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二轮复习专题物理高考押题训练第一阶段 专题二 第2讲 专题特辑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81561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二轮复习专题物理高考押题训练第一阶段 专题二 第2讲 专题特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二轮复习专题物理高考押题训练第一阶段 专题二 第2讲 专题特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二轮复习专题物理高考押题训练第一阶段 专题二 第2讲 专题特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二轮复习专题物理高考押题训练第一阶段 专题二 第2讲 专题特辑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二轮复习专题物理高考押题训练第一阶段 专题二 第2讲 专题特辑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二轮复习专题物理高考押题训练第一阶段 专题二 第2讲 专题特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二轮复习专题物理高考押题训练第一阶段 专题二 第2讲 专题特辑(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押题训练( 一)一、单项选择题1(2012上海高考)质量相等的均质柔软细绳 A、B 平放于水平地面,绳 A 较长。分别捏住两绳中点缓慢提起,直至全部离开地面,两绳中点被提升的高度分别为 hA、h B,上述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分别为 B。若( )Ah Ah B,则一定有 BBh A可能有 一定有 B当 hAh 一定有 AW B 三种可能,故 选项 B 正确, D 错误。当 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图 3A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 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 1 12 2C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为 2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

2、生的热量为 m(v1v 2)212解析:选 B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增大到 做速度为 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 项 A 错误;由动能定理可得,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 选项 B 正确;由12 21 12 2能量守恒定律,此过程中电动 机对传送带做功等于二者相 对滑动 产生的热量和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之和,不等于 2选项 C 错误;此过程中滑块与传 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二者相21对 滑动距离与摩擦力的乘积,不等于 m(v1v 2)2,选项 D 错误。12、多项选择题6(2012天津高考)如图 4 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

3、物块 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 4 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 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图 4A0t 1 时间内 F 的功率逐渐增大Bt 2 时刻物块 A 的加速度最大Ct 2 时刻后物块 A 做反向运动Dt 3 时刻物块 A 的动能最大解析:选 t 1时间内,物块静止,F 的功率为零, 选项 A 错误;t 2时刻合外力最大,物块 A 的加速度最大,选项 B 正确;t 2时刻后物块 A 继续 向前运动, 选项 C 错误;t 1t 3时间内,物块一直加速运动,t 3时刻后物块做减速运动,所以 的动能最大, 选项 D 正确。7(2012衡水期末)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

4、,用力推着一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t0 时撤去推力,06 s 内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 5 所示,由图象可知()图 5A01 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 16 s 内重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 51来源:Z#xx#01 s 内摩擦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 16 s 内摩擦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 11C01 s 内位移大小与 16 s 内位移大小之比为 15D01 s 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与 16 s 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 15解析:选 1 s 内物体沿斜面向上位移为 5 m,平均速度为 5 m/s;16 s 内物体沿斜面向下位移为 25 m,平均速度为 5 m/s;01 s 内位移大小与 16 s 内位

5、移大小之比为15,0 1 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 16 s 内重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 11,选项 A 错误、擦力与 16 s 内摩擦力大小相等,01 s 内 摩擦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 16 s 内摩擦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 11,选项 B 正确;01 s 内机械能 变化量大小与 16 s 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 15,选项 D 正确。8(2012潍坊模拟)如图 6 甲所示,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 k,一端固定在倾,另一端与 Q 物块连接,P、Q 质量均为 m,斜 面光滑且固定在水平面上,初始时物块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 F 拉物块 P,使 P 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运动,两

6、个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则( )图 6A施加拉力前,Q 给 P 的力大小为 B施加拉力前,弹簧的形变量为2 刻,P 与 Q 分离,此时弹簧弹力恰好为零Dt 2 时刻弹簧恢复到原长,物块 Q 达到速度最大值解析:选 加拉力前,由物块的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形变量 x,Q 对 P 的弹力 ,故 A、B 正确。由题图可知,t 1时刻之后两物块分离,此2、Q 的加速度均为 a,方向沿斜面向上,由 F 弹 mg 知,F 弹 0, C 错误;t 2时刻 Q 的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但有 F 弹 ,弹簧仍 处于压缩状态, D 错误。三、非选择题9(2012苏州期末)

7、如图 7 所示,水平地面与一半径为 l 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相接于 B 点,轨道上的 C 点位置处于圆心 O 的正下方。距地面高度为 l 的水平平台边缘上的 A 点处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以 的速度水平飞出,小球在空中运动至 B 点时,恰好沿圆弧轨道在该2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试求:图 7(1)B 点与抛出点 A 正下方的水平距离 x;(2)圆弧 所对的圆心角 ;(3)小球滑到 C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解析:(1)设小球做平抛运动到达 B 点的时间为 t,由平抛运动规律,l xv 0t,联立解得 x2l 。12(2)设小球到达 B 点时竖直分速度为 vy,v 2 ,解得

