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精品综合检测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814399 上传时间:2017-07-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精品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精品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精品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精品综合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精品综合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精品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精品综合检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12011 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满分练兵场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2009辽宁重点中学 5 月)读下面 “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 完成 12 题。雨花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成分是以二氧化硅为主昆石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太湖石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是石灰岩1.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太湖石的形成主要与变质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解析】雨花石具有很好的磨圆度

2、, 说明经过了长途搬运,它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昆石是内力作用的产物;石灰岩是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答案】D2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A太湖石昆石 B雨花石砾岩C雨花石昆石 D砾岩昆石【解析】雨花石存在于砾石层,因此,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雨花石砾岩的转化有可能实现。【答案】B(2009福建宁德 5 月)读以下“ 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 ,完成 34 题。3地典型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用心 爱心 专心 2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答案】B4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地地域分异的是()A从地到地 B从地到地C从地到地 D从地到

3、地【解析】依据图示,为温 带季风气候, 为地中海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从温带季 风气候到温带大陆性气候,体现了自然带经度地带性的变化。【答案】A(2009云南曲靖一中 5 月)下图 表示 2000 年我国主要省区 CO2 的排放格局。下表是我国CO2 排放的分类。读图,完成 57 题。重型 一般超重型 轻型500049994000399930002999200019991000 9995.2000 年我国 CO2 排放类型属于超重型和轻型的省区共有()A2 个B4 个C6 个D8 个【解析】依据图示,属于超重型的省区 为山东、 辽宁,属于轻型的是海南、青海。【答案】B6下列

4、利于我国有效控制或减少 CO2 排放的合理措施是()A大量进口石油,降低煤炭和天然气价格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C严格限制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倡导植树造林【解析】A 项会加大排放量,C 项会影响经济发展, D 项不属于控制排放的措施。【答案】B7全球 CO2 排放量的增加,可能会引起的潜在后果是()土壤酸化沿海滩涂面积减少山地 0等温线上移山地雪线升高全球普遍干旱皮肤癌患者增多A B C D【解析】为酸雨的危害, 为臭氧层空洞的危害。全球变暖可能使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答案】C(2009泰安 5 月)用心 爱心 专心 3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一年中,有时甲岛

5、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一年中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时间仅持续一个月。读图完成 810 题。8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日期大约是()A3 月 21 日4 月 20 日B12 月 7 日1 月 7 日C. 6 月 7 日7 月 7 日D. 8 月 23 日9 月 22 日【解析】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都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 间,甲靠近北回 归线,乙靠近赤道,且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时(6 月 22 日),甲地比乙地先看到日出。【答案】C9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不包括()A经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太阳直射点 D地形海拔【解析】一

6、般来说,同一纬 度地区, 东边先看到日出。同一地点,地势越高越先看到日出。【答案】B10关于甲、乙两岛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的比较,正确的是()AH 甲 H 乙 BH 乙 H 甲CH 甲 H 乙 D无法判断【解析】甲乙都位于低纬度地区,且甲地的 纬度略高乙地。两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都为 90,冬至日两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用太阳高度 计算公式 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A。【答案】A(2009山西临汾 5 月)读下面“ 某地区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斜线部分为陆地),完成1112 题。11影响 M、P 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分布、纬度

7、位置用心 爱心 专心 4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C大气环流、下垫面D洋流、地形【解析】依据经纬度判断, 该地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西 侧的大西洋海域。 M 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气温较高; P 处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海拔高,气温低。【答案】D12不同的地面性质,可能形成局部大气环流系统,此时,M、P 之间近地面的空气流动方向是()A直接由 P 地吹向 M 地B直接由 M 地吹向 P 地C. P 地吹向 M 地时偏转成东南风D. M 地吹向 P 地时偏转成西北风【解析】1 月份,海洋气温高于 陆地,海洋上 为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即从 P 吹向 M,在地 转偏向力作用下偏 转成东南风。【答案】C

8、13如果下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解析】由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 该图是南极上空俯视图 ,根据 图中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答案】B14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 11 小时D12 月 22 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解析】甲、乙两地角速度相等;乙地 纬度低,自 转线速度大于甲地;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 6 小时左右;12 月 22 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答案】D(2009长沙 5 月)下图是北京和甲地在同一天中的昼夜状况观测记录, 据此分析并回答15

