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铝及其化合物》课件(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1583051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铝及其化合物》课件(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铝及其化合物》课件(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铝及其化合物》课件(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铝及其化合物》课件(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铝及其化合物》课件(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铝及其化合物》课件(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化学《第三章第二节铝及其化合物》课件(通用)(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的化学性质,- 2,一、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铝是 色的轻金属,熔点 ,硬度 ,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银白,低,小,2化学性质,4Al3O2 = 2Al2O3,2Al6HCl = 2AlCl33H2,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1如何除去铁粉中的铝粉?,提示:加入过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洗涤、干燥,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化学性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用途 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 ,还可制作各种宝石,耐火材料,2氢氧化铝 (1)化学性质,受热分解: .,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提示: Al、Al2O3、Al(OH)3、弱酸的

2、铵盐,如:(NH4)2CO3、CH3COONH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O3、NaHS等、蛋白质、氨基酸,(2)制备 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 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3明矾 明矾的化学式: 净水原理涉及的反应: .,KAl(SO4)212H2O,Al33H2O = Al(OH)3,(胶体)3H,1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 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答案:C,2(2011东北名校二模)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 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

3、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不易氧化是因为性质不活泼 B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反应,常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物 C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D硫酸铝铵常用作面粉膨化剂,该物质不溶于水,答案:B,3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 反应的是 () A稀硝酸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答案:C,4(2011聊城联考)用含有少量Mg的Al片制取纯净的Al(OH)3, 下列操作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加入盐酸溶解加NaOH溶液过滤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加盐酸生成Al(OH)3加过量氨水 生成Al(OH)3 A B C D,答案:C

4、,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中含有 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氨水代替,为什么?_ _. (2)溶液a中存在的离子有_;在溶液a中加入盐酸时需控制溶液的pH,为什么?_;为此,改进方法是_ (3)为了研究AlCl3晶体的性质,在得到AlCl3溶液后,如何得到AlCl3晶体?_.,例1(2009上海高考)镁和铝分 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 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 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 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

5、之比为32 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答案A,金属与酸或碱反应的实质是金属失电子,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生成H2中的氢原子数,常用的方法有守恒法和平均值法(即求混合金属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1将5.4 g Al投入200.0 mL 2.0 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 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 AHNO3溶液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答案:D,2有两种金属的混合物7 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放出标 准状况下H2 5.6 L,则混合物不可能的组合是 () AZn、Fe BFe、Mg CMg、Zn DMg、Al,.,答案:AD,1“铝三

6、角”是指Al3、 Al(OH)3和AlO 相互转化 的三角关系(如下图),-2,例2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A61B31 C21 D12,答案D,3向含有a mol氯化铝的溶液中加入含有b mol氢氧化钠的 溶液,生成沉淀的量可能是 () a molb mola/3 molb/3 mol0 (4ab)mol A B C D,答案:C,4把X溶液逐滴滴入Y溶液中,与把Y溶液逐滴滴入X溶液 中,所产生的现象不同的是 (),答案:B,铝盐、镁盐的

7、混合物与强碱的反应是高考的重点、热点,前几年高考考查较多对于产物的探究从未考查过,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趋势应该更加注重在探究中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例(2011佛山二次质检)某研究小组探究向MgCl2和AlCl3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及沉淀溶解的情况,实验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仪器与药品如下:过滤装置,烧杯,滴管,0.5 mol/L MgCl2、AlCl3各100 mL,0.1 mol/L NaOH溶液,1 mol/L盐酸 探究一:实验开始时产生沉淀的成分 假设一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沉淀是Mg(OH)2 假设二_,假设三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沉淀是Al(OH)3和Mg(OH

8、)2 基于假设二成立,请利用下表完成实验过程:,探究二:何时产生氢氧化镁沉淀,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步骤的结论_ _.,解析向MgCl2、AlCl3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产生的沉淀有三种可能:一是只有Mg(OH)2、二是只有Al(OH)3、三是Mg(OH)2和Al(OH)3都存在,据此可推断出假设二为: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沉淀是Al(OH)3.首先应取一定体积的0.5 molL1 MgCl2、AlCl3溶液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向混合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根据Mg2、Al3的性质,可观察到溶液中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据此推测出沉淀可能是Mg(OH)2、Al(OH)3或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最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再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0.1 molL1 NaOH,溶液,若沉淀全部溶解,则可推测出沉淀只有Al(OH)3.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步一定要将沉淀过滤出来并将沉淀洗涤干净,防止其他离子的干扰,答案假设二: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沉淀是Al(OH)3,点击下图进入“针对训练 测与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