三首周耀山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5课杜甫诗三首周耀山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课杜甫诗三首周耀山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杜甫诗三首周耀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杜甫诗三首周耀山(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白河一中 周耀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a.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b.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加强读诗诵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教学重点】1、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2、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对诗歌主旨情感的把握及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中国的诗歌早熟,在唐代时就已发展到了顶峰,这是很有见地的。无论是浪漫主义诗歌还是现实主义诗歌,都可以说相当成熟。代表诗人李白和杜甫就是家喻户晓的代表。韩

2、语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他高度评价了这两位伟大的诗人。我们刚刚体会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今天再来感受一下杜甫那沉郁顿挫的诗风吧。二、介绍杜甫杜甫(公元 712770) ,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 ,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

3、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秋兴八首(其一)【教学目的】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一、导入: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

4、,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公元 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 766 年,这一年杜甫 54 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 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

5、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三、朗读并整体把握1、朗读全诗,整体把握:写了什么情感?(引导学生紧抓题目明确诗歌内容和基本手法)写秋天的景物,抒发悲凉的情感。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因秋托兴,借景抒情。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 ;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题解: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2、再自读全诗,描述诗意。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6、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3、三读赏析:作为借景抒情的诗歌,写了什么景?从哪里看出?景物特点是什么?营造了什么意境?(提示:要抓意象、抓修饰词整体把握)抒发什么情感?从哪里看出?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具体说说。(提示:要抓情语、抓背景体味诗人情感)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白露凋伤了漫

7、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评价这一联:“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玉露” ,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萧森” ,萧瑟阴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

8、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 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 ”,即巫山。“兼”、 “接” 二字,写出浑莽之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 ,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 开” 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

9、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 ,即催动刀尺。“ 白帝城” ,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 ”,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4、背诵全诗,体

10、会其诗沉郁顿挫的特点。咏怀古迹(其三)【教学目的】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明确】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明确】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明确】不一定。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

11、”,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还有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 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 “咏昭君之绝唱 ”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二、 咏怀古迹简介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2、内容:分别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这五个人。三、整体感知1。朗读 (1) 学生单读,师生正音。(2) 教师范读。(3) 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2。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明确】怨恨。四、赏析诗歌1。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确】 (明显不是)写什么?【明确

12、】 (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明确】 “群山万壑赴荆门” ,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2。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3。 (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

13、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 昭君这个“窈窕红颜” ,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 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大巧若拙)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一去”与“独留”

14、, “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 ,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 “连”字写出塞之景, “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 。“朔漠”对“黄昏” , “朔漠”即北方的大漠, “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

15、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5。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 ,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

16、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板书:民族偏见思乡怨恨胡俗6。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7。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清代刘献廷 “曾闻汉主杀画师, 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8。 “环珮空归月夜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