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153397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溪一中高 2016 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语 文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色彩是工笔花鸟画的主要形式要素之一,是其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而对于色彩的认知和使用更是具有独到之处。古老的东方哲学使传统的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语言烙上了浓郁的东方神韵。中国人认为色彩是从天地阴阳而化生五色,即由黑白二基色衍生出青、赤、黄、白、黑五彩,循道从玄,扑朔迷离。在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融合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五色审美体系。这五色即赤、黄、青、白、黑,建立在中国阴阳五行哲学原则之上,是对大千世

2、界五颜六色的归类,具有象征寓意的五种颜色,是中国艺术家描绘宇宙万物之华表,寓意万物之情性的心象色彩。白、黑是色彩的两级,色亮之极为白,色暗之极则为黑。这正是体现色彩的阴阳观,它包容了西方色彩学对于色彩明度与色彩纯度的认识,又更加强调色彩的自律性表现。所以,中国的五色色彩学,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在空间方位上,五色分别代表东、南、中、西、北;在人类感觉能力上,代表视觉、语言、思维、听觉、表情,等等。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概括讲是以“随类赋彩”为理论基础, “悟得活用”为运用灵魂的。中国人对色彩感觉的敏锐与丰富,无异于其它民族,但受先秦哲学的影响,古代中国人对色彩的理解和使用浸润着哲学的色彩,使中国

3、绘画的色彩学与以光学诞生出的西方色彩科学有着本质的差异。西方色彩学强调光对于色彩的作用,中国的色彩观则强调白、黑对于青、黄、赤三大色系的影响,以构成丰富的色彩世界。中国画家认为色彩本身并不是万事万物的本质,而是按照阴阳五行之理生成变化事物的表象。 “随类赋彩”不能简单理解为仅仅是对自然物象之固有颜色的涂抹,而是把色彩感觉夸张和理想化,用经过归类的相对单纯的虚拟的类似色作为状物的手段。宋代工笔的折枝花卉不求固有色、条件色和光源色三者关系的写实,建立在因色而类的基础上。同时在色彩的运用中又按照“悟得活用”的要求,在对客观事物有深刻、真切、全面的了解和体悟的基础上,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本质,并按照

4、工笔花鸟画形式构成的规律,给予灵活的色彩表现,使之更富于主观意味。中国画家较多重视色彩在绘画上的作用,一是为了加强表现对象的特征;另一方面为了加强作品所要求的情调、气氛。有时大胆用富丽的对比色,追求装饰效果,形成了工笔重彩这种形式。 总之, 宋人工笔花鸟画精于布色,注重色彩的协调和整一性,于单纯中求丰富,对比中求统一。色彩烘染明艳而稳重,富丽而微妙,饱满而克制,在绢本上的丝质、色粉的厚薄、水分的干湿之间,衍化出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妙境界。其设色的特点是纯而不怯,鲜而不火,艳而不俗,给人以瑰丽沉着,净秀文雅之美,同时具有庄重高贵和富于装饰的东方传统色彩风貌,其水平是相当高的,是具备了性格和

5、修养的,它是被理想化了的色彩,是感性的色彩,是被文化熏陶了的色彩。宋人花鸟这种“淡逸而不入于轻薄,沉厚而不流于郁滞”的色彩表现,体现着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追求。(节选自巫极,有删改)1下列关于“五色色彩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五色是从天地阴阳而化生,以黑白为二基色衍生出青、赤、黄、白、黑五彩,循道从玄,扑朔迷离。在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相互影响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五色审美体系。B中国艺术家运用具有象征寓意的五种颜色描绘宇宙万物,寓意万物之性情,并在中国阴阳五行哲学原则上对大千世界的五颜六色归类。C体现色彩的阴阳观具有西方色彩学对于色彩明度与色彩纯度的认识,但两者有着本质的

