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易门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155499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易门一中2013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玉溪市易门一中 2013 年高考冲刺模拟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命题:李季松24.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中国医书对虐疾的记载较多且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出现这种医学知识的主要背景是 ( )A. 三国以来,中印双方来往频繁,行商客旅将疟疾传入中国B. 西晋末年,华北居民大量南徙,在温热环境中感染者日众C. 南北朝时,南北往来频繁,游牧民族免疫力弱,感染者众D. 北朝时,胡族人入居中原,将北亚草原特殊疾病传入中国 25.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 年) ,皇帝下诏曰:“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毛段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 又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勿得

2、为四铺作闹斗八;玳瑁酒食器,非宫禁勿得用。 ”材料主要反映出 A. 沉重的岁币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 )B. 封建夫权意识打压妇女个性生活的追求C. 宋代严格限制都城开封商业活动的规模 D. 宋代过度消费之风僭越了封建等级制度26. 文物考古和鉴定往往需要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辨别。而其中有些赝品往往只需用肉眼就能轻易作出判断,请仔细观察和辨别下列铜币的拓片,其中哪一枚可能不是假币( )27. 1585 年(明万历十二年, )广东顺德县耕地总量 88.4 万亩,据县志记载亩产约 1.8 石米,米时价约每石 0.5 两白银,官府计划征收土地赋税约 5.8 万石米,实际征收入库 2.9 万

3、两白银。对该史料分析正确的是(明朝起止时间:公元 1368 年1644 年,一说亡于 1683 年)( )明朝中期顺德县以货币形式征收农业税 明朝顺德县农民的农业税负担沉重当年顺德县农民的粮食结余足以维持温饱 明朝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A B C D28.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

4、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29. 斯多亚学派代表塞内卡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赋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塞内卡表达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 斯多亚学派思想为了罗马法观念的形成创造了一些条件C. 塞内卡反对奴隶制度D. 与学家哲学一样具有朴素的人道主义色彩30. 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反对修筑铁路, “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

5、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 。对这段言论评价最确切的是 ( )A. 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B. 客观分析中西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C. 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D. 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在华垄断31. 十九世纪前期,英国对美国、中国的贸易情况,以下何者叙述最为恰当? ( )A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棉花卖至中国B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C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玉米

6、,并以鸦片卖至中国D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棉花卖至中国32. 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代民主制的复兴与发展,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既是对古代文明的承继,又是一次全新的发展。关于代议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代议制的核心是政府如何行使权力的问题B体现代议制间接民主原则的最好途径是完善普选制。C美国为议会主权代议制形式的典型代表D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对古代文明的彻底否定33. 读“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示意图” (下图) ,对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有 ( )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大连兴办了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引进外资和技术的步伐浦东开发

7、开放,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步人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 B C D34. 下图是 20 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 )年 份 1960 年 1970 年 1980 年 1990 年 2000 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C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

8、发达国家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35.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经济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处于世界生产的不同产业链上。下图是描述当今全球电子产业链的“微笑曲线”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微笑曲线”图 ( )A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全球化流动加快B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建立C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D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较低处于被动地位微笑曲线的定义40. (20 分)德国的西门子与中国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1872 年。如今,中国作为西门子的重要战略市场,西门子的足迹已经遍布了中国在中国建立起 45 家运营公司和众多办事处,拥有员工 30,000 多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9、各题。1872 年,西门子向中国提供指针式电报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电信事业的开端。1879年,西门子接到一笔来自中国政府的照明设备订单。西门子提供了一台 10 马力的蒸汽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的照明,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工作效率。1899 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为城区照明以及电车轨道提供电力,成为中国发点行业的先驱。1899 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最早的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 ,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1903 年西门子为青岛啤酒厂提供一台电机,这台电机几乎没有出现过故障,直到1995 年新设备投产后才光荣退休。1912 年,西门子在云南

10、省的云南湖畔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1921 年,西门子开始在山东省枣庄市实施中兴煤矿公司的电气化工程,该工程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采矿工程。从 1949 年到 70 年代初的时间里,西门子对中国的出口额低得可怜,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医疗器械。西门子同香港贸易公司捷成洋行(Jebsen &Co )开展合作,由捷成负责在中国市场分销西门子的产品。1979 年,西门子向宝山钢铁厂提供了冷轧自动化系统。1984 年,西门子为中国建设了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这条输电线可以将 1200 兆瓦的电力从位于长江中游的葛洲坝水电站输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市。2001 年 1 月,包括西门子在内的德国财团获

11、得了一份订单,建设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市区的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高速磁悬浮铁路。2002 年,西门子将世界先进的双源炫速 CT 引入中国,为患者提供更细致的呵护。2004 年 3 月,西门子获得上海振华港机有限公司总价为 2800 万欧元的单个项目合同,包括 PLC 控制和人机界面、AFE 驱动装置、主电机及相关传感器。2008 年,西门子将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主力上海高桥第三发电厂,大幅度提高燃煤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燃煤行业竖起“中国标杆”2010 年,西门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提供配电、照明、楼宇及安防等方面的节能解决方案,以及先进科技用心诠释“绿色世博”摘自140 年西门子

12、携手中国 南风窗2012 年第 19 期(1 )根据材料指出,西门子公司向中国出口产品的特点。 (4 分)(2 )从 19 世纪 70 代至 20 世纪初,西门子向中国拓展业务形成了第一次高潮,20 世纪80 年代至今,又形成了一次高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次业务高潮出现的历史背景。 (12 分)(3 )从近现代西门子公司对中国扩展业务的相关史实中,你认为当代中国应该注意些什么才能使中国实现更科学的发展?(4 分)41 (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方文明发展珠历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野蛮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

13、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则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中西方文明波浪式发展示意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文化接力“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赞成、反对材料中的观点或另有观点均可;史论结合,运用材料中和你所熟知的史实进行评析。 )请考生在第 45、46 、47、48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 ( 15 分)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员公费用餐是国家财政支出的组成部分,其源头可以远溯至汉代。这一制度涵盖三方

14、面:一是凡官员出差经过的地点,由地方官府或驿站负责供应公费膳食;二是官员平时在官府办公,享用“公厨”提供的工作午餐;宰臣在政事堂的专门餐厅用餐,称“堂食” ;常参官每逢朝会供应一顿午饭,称“常食”或“廊餐” 、 “廊下餐” ;三是官署内的定期聚餐,如宋代十天聚餐一次的旬设。到宋代由于制度松驰,冗员充斥,挥霍浪费严重,造成财政大量超支。为控制财政支出,朝廷不得不对各类、各级官员的公费用餐作出了一系列制度性的规定和违规处罚;并且开始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改革,即不再对官员供应免费膳食,改为发放膳食津贴。津贴费分十一等,其中宰相最高为第一等,具体发放标准,按物价高低,时有调整。下表为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 年)的津贴发放标准: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月标准40贯37贯500文35贯32贯500文30贯27贯500文25贯22贯500文20贯17贯500文15贯摘编自翁礼华公费用餐与等材料二 乾道五年(1169 年) ,新知峡州郭大任,因被揭原在袁州任内“日事饮宴,殊不事事” ,被撤除任命。淳熙三年(1176 年) ,知嘉州陆游,因“燕饮颓放”被撤职。淳熙九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