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6(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1585907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6(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6(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6(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6(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6(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6(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选修6(通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整合,1 2 3 4 5,1(福建理综)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解析:易燃试剂与强氧化剂混在一起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A正确;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故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正确;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要选用相应规格的容量瓶,C错误;金属钠着火时,能与水或二氧化碳继续反应,故用细沙覆盖灭火,D正确。 答案:C,1 2 3 4 5,2(安徽理综)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

2、)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 2 3 4 5,解析:乙醇与乙酸乙酯互溶,用分液漏斗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A项错误;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需用量筒量取浓溶液,B项错误;C项正确;D项,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时还需要大试管,D项错误。 答案:C,1 2 3 4 5,3(重庆理综)对实验:中和滴定、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室制备乙烯、乙酸乙酯的制取,叙述正确的是() A.必须加热B.必须隔热 C.必须用指示剂D.必须用催化剂 解析:中和滴定和中和热的测定不需要加热,且中和热的测定不需要用指示剂,故A、C项不正确;实验需要保温隔热,避免热量的损失,但实验室制乙烯需要加热至17

3、0 ,不需要隔热,B项不正确;实验都需要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故D项正确。 答案:D,1 2 3 4 5,4(重庆理综)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1 2 3 4 5,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理解和实验装置的应用。A项,水与CCl4互不相溶且CCl4密度比水大,用分液漏斗分离CCl4和水的装置、方法正确;B项,氢氧化钠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盛装,B项错;HCl在NaOH溶液中极易溶解,容易造成溶液倒吸,漏斗不应该没入溶液中,C项错;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温度计应该插入反应液中,D项错。 答案:A,1 2 3 4 5,5(全国理综)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4、。 (1)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 C; D。,1 2 3 4 5,(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填序号);,1 2 3 4 5,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1 2 3 4 5,解析:(1)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氯气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装置B中导管是长进短出,装置C中导管是短进长出,则B、C装置能用于收集氯气的只能是装置B,装置C起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入B中。装置D中盛有稀NaOH溶液,所以装置D的作用应为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

5、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2)实验室中可用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因NO极易被氧化,所以收集NO不能用排空气法,应用排水法收集,可选用图作制取NO气体的简易装置。A为NO的发生装置,加入的物质为铜屑和稀硝酸;B为排水法收集NO气体的装置,加入的物质为水;C主要是接收B中排出的水。现象: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逐渐加快;因生成的NO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生成的NO2被NO赶出,A管上部空间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1 2 3 4 5,答案:(1)向上排气收集氯气 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入B中 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 ,1 2 3 4 5,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