6、差异。西方色彩学强调光对于色彩的作用,中国的色彩观则强调白、黑对于青、黄、赤三大色系的影响。D. 在空间方位上,五色分别代表东、南、中、西、北;在人类感觉能力上,代表视觉、语言、思维、听觉、表情,这就是我们理解的中国五色色彩学。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受先秦哲学的影响,中国人对色彩感觉的敏锐与丰富,对色彩的理解和使用浸润着哲学的色彩,中国画家认为色彩本身并不是万事万物的本质,而是按照阴阳五行之理生成变化事物的表象。 B宋代工笔花鸟画在对自然物之固有颜色进行涂抹的同时, 把色彩感觉夸张和理想化,对描摹的事物运用归类的相对单纯的虚拟的类似色进行表现。C在色彩应用中,宋

7、代工笔花鸟画要求,在对客观事物有深刻、真切、全面的了解和体悟的基础上,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本质,并按照工笔花鸟画形式构成的规律,给予灵活的色彩表现。D.为了加强表现的对象以及加强作品所要求的情调、气氛,中国画家理性与感性结合,重视色彩的绘画作用,形成了工笔重彩的形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古老的东方哲学尤其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融合使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语言烙上了浓郁的东方神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B宋代工笔的折枝花卉不求固有色、条件色和光源色三者关系的写实而是,建立在因色而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宋人花鸟画讲究随类赋彩,根据不同

8、事物而采取灵活多样的着色方式。C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妙境界正是中国花鸟画精于布色,注重色彩的协调和整一性,于单纯中求丰富,对比中求统一的最好体现。D.宋人的色彩表现是被理想化了的色彩,是感性的色彩,是被文化熏陶了的色彩,具备了性格和修养,体现着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追求。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张岊 ,字子云,府州府谷人,有胆略,善骑射。天圣中,西夏观察使阿遇有子来归。阿遇寇麟州,虏边户,约还子然后归所虏。麟州还其子,而阿遇辄背约。安抚使遣岊诘问,岊径造帐,以逆顺谕阿遇,阿遇语屈,留岊共食。阿遇袖佩刀,贯大脔啖岊,岊引吻就刀食肉

9、,无所惮。阿遇复弦弓张镞,指岊腹而彀,岊食不辍,神色自若。阿遇抚岊背曰:“真男子也。 ”翌日,又与岊纵猎,双兔起马前,岊发两矢,连毙二兔。阿遇惊服,遗岊橐驼壮者七十余,悉归所虏。元昊犯鄜延,时敌骑方炽,中人促赐军衣,至麟州,不得前。康德舆掌军马司事,遣岊驰骑五十往护之。至青眉浪,遇贼接战,流矢贯双颊,岊拔矢,斗愈力,夺马十二匹而还。贼兵攻府州甚急,城西南隅庳 下,贼将登,众嚣曰:“城破矣!”岊乘陴大呼搏贼,贼稍却,飞矢中右目,下身被三创,昼夜督守。又帅死士开关,护州人汲于河,讫围解,城中水不乏,以劳,迁右班殿直。然贼尝往来邀夺馈运,以岊为麟、府州道路巡检。至深柏堰,遇贼数千,分兵追击,斩首百余

10、级,夺兵械、马牛数百。近郊民田,比秋成未敢获,岊以计干张亢,得步卒九百人护之,大败贼于龙门川。从诸将通麟州粮道,破贼于柏子砦 。改左班殿直。内侍宋永诚传诏砦下,岊护永诚,遇贼三松岭。贼以精骑挑战,矢中岊臂,犹跃马左右驰射,诸将乘胜而进,贼皆弃溃。贼破丰州,岊与诸将一日数战,破容州刺史耶布移守贵三砦,俘获万计。迁礼宾副使。张亢修并砦堡障,初议置安丰砦于石台神,岊以为非要害之地,遂徙砦于生地骨堆以扼贼。左右亲信咸曰:“擅易砦地可乎?”岊曰:“苟利国家,得罪无憾也。 ”卒易之。已而本道上言,左迁绛州兵马都监。二州未解严,复麟府驻泊都监,屯安丰。累迁洛苑使。尝从数骑夜入羌中侦机事,既还,羌觉追之,岊随

