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小城镇建设目标提高城镇化水平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158511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瞄准小城镇建设目标提高城镇化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瞄准小城镇建设目标提高城镇化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瞄准小城镇建设目标提高城镇化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瞄准小城镇建设目标提高城镇化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瞄准小城镇建设目标提高城镇化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瞄准小城镇建设目标提高城镇化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瞄准小城镇建设目标提高城镇化水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瞄准小城镇建设目标 提高城镇化水平茶陵县小城镇建设调查 茶陵县是一个老区县,全县土地总面积 2500 平方公里,辖 13 个镇, 12 个乡 ,1 个林场 和 1 个农场, 总人口 56 万人。根据省市小城镇办文件安排及要求,我局组织了专人对小城镇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 1、重视科学规划,提高建设水平。一是全面完成了县城第三次总体规划修编。邀请了省、市规划部门、市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总体规划进行了审查,确定了县城是湘南边陲商贸、旅游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定位。到规划期末 2020 年,县城将扩大面积 10 平方公里,达到

2、 18 平方公里,人口增加 10 万人,达到 16 万人。二是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加大了县城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先后完成了炎帝路改造工程、云阳路改造工程、工业品市场三期工程、犀城广场、南宋古城墙修复工程、摩托车家电大市场、县委大院、县政府大院、县云阳宾馆、茶陵一中、茶陵二中、茶陵职专、茶陵下 东中学等县城规划测量、规划设计 120 余个,规划面积 64 万平方米。三是加强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根据各个乡镇的区位特征,指导、协助乡镇科学地制定了镇区集贸市场和村庄规划。完成了高陇、界首、腰陂的规划修编;完成了腰陂、尧 水、 东山农贸 市场的规划设计;完成了火田贝江村等 15 个村庄规划。 创建了界首

3、镇文明示范镇和东山村文明村庄。几年来严格2按照规划分期实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城市布局合理,交通方便,城市绿化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给人一种都市感觉。 2、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小城镇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小城镇建设的硬件内容,也是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人口入居的重要条件。一是重点工程。全面完成了中心农贸市场、工业品市场第三期工程建设,修复了古城墙 480米;特别是犀城广场建设工程,规模大、速度快、效果好,广场面积38400 平方米,由绿化、旱喷、 铺地、商铺等构成,是目前省内最大的县级旱喷广场。二是市政设施。县城逐步完善了城区主下水道工程,清理下水道 150

4、0 米,增补沟盖板 300 余块,维修铺设人行道板 300平方米,修补井盖 150 套,启动了斋公塘下水道分流工程建设。改造城内给水管网,扩大供水覆盖面,建成了炎帝北路至三期工业品市场长 800 米的商业用水主管道工程,并投资 25 余万元,改造了水厂泵房设备,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使县城日供水能力达 3 万吨,用水人口达 6 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 90%以上。三是城 镇绿化。完成了犀城广场的绿地建设,并加强了绿化带和行道树的养护管理工作,共修剪行道树 2000 余株,城镇绿化率达 41.4%,通 过了省、市绿化达标验收。四是小城镇建设。乡镇的集贸市场规划面积达 16.7 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

5、7.7 万平方米,腰陂镇投资 220 多万元,新建了一个农贸市场,东山村新建了一个总投资 29 万元、占地 4810 平方米的村级集贸市场。33、依据当地优势条件,确定城镇发展方向。目前,我县小城镇发展类型主要有资源优势型、地域优势型、交通枢纽型、流道商贸型、工业主导型、 综合发展型等。发展较快的小城镇都是依赖当地优势条件发展起来的。潞水镇立足当地煤炭、石灰石、铁矿等资源优势,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本镇经济。2002 年矿产品产值达 2500 万元,农民人平仅此项收入达 1100 多元。 4、依靠土地收益,加快城镇发展。我 县有些乡镇,多年来建设停滞不前,模样依旧。原因是没有资金,上 级不 拨、银行

