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五语基默写古诗鉴赏第36练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诗3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814247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五语基默写古诗鉴赏第36练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诗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五语基默写古诗鉴赏第36练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诗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五语基默写古诗鉴赏第36练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诗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五语基默写古诗鉴赏第36练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诗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五语基默写古诗鉴赏第36练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诗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五语基默写古诗鉴赏第36练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诗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五语基默写古诗鉴赏第36练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诗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诗(3)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几辈子的。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以确定它的主人是谁

2、。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我们自顾不暇,这些读物既有精品也有糟粕,人们需要坚持“拿来主义” 。A BC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虽然中国已经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但由于某些地方对利益的渴求,依旧纵容走私“洋垃圾”等行为,有法不依。B新出台的网络支付管理规则,充分考虑了未来小电商发展的空间,不仅保护日交易额小于万元的交易,而且保护了超过百万元的大额交易。CIMF 成员国中,德国、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投票权举足轻重的国家都已经成立了人民币清算银行,意味着人民币即将纳入特别提款权稳操胜券。D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国际政治格局和各

3、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反复考量作出的决断,体现的是一代政治家的勇气、担当和创新。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_读者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_鲜为人知的科学知识。它_通俗化的语言,对那些“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进行生动活泼的诠释,让深奥的理论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对重点部分要言不烦,_不乏真知灼见,读来着实受益匪浅,这是很多类似的著作很难相媲美的亮点。这些文章,_给人以科学的教益,_给人以美的享受。 A 替 又 用 也 不仅 还B 向 而 把 却 不仅仅 而且C 为 却 以 其中 既 也D 对 / 借 的确 / 又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

4、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2)淇则有岸,_。(诗经卫风氓)(3)蟹六跪而二螯,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4)俄顷风定云墨色,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三、诗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 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 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下列各组词语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A第一、

5、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2)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答: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赵嘏宅边秋水浸苔矶 ,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桃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 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注 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秦城:长安。(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

6、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B “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 “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 “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C “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D “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山中听到的钟声,还有那青翠欲滴的山色。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答: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思二首(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

7、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1)请结合全诗,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前两句。答:(2)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 ,说说你的理解。答: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表述了诗人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开始厌倦尘俗的情绪,晚年归隐于终南山边。B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独自游山赏景的情形。 “每”即“常常” , “胜事”指山中美景。C尾联写了诗人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D这首诗没有

8、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平白如话。(2)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答案精析1B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用错对象。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使用正确。 乔迁之喜:祝贺别人搬到好的地方去住或官职高升。使用正确。安之若素:毫不在意。不合语境。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正确。自顾不暇:照顾自己都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可改为“目不暇接” 。2DA 项成分残缺,第二个分句缺少主语,应将“由于”与“某些地方”对调。B 项语序不

9、当,递进关系不合逻辑, “百万元的大额交易”应与“小于万元的交易”对调。C 项句式杂糅, “即将”与“稳操胜券”去掉其一。3C解答本题可使用排除法,其中第处是比较好判断的,根据语言习惯,第处可填“用”或“以” ,由此可排除 B、D 两项。由第处前说“对重点部分要言不烦” ,后接“不乏真知灼见”可知,是前面的言论中不乏真知灼见,因此第处应填“其中” ,排除 A 项。4(1)庄生晓梦迷蝴蝶(2)隰则有泮(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4)秋天漠漠向昏黑(5)山气日夕佳5(1)D古诗中的对仗,要考虑到词性、平仄等因素。A、B、C 三项对仗都工整,A 项中“白雪”与“清江”词性相对,色彩“白”与“清”相对

10、,名词“雪”与“江”相对。B项中“诸弟”对“一身” ,数字相对。C 项中“供多病”与“答圣朝”动宾结构相对。而 D项中“极目”与“萧条”词性不对, “极目”为动词, “萧条”为形容词,故选 D。(2)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颔联接着第二句,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颈联暗接全诗第一句,写自己年老多病、无以报国,表达无奈和郁闷之情。尾联下句直接表达对家国之事的忧虑。6(1)ADA 项“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错,诗人回忆中的故山生活是轻松闲适的。D 项解读错误, “却听疏钟忆翠微”是说听到钟声忆起了故乡

11、的山色。(2)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接成画,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从意境上看,用杨桃、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远的意境;语言上,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出了对故乡景物的记忆之深。7(1)以乐景衬哀情,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桃花繁盛、李花飘香的生机盎然的春景,反衬出诗人的深愁苦恨。(2)不是直接抒发愁情,而是运用拟人手法曲折、含蓄地表达愁思。不说自己愁重,而怨东风冷漠不为己遣愁;不说自己“恨长” ,却反过来怨春日惹恨。8(1)C尾联是说诗人在山中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自己忘了归期。(2)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以山水为乐,从容淡泊的情感。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写出了隐居山林所见景色的安逸与美好。突出了诗人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心境,表现了诗人恬淡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