11、羌疾驰,效羌语,与羌俱数里,乃得脱。前后数中流矢,创发臂间,卒。(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五 ,有删节)【注】张岊(音 ji) 。庳:低矮;砦:同“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岊径造帐 造:建造 B. 指岊腹而彀 彀:张满弓C. 讫围解 讫:通“迄” 。到,至D. 下身被三创 被:遭受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张岊胆略过人的一组是(3 分)引吻就刀食肉,无所惮。 岊发两矢,连毙二兔飞矢中右目,下身被三创 岊拔矢,斗愈力,夺马十二匹而还遂徙砦于生地骨堆以扼贼 岊随羌疾驰,效羌语,与羌俱数里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12、 分)A.西夏观察使阿遇违背与宋达成的约定,张岊奉命前往对其晓以利害,终使阿遇理屈词穷,如实履行约定。B.西夏军侵犯鄜延,气焰嚣张,张岊率领五十个骑兵前往麟州护送到前线赏赐军衣的宦官。C.张岊在、府州道路巡检任上,曾率兵大败前来抢夺粮草的贼人,并最终与诸将一同打通了粮道。D.张岊心怀国家,为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荣辱,因擅自改变营寨地点,而遭到贬谪。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阿遇惊服,遗岊橐驼壮者七十余,悉归所虏。 (5 分)(2)近郊民田,比秋成未敢获,岊以计干张亢,得步卒九百人护之(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雨中对酒

13、庭下海棠经雨不谢陈与义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注:陈与义(1090 1138) ,南宋诗人。本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8颔联运用了多种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 分)9尾联最后一句中的“悲”字,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3)我闻琵琶已叹息, 。 ,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 (4)故木受绳则直

14、,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范旭东:中国化工之父嫘笛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强调: “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忘记四个人,搞钢铁不能忘记张之洞,搞化工不能忘记范旭东,搞纺织不能忘记张謇,搞交通不能忘记卢作孚。”毛泽东提到的四个人当中,范旭东的事业是最为艰难、最具开创性的,因为在他之前,化学工业在中国完全没有基础。在中国近代企业家中,范旭东是个拓荒者。1911 年,范旭东抛弃了已在日本获得的大学助教职位,回到了阔别 12 年的祖国。回国后,他决定利用自己所学,改良国内的盐质,“

15、使人民有干净的盐吃,有便宜的盐吃。”终于,他于 1913 年制出了精盐,并联合有志之士共同成立久大精盐公司。碱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许多生活用品如肥皂、纸张、印染、玻璃等生产均需要碱。当时在中国垄断纯碱市场的是英国公司。欧战爆发后,远洋运输困难。英商乘机将纯碱价钱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卖,使许多民族企业生产陷入停顿,物价飞涨。有鉴于此,范旭东萌发了用盐制碱的想法。然而,纯碱的制法被称为世界级的难题,欧美等国科学家也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方才掌握了这一技术。1918 年 11 月,永利制碱公司在天津创立。1924 年 8 月,永利投入 200 万元,终于产出了第一批碱制品。可是,令人失望的是,这批碱制品是红黑相间的劣质碱。消息传出,外国公司发出一阵嘲笑之声。范旭东并不灰心,在巨大压力下,仍然咬牙坚持。1926 年 6 月,永利生产出了纯碱,打破了洋人对制碱技术的封锁。两个月后,永利“红三角”牌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震动了整个世界化工业,被西方人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之象征”。“七七事变”后,范旭东和他的化工厂,因能生产化工产品和军需物资,让日本人心生觊觎。塘沽沦陷后,日军把“久大”、“永利”两厂包围,派出代表,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