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157440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越多的中国人不 记 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 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 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越少,但在偶尔出 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 “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 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

2、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 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 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 现象, 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 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 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 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 传承作用,因 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 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

3、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 书汉字,将是以 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 汉字原形,我 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 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 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 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 们已经 淡忘隽秀字体所带的荣光,因 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 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 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 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 场

4、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 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 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 现象的继续恶化, 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 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 让手书汉字不 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 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 奏再快,也 挡不住大家停下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选自科技日报)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越多的

5、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一定程度的损失。D “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一)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汉)顺帝末,

6、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出为益州刺史。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 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 军梁冀,皓 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皓。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皓与太守 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 传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皓、承之意,实由

7、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祥。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皓、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后凉州羌动,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后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 汉阳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 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皓为度辽将军。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 乌孙等皆顺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延熹四年,迁司

8、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匈奴 举国伤惜。(后汉书卷五十六有删节)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种皓为人为官胆大心细,在监护太子时,为国家命运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胆质疑中常侍不合常理的行为,深得太傅杜乔的钦佩。B种皓担任刺史敢做敢为,发现太守的不法行为后及时奏报朝廷,后太守伺机报复种皓,种皓被免官。C种皓由凉州刺史任上升迁时,官民不愿他离开,他因此得到太后的嘉许调任汉阳太守时,凉州民众一直送到汉阳地界。D种皓被提拔为度辽将军,到任后先礼后兵边境地方的百姓因为种皓而感念朝廷,诚心顺服汉朝,边地平安无事。7将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9、1 分)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5 分)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6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12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 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 犹开第一花。叹息老交旧尽,睡余 谁共午瓯茶?【注】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住山阴时所作。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8诗人写景是如何从内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请简要分析。 (6 分)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

10、空缺部分(6 分)(1)玉容寂寞泪阑干,。 (白居易长恨歌 )(2)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抒怀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5),树上初日挂铜钲。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6),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卷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雅 盗 孙方友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 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

11、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 偷窃的勾当。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 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 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 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古人云:有穿窬之盗,有豪侠之盗,有 斩关劈门贪婪无厌冒死不顾之盗;从未有从容坐论,怀酒欢 笑,如名士之盗者。 -赵某就是要当个例外!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

12、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当他 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 ,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 伟的灞桥风雪图。 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 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 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连接灞桥溅溪以助回环之势,上可伸延向窗渺以续古刹微茫整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 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 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守夜的家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房围了个严实。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

13、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 后退了几步。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问:“知道我今日为甚吃亏吗?”“为了这幅画!”周家主人回答。“你认得这幅画吗?”赵仲又问。周家主人见盗贼在这种时候竟问出了这种话,颇感好笑, 缓 了口气说:“这是明朝大家吴伟的真迹灞桥风雪图!”“说说它好在哪里?”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周家主人只是个富豪,对名画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自然 说 不出个道道儿,禁不住面红耳赤。那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 悬河地炫耀道:“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

14、折之中,看不出一般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不信你看,那线条是有力的勾斫和斩截,毫无犹豫之感。树枝也是钉头鼠尾,顿挫分明,山骨嶙峋,笔笔外露”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那图,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周家主人和诸位家丁都听得呆了,个个木然,目光痴呆,被盗贼那临危不惧的执迷而叹服不已。赵仲说着取下那画,对周家主人 说:“此画眼下已成稀世珍品,能顶你半个家产!你不该堂而皇之地挂它,应该珍藏应该珍藏!”周家主人恭敬地接过那画如接珍宝, 爱抚地抱在了胸前。赵仲拍了拍周家主人的肩头,安排 说:“裱画最忌虫蚀,切 记 要放进樟

15、木箱内!”说完,突然挽过周家主人的胳膊,笑道:“让人给我拿着 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 ”周家主人这才醒悟,但已被赵 仲做了人质。万般无奈,他只得让一家丁拿起赵仲开初包好的银钱,送赵仲走出了大门。三人走进一个背巷,赵仲止了脚步,对周家主人笑道:“多谢 周兄相送,但有一言我不得不说,你老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 骂名而舍不得出手啊!”那周家主人这才恍然大悟,一下把画 轴摔得老远,忿忿地 说 :“你这贼,真是欺人太甚!”赵仲飞前一步,拣了那画,连银钱也不要了,双手抱拳,对着周家主人晃了几晃,然后便 飞似地消失在夜色里从此,赵仲再不行窃,带着全家

16、躲进偏僻的乡村,用平日盗得的银钱买了几亩好地,白日劳作,夜间读画-读那幅灞桥风雪图。据说,赵仲常常读得泪流满面 (选自15 年获奖作品精选)(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A作品对“雅盗”的形象刻画是成功的,作者紧紧抓住“盗”这个特征,把赵仲与众不同的“盗”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B作者笔下的盗贼是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博学多识,在幽默风趣中盗走名画,既让人捧腹,又让人佩服。C赵仲不仅是雅盗,而且是智盗。他先后抓住夫人和周家主人当人质,以便自己脱身,后又设计骗得灞桥风雪图 ,故事情节峰回路转。D这篇小小说的叙事视觉由近及远,娓娓道,在结尾处才做点破,让读者在叙述中惊醒,而在故事之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