9、16 题。15这一天可能是()A春分日前后 B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C夏至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解析】根据北京 6 时 10 分日出、 18 时 20 分日落可知,北京该日的昼长有 12 小时10 分,非常接近 12 小时,故这一天很可能是在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的春、秋分日前后。【答案】A用心 爱心 专心 516甲地这天没有出现黑夜现象,最主要是因为()A太阳不落 B大气反射C大气散射 D出现极光【解析】甲地该日的昼长达 23 小时,但即使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时,其位置离地平线也不远,太阳光线通过大气的散射作用也有部分可到达地平线之上,从而使得 该地这天没有出现黑夜现象。【答案】C(2009广东茂

10、名 5 月)读下图,完成 1718 题。17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寒流,为暖流B为暖流,为寒流C均为暖流D均为寒流【解析】由流向可知, 均为由低纬流向高纬, 为暖流。【答案】C18形成当地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地形位置盛行风洋流因素A B C D【解析】图中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对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形成 热带雨林气候。【答案】D(2009山西太原 5 月)下图为“ 世界某地区局部图” ,图中虚线为不同气候类型的界线。读图, 完成 1920 题。19图中河流各河段中补给量最小的是()A B C D【解析】 河段处于热带沙漠

11、气候区,降水量最少,补给量最小。【答案】B用心 爱心 专心 620近几十年来,甲处大约有 1 000 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海水淹没的威胁,与其主要成因密切相关的是()A地壳持续下沉 B洋流和海浪的侵蚀C森林大面积破坏 D降水量减少【解析】森林破坏,全球变 暖,海平面上升 导致沿海土地面 临海水淹没的威胁。【答案】C(2009石家庄 2 月)读下图,回答 2123 题。21关于图示岛屿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西北太平洋上B位于东九区,东北太平洋上C位于赤道附近,印度洋上D位于我国东南方向,南海上【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岛屿 位于东半球,西太平洋上;东九区的中央经线是 13

12、5E,所以没有在东九区;该岛屿位于我国大陆的东南方向,但不是在南海上。【答案】A22图示岛屿最宽处约为()A8 千米 B18 千米 C 28 千米 D38 千米【解析】读图可知,该岛屿 最宽处约为 1330N 处 1/6 个经度,该地区纬度位置低,所以每个经度的距离约为 111km,故 该岛屿最宽处约为 1111/618.5 千米。【答案】B23关于图示岛屿上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径流年际变化大 B汛期短,水量小C含沙量大 D流程短,水流急【解析】读图可知,该岛屿 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小,径流年际变化小;汛期长,水量大;含沙量不一定大。该岛屿地形起伏大,河流流程短,水流

13、急。【答案】D(2008四川灾区)通过对我国骆驼遗 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2426 题。24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用心 爱心 专心 7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 B C D【解析】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 图中可以看出,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区曾有野骆驼分布,这里的植被是暖温 带落叶阔叶林。文献记载区主要在西北和内蒙古高原,其自然地理景观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答案】A25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

14、岖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野 骆驼分布逐步向西迁移,目前的野骆驼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这儿的气候更加干旱。【答案】A26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草原开垦过度放牧大量捕杀种群退化A B C D【解析】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人类的草原开垦、 过度放牧、大量捕杀致使野骆驼数量减少,生存 环境更加恶劣。【答案】A(2009杭州 2 月)锋面形成或加 强的过程叫锋生, 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 T1、T2、T3为 等温线,t 1、t2、t3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回答 2728 题。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气温梯度为 t1t 2 t3B图中的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C图中的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解析】等温线密集,说明温度梯度大。冷暖气团交界处 温差大,说明水平温度梯度大。【答案】D28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主要锋生地带的是()A四川盆地 B西北地区C东北内蒙古一带 D青藏地区【解析】东北内蒙古一带靠近冬季风源地,冷空气活动频繁, 锋生现象十分明显。【答案】C(2010浙江台州 2 月)下图为“ 甲、乙、丙三地 6 月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