6、不贷,老百姓、企业不能自筹。后来靠“ 以地生财”、“ 以财兴镇” 的方针,通过拍卖、招标方式出让城镇土地,才筹措到资金,保证了城镇发展的需要。高陇、界首、腰陂、湖口、浣溪等镇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走出了一条“ 以地生财,以财 建镇,以 镇兴业,以 业活镇” 的发 展之路。 二、当前制约我县小城镇建设发展主要问题 1、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全县建制镇共有 13 个,占乡镇总数的 52%,城镇人口 6.5 万人。部分建制镇 的规划是在 1995 年前完成的,已适应不了经济发展形式的需要,需要修编和调整,绝大部分建制镇的控制性详规都未进行,因而规划的龙头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同时在建设用地的安排上存

7、在随意性,给规划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2、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投资渠道单一,制约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茶陵 县城镇建设这几年发展较快,一年一个台阶,但建设欠帐过多,除每年归还老帐外,所剩建设资金屈指可数,因此造成基础4设施严重滞后。最突出的问题是公厕极少,垃圾中转站全无,下水道不畅通,居民休闲广场少而不完善,整个城区仅三、四个公厕,且集中在农贸市场一带,炎帝路、陵园路和交通街等繁华区地段没有一处公厕,主街炎帝中路下水道排污能力小,“炎帝河 ”现象仍未彻底根治。村镇领导调动频繁,一些领导对小城镇建设认识还停留在过去农村墟场设置的水平上,对当地城镇建设的预期目标、发展方向、综合效益的体现考虑少,

8、影响了集镇规划的实施。另外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各级财政比较紧张,大部分镇集镇建设是“等米下锅” 无钱搞建设。特别是国土机构垂直管理后,土地出让金乡镇受益少,因此,小城镇建设更是无资金来源。 3、村镇建设管理机构人员不稳定。2003 年由于机构改革,撤销了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村镇建设助理员实行县乡两级管理,以乡镇管理为主,建 设助理员按 5000 元/人年,工资由建设局下拨到各乡镇,有的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的安排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具备专业规划、建设管理知识,没有全面开展好村镇建设管理工作。 4、“脏、乱、差”问题依然存在。县城通过综合整治,市容市貌大有改观,但在三公里、云阳路口和农贸市场以及一些“

9、 卫生死角”,垃圾乱堆、污 水乱泼、地摊乱摆、棚架乱搭、 车辆 乱停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现象在建制镇区更是普遍存在。 5、建筑风格没有个性。县内城镇在建筑风格上无独特的创意,建筑造型和色彩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没有多少审美价值。如古城区改建后的房屋不洋不土,不伦不类,与原来的民居风格不谐调,冲谈了5历史文化气氛;炎帝路的建筑忽视了神农文化的体现;云阳路的建筑忽视了与山水风光的和谐统一。 三、对今后我县小城镇发展的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瞄准这一目标,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1、明确发展方向,高起点搞好规划。根据各建制镇的自然环境、区位、资

10、源、产业、人文优势,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各自的城镇性质,形成各自的特色,在注重科学性、超前性、综 合性以及分步分段实施的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搞好高起点的科学规划。 县城要发挥湘赣边区中心和交通枢纽、山水相依和地貌类型多样、历史文化积蕴浓厚的优势,紧扣“商贸中心”、“ 旅游名城” 两大主题,把新、老城区和云阳森林公园都纳入县城范围统一规划,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 充、互相 连贯 的三大板块。从 长远 考虑,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县氮肥厂、 县造纸厂、县金星水泥厂要搬出县城。在规划中,要改变街道两侧“全封 闭” 、街道之间的连贯不畅通、不紧凑的城区格局,以利形成更多的商贸繁华区段;根据地势地貌的特点,做好园林

11、绿化、城市景观用地规划。不便建街的丘谷地段,可规划为园林绿化休闲区或别墅区,山下环山建街,山上植树造景。使 县 城成为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建议氮肥厂、造纸厂、化工厂搬迁后,作为园林休闲、别墅样板区来规划,要严格控制,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兴建与规划相抵触的建筑。城西、城南的丘冈地,最好不要搞低水平的房地产开发;把古6城区作为历史文化板块和旅游购物功能区进行规划。在改造中建筑风格一定要保持历史风貌,层高一定要严格控制。 另外,要明确规划好功能分区,做到错落有致。规划好工业区,避免与居民区、商贸区、园林绿化区等地相邻。城区交通规划要注意街道之间的连贯。按照新城区控制性详规,拉通“ 一纵五横”,使新

