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课 力与物体的平衡课件(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1363623 上传时间:2021-05-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课 力与物体的平衡课件(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金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课 力与物体的平衡课件(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金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课 力与物体的平衡课件(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金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课 力与物体的平衡课件(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金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课 力与物体的平衡课件(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课 力与物体的平衡课件(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学案】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课 力与物体的平衡课件(通用)(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物理 随堂讲义第一部分专题复习 专题一力 与 运 动 第1课力与物体的平衡,栏目链接,J 考 点 简 析,本课为高考热点,原因有三:一是物体的平衡状态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二是涉及诸多性质的力的概念的理解,三是力的关系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是物理基本素养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物理题量少,知识点考查更细、更全面,这部分知识自然要与牛顿定律、功和能、电磁学等内容综合考查,高考单纯考查本课的题型则以单选为主,难度中等,栏目链接,栏目链接,Z 知 识构 建,栏目链接,栏目链接,考点一各性质力的理解(见下表),K 考 点精 辟解 析,栏目链接,(续上表),K 考 点精 辟解 析,栏目链接,

2、(续上表),K 考 点精 辟解 析,栏目链接,考点二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1选择研究对象 如果是单独一个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则抓住这个物体来研究;如果是两个物体连接在一起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要看所求的力在何处,若不是这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可采取整体法,若是这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则采取隔离法,K 考 点精 辟解 析,栏目链接,2做好受力分析 (1)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洛伦兹力(或安培力)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防止漏力;找施力物体,防止添力 (2)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对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等力进行受力分析,K 考 点精 辟解 析,栏目链接,3利用平衡条件分析各力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

3、或方程组) (1)三个力以内物体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三角形法:一个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三个力的大小构成一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或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解,K 考 点精 辟解 析,栏目链接,(2)四个力及以上物体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正交分解法:把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x、y)轴上,再分别在这两个坐标轴上运用平衡条件解答即Fx0,Fy0. 4解方程(或方程组),求结果(有时要检验),K 考 点精 辟解 析,栏目链接,栏目链接,题型一物体的受力分析(A层次),例1 2014湛江模拟)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使物体静止于倾角为的固定

4、斜面上,则()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下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C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为零,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由于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故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存在多种可能,故A、B、C错误当Fmgsin 时,摩擦力为零,故D正确,D,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方法点拨: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分析受力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

5、的作用 (3)画受力示意图边分析边将力一一画在受力物体上,准确标出力的方向,标明各力的符号 (4)验证受力合理性检查每个力能否找到施力物体,防止漏力、添力、画错力,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变式训练,1(双选)如图,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 AP向下滑动 BP静止不动 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BD,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题型二物体的受力平衡问题(A层次),K 考 题专 项训 练,B,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2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

6、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变式训练,C,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题型三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B层次),例3 2014潍坊二模)(双选)重为G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竖直向上的较小的力F作用在连接两球轻绳的中点,绳间的夹角60,如图所示缓慢增大F,到两球刚要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根绳子的拉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球的支持

7、力变小 C球刚要开始运动时,地面对球没有支持力 D球刚要开始运动时,球受到的摩擦力最大,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BD,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方法点拨: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灵活运用 (1)整体法: 选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用整体法解题一般较简单,但整体法不能求内力 运用整体法分析问题时,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应相同 (2)隔离法: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隔离法不仅能求出其他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而且还能求出整体内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3)注意问题: 实际问题通常需要交叉应用隔离法与整体

8、法才能求解 对两个以上的物体叠加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先从受力最简单的物体入手,采用隔离法进行分析,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变式应用,3(2014惠州模拟)(双选)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叠放着物体m,m和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面关于M、m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m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M受到m对它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地面对M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地面对M没有摩擦力,AD,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题型四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动态平衡(B层次),例4 2014广州模拟)如图所示是给墙壁刷涂料

9、用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撑竿的重力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设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1,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F2,则() AF1增大,F2减小 BF1增大,F2增大 CF1减小,F2减小 DF1减小,F2增大,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BD,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方法点拨:平衡问题的分析技巧 对于平衡类问题,应当首先分清是静态平衡还是动态平衡问题 (1)对于静态平衡问题,应当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解方程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10、 (2)对于动态平衡问题,结合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 如果物体所受的力较少,可以采用合成的方法,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动态平衡,若其中的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外两个力的方向都发生变化,可以用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求解 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并且还有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此时可用图解法分析,即可以通过画出多个平行四边形来分析力的变化 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可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列方程求解,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变式应用,4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

11、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B,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注:本书在“考题专项训练”与“课时过关”中,所列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的程度,用字母A、B标出A、B两个层次的含义如下: A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能再认识或回忆,能识别、辨认相关事实或证据,看懂A层次的例题,答好A层次的试题 B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含义,对概念和规律的不同表达形式有清楚的认识;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在一些具体问题中进行简单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A、B两个层次,是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要求,其中较高层次的要求中包括了较低层次的要求,K 考 题专 项训 练,栏目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