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毕业优秀论文-范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158380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秘专业毕业优秀论文-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文秘专业毕业优秀论文-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文秘专业毕业优秀论文-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文秘专业毕业优秀论文-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文秘专业毕业优秀论文-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秘专业毕业优秀论文-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秘专业毕业优秀论文-范本(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秘专业毕业优秀论文-范本文秘专业毕业优秀论文(案例一) 作者: ?发表时间:2007-4-23 ?访问:7627 次 ? 目 录绪论 1 1文秘专业发展现状 2 1.1 学科设置情况 2 1.2 师资状况 3 1.3 学生状况 4 1.4 市场需求状况 6 2文秘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8 2.1 制度制约 8 2.2 师资条件制约 9 2.3 学生专业认同程度偏低 13 3文秘专业发展建议或对策 15 3.1 政策部门的改革与完善 15 3.2 培养机构的完善与发展 16 3.3 学生自身条件与自我教育 20 3.4 社会的协调培养 27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试论高校文秘专

2、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主要对策汉语言文学(中文秘书方向)专业 2002 级? 刘祥飞? B43020115摘? 要:为适应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高等学校的文秘专业应运而生。然而,作为培养高级文秘人才的文秘专业,当下正经由繁荣局面渐渐转向萎缩。本文在考察该专业学科设置、师资力量、学生因素和市场需求等状况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分析了高校文秘专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并说明了有关该专业的教育制度的偏差、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专业教材的低水平重复、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专业认同程度的偏低等因素造成了文秘专业发展的萎缩。文章依据相关理论,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对文秘专业培养的学生素质,以及学生

3、素养与专业教学初衷形成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完善招生政策、改革教学体系、培养完善机构、加强学生自身条件建设与自我教育等相应的建议,从而希望文秘专业能在各方面努力之下,成为社会上世代不可或缺的优秀学科。关键词:高校秘书;学科设置;专业选择;师资队伍;自我教育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the 1980s, the discipline of secretary has been formed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owe

4、ver, as a discipline of training senior secretarial talents, it is gradually shrinking from a prosperous situation. This thesis, more or less, has analyzed deeply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retarial discipline on the basis of inspecting situations such as disciplinary setup

5、s, persons qualified to teach, students diatheses and demands of the market. And it has also elaborated that the shr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retarial discipline is caused by factors of the divergence of the relevant education system, teachers non-speciality, the useless content overlappin

6、g of specialized text books, simple teaching methods, leak student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and so on. Combining the social facts, the thesis has analyzed the students diatheses and accomplishment trained by the secretarial discipline and the forming of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

7、g according to relevant theories. And thus the author has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recruiting policy, reform the education system, train the perfecting organization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self-condition and self-education, and simultaneously

8、the author hopes that with all the efforts, the secretarial discipline will become an excellent one which is indispensable forever in our society.Key words:Universitys secretary;Discipline design;The majors option;Teachers team;Self-education绪? 论社会、国家和学校对高校培养高级文秘,例如有没有必要在高校设置这个专业,能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培养出

9、来的学生发展动向是什么等,是很关注的。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于文秘专业也是重视的,由于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前途,他们提出了不少质疑和建议。作为高校文秘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利用毕业论文这个平台说出一直以来我想要说的话,也是我必须要说的话。无论是对于花了我四年时间和感情(甚至可能耗费我一生精力)的文秘专业来说,还是对于在精神上深深依赖我们这些过来人的学弟学妹来说,还是对于为陌生又熟悉的文秘专业所困惑的优秀中文教师来说,我花费这么大的功夫去阅读资料,去分析问题,去研究可能解决的办法,都是值得的。构思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还很怀疑它的可行性,这时我的老师们给我的帮助坚定了我的想法:学工办的周老