12、老城区衔接。建 议将城区现有汽车站场迁往城郊,原车站规划为专业市场。其它小城镇的建设,也要科学论证,合理规划,要有各自的个性。如浣溪镇地处旅游线,与炎帝陵名胜区毗邻,境内有丹霞地貌和水库淹没区形成的不少景观,可考虑为旅游小镇;界首镇地处两县交界处,历史上是茶安酃的边贸名镇,可在“边贸名镇 ”上作文章;枣市镇因枣得名,又有种枣树的传统,可考虑作为枣子生产加工贸易中心来规划;湖口镇可考虑为以竹木加工贸易为主的山区小镇来规划;虎踞、高陇镇作为边贸中心镇来规划。 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市下岗人员去小城镇投资创业。目前,我县城市下岗人员达 9175 人,为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鼓

13、励有较高素质、有一定市场开拓能力、有丰富生产经验、有一定投资能力的下岗分流人员和能人到小城镇去投资置业,从事农产品加工、高科技开发和生态农业等工作,利用城市的技术和资金来发展小城镇。 3、树立精品意识,高 标准开发建设。根据 “规 划指导建设”的原则,服从城市形象设计的要求,对每条街、每个建筑、每个可视的公共设7施的建设,都要有精品意识,注重其造型、色彩的美学效果和文化内涵的体现。要注重城市景观的营造、特色街道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真正把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 场所。为此提以下具体建议。 尽快建好新城区 106 国道绕城线犀城大道,形成山水园林特色街

14、,扩大 县城规模,提高县城档次。 继续修复南宋古城墙,使之成为县城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同时,把沿河岸建成沿江风光带。 通过改造,形成四条特色街,即交通街和云阳路商业区特色街、老城区历史风貌特色街、陵园路现代文化特色街、炎帝路神农文化特色街。 完善基础设施。在炎帝中路等繁华区段建几处公厕、垃圾中转站,完善早禾冲、斋 公塘居民区的排污等基础设施。 完善烈士陵园及犀城广场、紫薇花园等城区园林景观。 4、创新思路,广辟融 资渠道。 树立经营城市的意识,走“ 以城养城,以城建城,滚动发展” 的路子,把城镇建设推向高 层。通过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知名度,促使城镇无形资产升值,以拓展广告发

15、布权、街道和城市景观以及公交车停靠站等场所的冠名权、城区交通线路使用权的拍卖转让空间;专业市场、园林绿化地、公厕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可以考虑推向市场,吸纳资金;以历史文物为主形成的名胜区的建设,可以采取募捐等形式,筹集资金。通过不同方式,争取全社会的参与。 85、改革体制,加强管理。一是要改革城市 规划决策管理体制,成立一个有权威的决策管理班子,这个班子的领导成员要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 的有关领导担任,班子成员由城建部门有关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人大代表、政 协委员及社会公众代表组成,对规划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并 协调关系。要健全管理制度,对规划控制区内的土地,统一征用,统一 规划, 统

16、一出让,统一开 发。真正做到“ 规划一张图, 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口” ;二是要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建立齐抓共管的机制。形成专管单位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居委会协助,部 门配合,市民参与的齐抓共管的格局;三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争做文明市民的活动,提高市民素质,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四是要高标准管理好城市。对违规违章、侵占公共用地的行为,不管是什么人,都要严格执法,依法处置。对乱丢、乱吐、乱摆、乱停行 为实行严管重罚,彻底整治“脏 、乱、差”。要加强环卫保洁, 净化城 镇;要搞好路灯灯箱广告设施建设,使城镇夜景灯火通明,亮丽迷人;要抓好城镇绿化工作,使城镇树木成荫,绿草成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