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2010年粮食生产意见(陈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146519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澧县2010年粮食生产意见(陈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澧县2010年粮食生产意见(陈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澧县2010年粮食生产意见(陈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澧县2010年粮食生产意见(陈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澧县2010年粮食生产意见(陈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澧县2010年粮食生产意见(陈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澧县2010年粮食生产意见(陈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澧县 2011 年粮食生产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确保 2011 年粮食面积达到 7900 万亩、总产稳定在 600 亿斤以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确保我县的粮食生产大县地位不动摇,努力走出一条依托粮食和农业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特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和优化品种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构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通过采取扩大双季稻生产面积、发

2、展生产大户、抓好种子供应、搞好专业化防治服务、开展高产创建、加大生产投入等工作措施,在全县上下掀起粮食生产的新高潮,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目标任务全县粮食播种面积 115 万亩,其中水稻 100 万亩(早稻 30 万亩、一季稻 30 万亩、双季晚稻 40 万亩),旱粮 15 万亩,粮食总产2突破 54 万吨;推广超级稻 35 万亩,优质稻 70 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 30 万亩,订单种植面积 20 万亩。三、工作措施1、坚持种粮补贴资金据实发放。农业和财政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面积公示、监管复核的工作力度,千方百计确保核定面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要真正通过种粮补贴资金据实发放这

3、一杠杆,来极大地激发农户自觉种植双季稻的热情,从而推进全县的粮食生产。同时以此为支点,带动农业保险、农机购置补贴、土地流转、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着力抓好双季稻大面生产。梦溪、雷公塔、大堰当、车溪、大坪、张公庙、澧阳、澧东、涔南等 9 个水稻核心主产乡镇和小渡口、永丰、如东、双龙、复兴厂等主要公路沿线乡镇的双季稻生产要实行重点调度和管理,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委干部包户的层层包干责任制。要逐地段、逐线路、逐村组建立生产管理台帐,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千方百计保证核心主产乡镇和主要公路沿线乡镇的双季稻种植面积实现全覆盖;王家厂

4、、闸口、方石坪、马头铺、甘溪、洞市等山丘区乡镇要实现水稻种植面积全覆盖,坚决杜绝耕地抛荒,从而带动全县的粮食生产布局上档次,上水平。3、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继续坚持把粮食高产创建活3动作为推动我县粮食生产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任务。今年要抓好 涔南、澧阳、车溪等 3 个乡镇的成建制推进高产创建,即全乡的水稻生产面积都开展双季稻高产创建;9 个水稻核心主产乡镇均要创办一个 2000 亩以上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片,村级创办面积要求 300亩以上;其他非主产乡镇均要创办一个 1000 亩以上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片,村级创办面积要求 100 亩以上。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内要 100%落实双季稻,双季稻平均亩

5、产达到 1000 公斤以上。在示范片的建设上,要严格按照技术配套、资源整合、集中连片的高标准要求,真正实现高产示范、辐射带动、服务生产的目的。4、极力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要把扶植种粮大户和鼓励集约化经营作为全县粮食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逐步发挥种粮大户在遏制耕地抛荒和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作用。一是积极推行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尊重农民土地流转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种粮大户,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效益。二是加强指导与服务。要大力扶植种粮大户,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帮助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困难

6、和问题,帮助化解各类矛盾与纠纷。三是强化对种粮大户的激励。2011 年县政府将设立专项资金,对种粮大户实行重奖,通过获奖大户影响带动整体规模生产。县乡两级要加强宣传,深入发动,积极引导有开拓精神、有文化技术、有经济实力、有管理水平的有识4之士投身粮食规模生产,尤其是投向全县粮食生产重点示范地段和薄弱区域。5、大 力 推 进 粮 食 订 单 生 产 。要强化信息引导和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稳固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积极发展订单生产,促进粮食加工业迅速发展,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产销对接,配合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布局合理、标准规范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促进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动

