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抢抓机遇夯基础 承接转移促跨越定稿

上传人:你**** 文档编号:181579844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抢抓机遇夯基础 承接转移促跨越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抢抓机遇夯基础 承接转移促跨越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抢抓机遇夯基础 承接转移促跨越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抢抓机遇夯基础 承接转移促跨越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抢抓机遇夯基础 承接转移促跨越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抢抓机遇夯基础 承接转移促跨越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抢抓机遇夯基础 承接转移促跨越定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抢抓机遇夯基础 承接转移促跨越 2018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布局,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总体方案的实施,将为示范区各地发展注入新动力,也给xx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xx南接珠三角城市群,东南达福建海西城市带,座拥东盟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中部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黄金叠加地,是沿海经济向内陆辐射的“第一梯队”。面对新形势,xx要实现

2、跨越发展,必须抢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主动作为,快速启动,高效推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实现新的突破,筑牢开放发展基础。为此建议:一、要“放”得开,努力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增强政策机遇意识。这次总体方案实施,政策容量大、含金量高,将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更大的主动作为空间。我们要抢抓上级支持政策叠加的机遇,抓住当前相关规划正在编制的关键期,加强对接,努力将我们自己的发展思路纳入到国家、省、市层面的规划中,超前谋划好符合发展方向的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确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立产业对接项目库,高点定位,创新求进,强力推动,以更大的魄力、更快的行动、更实的作风,化机遇为动力,发扬

3、“南有xx”精神,借助示范区建设加快xx发展。二要增强开放发展意识。必须牢固树立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在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弘扬“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精神,汇聚开放发展正能量,最大限度激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以大开放谋求大创新,以大创新促进大发展。三要增强接轨意识。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建立经济合作友好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定期开展领导互访、投资洽谈、经贸合作、人员交流等活动,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带动企业、民间的广泛合作。二、要“承”得准,努力在产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尽快编制产业承接规划。对标总体方案,编制产业承接规划,加强

4、产业项目库建设,按照全县“十三五”规划与产业布局要求,重点围绕优势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军民融合、健康养老等产业开展承接对接。二是壮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国家林产工业示范园区作用,做大做强林工产业;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创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扶持机械产业加强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富硒农产品开发,做优做强我县富硒品牌。通过主导产业培育,不断夯实承接基础,延伸产业链条。三是放大本地资源优势。要将xx独特的、最具潜力的资源优势-硒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培育壮大我县特色高新品牌产品,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新格局,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突出产研

5、结合,加大“xx大豆”“陶岭三味辣椒”等富硒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力度,主动对接全国500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引进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在放大优势中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发展动能,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三、要“接”得下,努力在承接平台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着力打造交通物流平台。把交通平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口”,加快推动小源经县城至宁远保安一级公路、枧新公路开工建设,争取永郴高速立项建设、兴永郴赣铁路在新设点、广清永高铁走向靠近xx,努力构建内联外通交通体系。立足永州蓝宁道新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制定出台我县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大引进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的力度,建设现代综合物流园,为我县承接

6、产业转移提供有力的、完善的配套服务。二是着力打造融资平台。把融资平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点”,突出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加强与市级担保公司对接,借鉴祁阳、江华经验,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下的担保公司,扩大融资担保业务覆盖面;完善中介及配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资产评估、咨询、融资超市等中介服务组织,推动银企对接;发挥财政杠杆资金效应,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开展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银行机构加大对信贷政策重点支持和薄弱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三是着力打造园区平台。把园区平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持续打好园区升级战役,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大用地报批力度,推进调区扩区进度,加快扩园步伐,做好土地

7、调规和用地申报审批工作,高水平、高起点规划建设我县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配套保障能力。四、要“转”得来,努力在提升招商质效上实现新突破。一要精心包装项目。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总体规划和要素配套跟进,认真编制中长期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地图”,精心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并广泛对外发布,进一步增强招商项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二要创新招商方式。要跳出机械式的“以情招商”、“组队招商”模式,逐步向专业化、体系化招商转变,开展“领导资源招商”、“产业招商”、“活动招商”、“驻点招商”、“科技招商”、“以商招商”以及“创新股权招商”。三要完善招商考核机制。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标总体方案,

8、加快完善招商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作用,对招商工作的考核,既要看招商项目建设成效,也要看产业培育成效,着力推动抓产业的理念更新和方法创新。五、要“移”得好,努力在服务体系上有新突破。一是深化政策对接。要加强政策研究,跟踪粤港澳和周边地区的政策,着手研究和建立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口岸服务、产权交易、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等“十大体系”创新工程,构建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体系,打造我县政策洼地。二是深化环境对接。要继续围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审批进一步提速,努力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提升我县政务服务水平。同时,严格落实降费政策,切实降低税收成本和用工成本,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三是深化人才劳务对接。主动参与粤港澳等地区人才交流合作和示范区“国家”,建立健全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和人才奖励评价机制,吸引粤港澳人才来我县创业发展。既要开展“定单式”培训,促进产业人才输出粤港澳地区;又要改善本地企业的用工条件和劳动保障,吸引粤港澳地区人才来我县务工。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