10、师,一直很关注文秘班的成长,她曾经多次找我们同学谈话,希望解答一些我们思想上的徘徊与疑虑。她听说我要研究的论题后,给了我历届学生的一些资料,让我去跟踪调查研究;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虽然认为我研究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也可能因为我的自身阅历导致研究并不能产生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他还是很细致地指导了我,从哪些大的方面,从哪些角度,解决什么问题。我想,我是可以的。于是我开始了动手写这篇论文。我国高校文秘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诞生和发展,每年为社会输送成万的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秘专业从八十年代一路走来,经历了从正名到繁荣的过程。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国际化的深入,社会对秘书人员

11、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文秘专业却渐渐转向萎缩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秘书专业应该怎样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这种低迷的状态将给高校文秘专业学生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反思?他们应该怎样去调整自己以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根据上述问题,本文主要着眼于高校文秘专业发展的现状,思考和分析了制约高校文秘专业发展的诸种因素,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1文秘专业发展现状1.1 学科设置情况据原全国高等院校秘书学教学研究会(后易名为全国高等院校秘书学学会)统计资料显示,1984 年全国至少有 67 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秘书专业,到 1999 年约为 300 所。表面看来,开设学校的数量呈扩大的趋势,但实际上

12、这一增长率呈急剧下降的态势。从 1984 年到 1985 年,增长率为 76.11%;1985 年到 1986年,为 44.78%;1986 年到 1990 年间,为 28.36%;1990 年到 1999 年,仅有10.45%,为我国培养各类秘书约 300 万人。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涌现出的大批私营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需要的秘书人员预计达到 1000万。秘书人才需求成倍增大与培养机构的不断萎缩,形成了鲜明反差。在我国,秘书工作尚未被人们承认为一种职业,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业,文秘都还只是一个职位,而不是一种社会职业。在高校政策中,国家教育部于 1998 年甚至取消了秘书专业的一级

13、学科地位。秘书专业设置的退化,与社会需求秘书人才档次越来越高所形成的矛盾日益严重;秘书培养目标的设定、专业课程的设置,普遍存在着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课程设置基本上套用技校或职高的模式,许多课程低水平重复设置,培养目标只是企业办公室从事电脑打字、收发等工作的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模式基本上套用普通专科学校的模式,学科型的专业课程教科书模式决定了其培养目标是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文员或管理等工作、偏重于理论的学术型专业人才。大多数高校的秘书专业从中文专业衍生而来的,偏重理论教育和研究,忽视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直接上岗,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过渡期才能适应。这种状况

14、与当前秘书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不符,人才培养方向与实践相脱节问题较严重。1.2 师资状况高校文秘专业教师队伍力量弱小,也并不十分专业对口。以中南地区某学校文秘专业为例,该校文秘教研室一共由 7 位老师组成,其中 3 位是本科学历,3 位是硕士学历,1 位是博士学位。2 位有过在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秘书工作经验,5 位是纯中文专业人士。由于人力资源不具备专业性,他们必须承担不同的专业课程,其中一位老师在三年里承担了 6 门专业课,这对于教师来说是具有身心的双重折磨,一方面要费心地摄取自身并不熟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无奈地接受个人可能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某门课程深

15、入研究和提升。由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秘书学起步较晚,对秘书学的研究也相对较晚,没有专门的培养文秘师资的教育机构,文秘教材滞后于秘书工作实践的情况就更为严重。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既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也给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带来困难。1.3 学生状况学生作为学校和市场主体,体现出来的情况有好有坏,比较复杂。首先,高校文秘专业生源质量要求较高。生源是构建文秘人才培养模式的物质基础,也是完善文秘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当前我国文秘专业的生源类型复杂,职高文秘学校招生对象包括中等专业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以及社会人士。基本上只要个体选择了学校,学校都会同意提供培养机会。而高校文秘专业与之相比,在生源选择选择上具有很大优势,生源队伍主要由普通高中毕业生组成。但是高校文秘学生对于自己被培养的是哪一层次、哪一类型的文秘人才,毕业后去向如何,没有明确的概念,模糊不清。以某校 02 级文秘班为例,这个班一共录取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