8、45。2)小球从 A 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设到达 C 点时速度大小为 机械能守恒定律,1 ) 22 12 2C 12 20设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F,有:Fmgm ,:F(7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圆轨 道的压力大小为 F(7 )向竖直向下。2答案:(1)2l(2)45(3)(7 )直向下210如图 8 所示,是某公园设计的一种惊险刺激的娱乐设施,轨道除 分粗糙外,其余均光滑。一挑战者质量为 m,沿斜面轨道滑下,无能量损失地滑入第 1 个圆管形轨道,根据设计要求,在最低点与最高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挑战者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挑战者到达 A 处时刚好对管

9、壁无压力,又经过水平轨道 入第 2 个圆管轨道,在最高点 B 处挑战者对管的内侧壁压力为 、B 分别是两轨道的最高点,然后从平台上飞入水池内,水面离轨道的距离为 h第 1 个圆管轨道的半径为 R,第 2 个圆管轨道的半径为 r,g 取 10 m/的内径及人的尺寸相对圆管轨道的半径可以忽略不计,则图 8(1)挑战者若能完成上述过程, 则他应从离水平轨道多高的地方开始下滑?(2)挑战者从 A 到 B 的运动过程中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是多少?(3)挑战者入水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解析:(1)挑战者到达 A 处时刚好对管壁无压力,可得出 mgm , 高 处的地方开始下滑正好运动到 A 点对管壁无压力,在

10、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R,解得 H12 2A(2)在 B 处挑战者对管的内侧壁压力为 0.5 析挑 战者受力,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得: N 到 B 的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Rr)W f 12 2B 12 2f 2 114(3)设挑战者在第 2 个圆管轨道最低点 D 处的速度为 v,则r 12 2B 12得 v 22挑战者离开第 2 个圆管轨道后在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平抛运动落入水中,在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挑战者入水 时的速度大小为 v, 则2,12 12解得 v 。101)2) 3)52 114 10二)1(2012济南模拟)如图 1 所示,一质量为 m0.5 小滑块,在 F4

11、N 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平面上的 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滑行 sm 后由 B 处滑上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滑上斜面后拉力的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滑动一段 图 1时间后撤去拉力。已知小滑块沿斜面上滑到的最远点 C 距 B 点为 L2 m,小滑块最后恰好停在 A 处。不计 B 处能量损失,g 取 10 m/知 70.6,7 求:(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拉力作用的距离 x;(3)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拉力作用的时间 t。解析:(1)小滑块由 C 运动到 A,由 动能定理,得7L解得 2435(2)小滑块由 A 运动到 C,由动能定理,得x7

12、L0解得 xm(3)小滑块由 A 运动到 B,由动能定理,得,得 F7 xt0.5 1) (2)m(3)0.5 2012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冬季有一种雪上“府式冰撬”滑溜运动,运动员从起跑线推着冰撬加速一段相同距离,再跳上冰撬自由滑行,滑行距离最远者获胜,运动过程可简化为如图 2 所示 图 2的模型,某一质量 m20 冰撬静止在水平雪面上的 A 处,现质量 M60 运动员,用与水平方向成 37 角的恒力 F200 N 斜向下推动冰撬,使其沿 向一起做直线运动,当冰撬到达 P 点时运动员迅速跳上冰撬与冰撬一起运动(运动员跳上冰撬瞬间,运动员和冰撬的速度不变)。已知 离为 x12 m,冰撬与雪面间的

13、动摩擦因数为 不计冰撬长度和空气阻力。(g 取 10 m/s2,37求:(1)冰撬从 A 到 P 的运动时间;(2)冰撬从 P 点开始还能滑行的距离。解析:(1)对冰撬受力分析如图,冰撬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阶段:()代入数据得:a 14.8 m/s 2x 1得 )对冰撬和人受力分析如图,冰撬加速运动结束时:v Pa 1 m/减速阶段:(M m)g(Mm)a 2代入数据得 a 22 m/s 2则冰撬继续滑行距离为x 28.8 1) s(2)28.8 2012徐州模拟)如图 3 所示,水平传送带 L6 m,以 m/s 的恒定速度转动。水平光滑台面与传送带平滑连接于 B 点,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光 滑轨道半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