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81579376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2021年“全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下团组”时间,今年的先后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青海代表团三个团组参加审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篇一 衡量好高质量发展的“宽度”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是今年全国总书记第三次重点强调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具体阐述了高

2、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视足以可见,对基层干部来说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必须抓紧抓好的重要工作,如何衡量好高质量发展的“宽度”需要有宽度的思路、有宽度的眼界和有宽度的策略。 保持思路宽,全面完整地领会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不能仅仅把高质量发展局限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面对新阶段和新挑战,要有新的思路和想法。要充分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不是局限于经济工作,在各项工作上都要贯彻好“高质量

3、”的要求,要发掘工作中的新的增长点,把地方特色和工作实际有效结合好,在走好创新之路上注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想,去思考工作中的问题,学习优秀的经验做法,创新自己的工作思路。 保持眼界宽,全面准确地落实好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面对“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挑战,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基层干部要有前瞻性、创造性、实效性,对标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基层干部在新的发展阶段眼界要宽,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站位高、创新多,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把高质量发展理念贯彻好落实好。 保持策略

4、宽,全面具体地贯彻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对基层干部来说,在发展中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利国利民的发展,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发展工作的最前线,在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时,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在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时,保持策略的宽度。在工作中要敢于直面问题,认真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扩大群众参与面,面对面、心贴心与干部群众交谈交流,认真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篇二 最是民生暖民心 3月6日,习近

5、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把每一件关系民生的实事抓紧抓好,才能凝聚民心。无论是医药卫生发展,还是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都是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都是更好服务群众、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民心的基础在民生,民生的实质是民心。发展民生是赢得民心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

6、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的背后,有对为民初心的始终坚守,还有对发展民生的始终关切。一直以来,医疗、教育都是人民群众一直关切的问题。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更是让公共卫生、健康服务等话题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疫情防控常态化如何推进,如何继续为人民健康继续保驾护航,都可以在上找到答案。看似老生常谈的教育问题,更是在新时代被赋予新内涵、新期待,从对老师的要求到行管部门的职责再到整个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都是对社情民意的表达,都饱含办好民生实事的使命担当。 美好生活是民心所向。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

7、落脚点。在抗疫大考中,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让我们齐心协力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度过一个又一个危急时刻,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在脱贫大考中,坚守一线、攻坚克难里有初心、有担当,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为民初心,勇挑重担,攻克一个又一个贫困堡垒,取得最终胜利。一路走来,拥护的是人民,得到的是民心。民生工作是全面的。实现民之所盼,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向着美好生活的目标奋勇向前。 凝聚民心,要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在多办好事实事、多谋民生福祉上下功夫。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不能只是说说,要体现在实打实的行动中。聚焦群众最忧、最盼的问题,从问题出发、从小事入手、从实处着

8、力,把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问题逐一解决。在保障好基本民生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多探索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人民利益无小事,最是民生暖民心。只要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奋发努力,就一定能架设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复兴之路”,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不断前进。 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篇三 “腾格里过去污染很厉害,附近省份向沙漠里倒污水,我为这个问题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停止污染,加强治理。”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谈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话题。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诗卷里的风光,却一度让人揪心,草原上有的地方黑色灰色蔓延,掩盖了绿色,令人十分痛心。把生态环

9、境放在国家战略的大格局下去掂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中再一次叮嘱内蒙古要“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他语重心长:“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周义哲代表,来自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林场,曾是一个在深山老林里砍了30多年木头的伐木工。这几年,他的身份变了,从砍树到护林,从拿锯斧到扛锹镐。他在发言中向总书记讲述了新的“森林交响曲”:“经常有狍子、棕熊光顾林场和管护站。据测算,2021年我们这里的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6159.74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一本明白账。”春意浓,山川披绿。听闻

10、老周津津乐道的“绿色林海”,习近平总书记颔首赞许,他笑着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一群人、一份职业的改变,折射了时代的壮阔变迁。习近平总书记感叹:“从砍树人到看树人,你的这个身份转变,正是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缩影。”老周感同身受。在那片林海雪原,目之所及,一切都在改变。山川变绿了,水草变多了,人们的理念也变了。大家对“新发展理念”这个热词,有着鲜活生动的观感。“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

11、发展格局。” 放眼中国,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要注意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这是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做很多工作。”时间在量变中累积质变。 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篇四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至此,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先后到内蒙古代表团,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青海代表团三个团组参加审议、讨论。“下团组”,谈“初心”、论“中心”、说“关心”,习近平这样谈“心”。 “筑牢初心使命” 就在召开前夕,党史学习教育拉开帷幕。“党中央已经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部署

12、,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为什么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讲到他多次强调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段话:“我一直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说:“这次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提“初心”。习近平强调,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党中央已经作出部署,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13、习近平要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千钧。在内蒙古代表团和青海代表团,提到了同一句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习近平叮嘱内蒙古要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14、并且“支了招”: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 在青海代表团,习近平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习近平特别叮嘱青海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我们来共同关心”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多次提及“关心”一词。 对于身为人民生命健康的守

15、护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习近平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保护、关心、爱护,提高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加强医院安保力量和设施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医闹和暴力伤医行为。” 对于顶起“半边天”的广大妇女,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妇女事业、做好妇女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大重视、关心、支持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妇女权益。 谈及“培训乱象”“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教育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今年“下团组”,习近平的关心和牵挂还很多。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心系生态,感叹林场工人从“砍树人”到“看树人”的转变。在青海代表团,习近平说:“我很牵挂玉树。”“后来对玉树重建情况,我一直非常关注。” 习近平还强调,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解决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全国下团组讲话心得体会篇五 日程满满,共商国是。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下团组”,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