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大病救助工作的思考

上传人:.*** 文档编号:181584766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展大病救助工作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开展大病救助工作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展大病救助工作的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开展大病救助工作的思考为完善职工大病救助工作机制,提升职工大病救助工作水平,*年5月14日至6月29日,*黄河工会组织对*黄河河务局职工大病救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要求各单位认真调研总结自*年以来大病救助工作开展情况。*黄河工会调研组重点围绕推行大病救助工作现状、资金筹措和使用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建议,通过座谈、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各单位的调研,及对调研材料和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形成文稿如下:一、背景*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黄河各级单位自身建设,*黄河河务局于今年3月9日印发了*黄河幸福单位建

2、设指导意见,要求从促进单位和谐稳定、职工展现笑脸、幸福感受提升、个人素质提升、文明程度提高五个层面层层递进,以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建设为抓手,以聚焦问题、补齐短板、夯实基础、突出亮点为导向,实现事业进步、工作和谐、集体团结、队伍稳定、职工认可、环境优美的创建目标,着力提升职工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为对因病致贫的困难职工进行帮助,完善*黄河职工大病救助工作机制,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让一名黄河职工掉队,*黄河工会对职工大病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二、工作现状(一)组织建设逐渐完备为推进职工大病救助工作,局属各单位均成立了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工会为牵头部门,财务、

3、人劳等部门分工负责,为开展职工大病救助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各级党组织重视职工大病救助工作,认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各级工会履行职责,积极推动职工大病救助工作深入开展。(二)职工参与积极性高按照黄委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全河统筹意见要求,职工自愿参加,动员全员参与。截止*年1月19日,我局参加大病救助的职工共计12924人,其中在职职工6462人,离退休人员6377人,职工大病救助参与率99.64%。(三)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年,*黄河河务局根据黄委关于实施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全河统筹的意见要求,制定印发了*黄河河务局机关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实施办法,为各单位开展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工作作出示范。*局

4、局属各单位根据黄委文件精神,参照省局机关办法,通过职代会进行充分讨论,制定印发了本单位的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实施办法,对资金筹集、适用范围、救助条件、救助标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积极推进大病救助工作。*年以来,为进一步发挥大病救助机制的作用,*管理局、*黄河河务局、黄河河口管理局、*黄河河务局、*黄河河务局等单位,对*年印发的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修改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重大疾病救助门槛,扩大救助范围。以*管理局为例,该局先后对*管理局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实施办法进行了5次修改。办法修订后,救助参考基数由原先的医院结算单中进入医疗保险统筹范围之内的自付部分,改为以出院结算单金额为准

5、,放宽了救助基数;救助金额计算由原先的与本人工资额挂钩,改为按照救助参考基数达到2万元以上的即可救助。通过办法的修订,降低了救助门槛,充分利用救助资金帮助更多的患病职工。(四)救助资金使用安全*黄河河务局局属各单位按照黄委关于印发实施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全河统筹的意见,倡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实行职工个人缴纳一部分、单位从自有资金中提取一部分,按照1:2比例配套的方式,即职工每人每年交纳50元互助金,单位按照每人100元的比例匹配,形成单位救助资金,用于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纳入工会帐户,专款管理,结余滚存。救助资金可视滚存结余情况进行增减调节。救助资金的使用坚持“专款管理、结余

6、滚存、救助公开、接受监督”的原则,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和核算。救助基金实行报帐式结算,即在医疗费用发生后按规定程序办理,一律不得预支或挪作其他用途。(五)互助作用发挥明显*黄河河务局多年累积救助347人次,多年累积资金使用379.5万元。其中,*年全局救助患重大疾病职工37人次,救助金额71.33万元。各单位按照职工重大疾病救助办法,按规定为患重大疾病的职工发放了救助金,帮助因患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渡过难关,切实提高了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三、存在问题(一)救助门槛的设定处于探索阶段*年,黄委印发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实施职工重大疾病困难救助全会统筹意见

7、,并于*年进行了修订。修订后虽救助门槛有所降低,但我局患大病职工仍较难达到黄委救助标准。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职工工资收入不断增长,且进口药自费药等医疗花费不纳入医保报销,只依据医疗保险统筹费用结算单来计算,个人负担部分超过职工个人年收入情况较少。(二)救助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不足根据调研情况,部分职工对大病救助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存在个别职工不愿参加,或者少数职工不连续缴纳个人救助基金的问题。有的职工认为大病救助资金仅用于对患重大疾病职工的救助致使资金利用率底下,应扩大救助范围,对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小痛应制定相应的救助报销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少数单位对大病救助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存在部分职工

8、对政策了解不全面,容易导致救助漏报、迟报的情况发生。(三)患大病职工救助不及时一旦职工罹患大病,高额的医疗费用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而单位给予的救助资金需要在出院以后凭有关凭证才能获取,救助时间上的滞后,导致患病职工入院就诊时的经济压力比较大。(四)各单位大病救助开展不平衡根据调研情况,大部分单位都已开展了职工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发挥了大病救助机制的积极作用;但仍有少数单位存在救助门槛较高、大病救助制度有待完善、救助资金未能较好发挥作用等问题。(五)救助资金结余过剩问题目前部分单位由于救助人数少,制度办法门槛高、救助额度低等原因,年度救助资金支出远小于筹集资金数,救助资金年年筹、年年剩,滚存

9、结余过剩;由于大病救助资金专款专用,资金只能长期留存,长此以往将成为问题隐患。 四、几点思考(一)规范管理合理设置救助门槛各单位要坚持“以职工为本、为职工解困、为职工服务”的工作理念,立足本单位实际,深入了解影响大病救助资金筹集、支出的各种因素,*思路,进一步规范明确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内容、救助标准、救助程序等内容,调整救助启动标准,合理设置本单位救助门槛,设立符合本单位事情的救助公式,提升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好大病救助政策的积极作用。(二)加大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大病救助机制充分体现了*黄河河务局党组对单位民生工作的关注,是*局扶危济困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单位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内部宣

10、传媒体、公开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基层职工家庭进行广泛宣传、答疑,让职工了解大病救助的有关规定及申请审批程序,切实做到让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大病救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三)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根据单位发展、职工收入、地方政策等不同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单位应制定符合自己局情的大病救助保障制度办法,并使用好相关办法,在划红线、守底线的前提下,发挥救助资金的最大效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增加救助管理功能,形成制度衔接、服务共用、台账清晰的运行管理机制。(四)探索救助方式由“事后救助”向“即看即救”改进探索改进救助方式,对相对贫困职工家庭开展

11、临时救助或自负费用达到救助门槛即可申请救助,充分发挥好大病救助“救急救难”的特点。针对特殊重疾,开展拓宽救助药品种类方面的探索。围绕大病救助,对因病致困、困难家庭等群体开展慈善救助,最大限度帮扶困难职工,缓解职工因病导致的经济困顿。(五)搭建交流平台鼓励结对互助树立全局职工福祉一盘棋的思想,各单位共同搭建工作交流平台,鼓励单位之间结对互助,通过经济基础条件好的帮助基础薄弱的,工作先进的帮助落后的等方式,从各方面对症下药,改变单位间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局面,让大病救助政策在更高层面惠及全局职工。(六)依法依规有效使用节余资金各单位要加强对大病救助节余资金处置、使用问题的研究,在充分借鉴系统内外先进经验的前提下,从相关法律法规寻找依据,充分发挥职代会、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议事组织的作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有效利用节余资金,如在资助大病致困职工家庭、困难职工看病等方面给予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