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断句练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158554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一断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必修一断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必修一断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必修一断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必修一断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必修一断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一断句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必修一断句练习练习检测一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陆游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2.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欧阳修诲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

2、为小人可不念哉4.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林逋论学问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参考答案:1.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需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

3、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玉不琢磨,不能制成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4.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4、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求学的人提问,不只要听师长的论说,还必须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只要了解方法,还必须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问清搞懂学习中的疑难。既然是一个人就不能不学习,既然学习就不可以不问题。)练习检测二2009 年高考题 1.(09 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答案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

5、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2.(09 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答案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2008 年高考题1.(08 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杨朱过于宋

6、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答案 :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2.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犹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而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宋濂猿说)3.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齐王

7、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2.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犹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于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而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3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

8、: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2)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文言文断句强化训练用“/”线给下列文段断句:(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二)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三)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9、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注:子产,名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 然明,郑国大夫,名蔑。乡校:当时地方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四)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五)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六)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

10、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晋书)(七)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檀弓下)(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文言文断句强化训练参考答案(一)管宁华歆共园

11、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二)臧孙行猛政/ 子贡非之 /曰 /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子产卒/ 国人皆叩心流涕/ 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 死也可悲译文

12、:臧孙施行暴政,子贡认为这不对,就对他说:“难道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众的人,对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不责备他的小毛病。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他活着的时候被人们爱戴,死后人们为他悲痛。” (三)郑人游于乡校/ 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 毁乡校/ 何如/ 子产曰/ 何为/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 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 然犹防川/ 大决所犯/ 伤人必多/ 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

13、决使道/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 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 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 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 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 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四)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

14、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译文:郑国大夫子产参与执政,选择贤能的人来任用他。冯简子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大叔貌美俊秀而有文采;公孙挥能够知道四周邻国诸侯的行动,还能辨别它们大夫的种族姓氏、官职高低、尊贵卑贱、贤愚与否,并且还善于做外交辞令;裨谌善于谋划计略,在野外谋划就能获得成功,在城邑内谋划就会失败。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

15、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因此子产执政时很少有失败的事情发生。(五)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译文:庄宗与粱军在河两岸对垒,一天,郭崇韬认为诸军校人数口粮太多,军队很难承受,请求减少粮用开支。庄宗动怒了,说:“我为卖命的军卒定粮用都不自由,那河北三镇领地之内的三军将士另选一人为主帅,我请求回太原封地来给贤能之人让路

16、。”(六)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晋书)译文:乐广有一个好朋友,好久没有来了,乐广去问原因。朋友回答说:“以前在你办公的地方坐着,蒙你给酒我喝。我刚刚要喝酒,看见杯子里有一条蛇。我感到很恶心,喝了酒之后,就病了,就好久没有拜访你。”当时,河南官府办公的地方,墙上挂着一张用牛角装饰的弓,弓上用漆画着蛇。乐广猜想他杯子里的蛇是弓的影子,就请朋友再来原来的地方摆酒,对朋友说:“酒礼貌是不是又出现了蛇?”朋友回答说:“跟以前见的一样。”乐广把原因告诉了他。朋友顿时明白了,病一下子就好了。(七)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