7、发展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大力推广无公害稻米生产,适度引导和示范推广绿色稻米、有机稻米生产。加强和引导发展粮食专业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向产前农资采购和产后流通加工延伸服务链条,从统一供种、统一机播机插、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培管、统一收割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农业部门要发挥企业建基地连农户的纽带作用,搞好配套技术服务和培训,确保全县 20 万亩高档优质稻生产订单任务的完成。6、狠抓粮食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要立足于提高粮食产能和促进现代农业,抓好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强化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体系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保障有精干的人员队伍、有必要的工

8、作条件、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有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县乡两级农技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二是深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要利用各种方式,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实施好各类培训示范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重点培训种植大5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专业组织领头人和企业业主。三是搞好通过新技术推广应用。涔南、澧阳、车溪等 3 个乡镇成建制推进种子统供、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在涔南、车溪、澧阳、大坪等四个乡镇开展集中育秧 6000 亩以上。通过不断加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插秧、软盘抛荒、无公害栽培等现代技术的示范推广,不断提高我县粮食生产水平。四、组织保障1、加强领导,落实

9、责任。成立 2011 年澧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农办、农业局、水利局、经管局、农机局、农开办、财政局、统计局、发改局、国土资源局、粮食局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全县粮食生产的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确定专人专抓。完善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度,各乡镇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要落实责任包干办法,做到干部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各乡镇要与县政府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今年的的重要的工作任务。各乡镇要对村制定严格的考核办

10、法,把粮食生产工作完成情况与镇村干部的工资直接挂钩,调动干部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强化督导,落实奖惩。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督促检查力度,对6种粮政策宣传、早稻育秧、早稻种植任务落实、晚稻种植任务落实、种粮补贴面积核定等重点与难点工作,实行严格督导。在关键时节进行不定期巡回检查,并及时通报好坏典型。要把粮食生产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对乡镇的工作考核范畴,并制定粮食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严格奖惩。年终评选出 10 个粮食生产先进乡(镇)、4个优质稻开发先进乡(镇)、10 个粮食生产先进村、10 个种粮大户、10 个高产户、20 个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粮食生产先进乡(镇)设一、二、三类奖,依次

11、评选三个、三个和四个。对没有完成水稻生产指导计划任务、高产创建效果较差的乡(镇)要进行通报,乡(镇)主要负责人要向县政府做出书面检查。对耕地连片抛荒 2 亩以上,零星抛荒 10 亩,取消该乡镇年终评先资格,并对乡镇主要负责人诫勉谈话。各乡镇也要对村(居)委会和村(组)干部制定相应的考核验收办法,把粮食生产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创造粮食生产良好环境,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3、强化协作,落实服务。各涉农部门要围绕粮食生产的各项重点工作,注重分工合作,落实优质服务。农业部门要狠抓生产规划、政策宣贯、新技术推广服务、农民培训、农资监管及各类项目建设等;水利部门要狠抓农田水

12、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指导抗旱防涝;农机部门要狠抓农机新技术培训与推广,着力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经管部门要加大土地流转推进力度,扶植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狠抓各类农业项目7建设,严格质量,确保效果;财政部门要狠抓种粮补贴项目实施和各类农业投资的运作管理;发改部门要狠抓粮食生产综合产能与项目建设;国土部门要狠抓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耕地保护和非农用地的清理;统计部门要狠抓生产调研,统计汇总各类生产数据,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确保上报数据口径一致;中华联合保险公司要狠抓水稻种植保险工作的宣传与服务,发动农民自觉积极投保;金融部门要加强农村金融信贷,重点支持规模种植户和粮

13、食收购加工销售企业;粮食经营部门要狠抓流通服务,做好精深加工与销售。县电视台、县网站等主流媒体要狠抓粮食生产宣传,开辟专栏对政策和典型进行系统宣传,营造气氛。要凝聚全县各部门的力量,落实高效优质的服务,以此推动粮食生产更好更快地发展。4、强化投入,落实经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总体经费投入,并规范使用所有的财政资金。鼓励各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项目资金、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并由县财政局牵头,做好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运用,重点扶植粮食产业尤其是优质稻产业。对2011 年粮食生产大县奖励资金,要明确安排 20以上的比例直接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以奖代投。各乡镇要加大粮食生产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用足、用活粮食生产发展资金,将资金向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倾斜,以示范片的建设带动全乡粮食生产水平。8二 O 一 O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