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作文文档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81356830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作文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然作文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然作文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然作文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然作文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作文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作文文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然作文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构建以人为本,以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为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参与、创意表达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为目的作文教学新观念、新策略。简言之,写作是每一个人终身必不可少的能力,作文教学应该站在这个高度来进行。正是基于对新课程理念关于作文教学目标的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2006年,作为中语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自然作文应运而生了。随后,我们同时在小学和初中的教学一线进入实质性的研究与实验,成果颇丰。一、什么是“自然作文”?摒弃过分的技法和套路,以国学经典为切入口,以熏陶、积累、感悟、沉淀、内化、生发为

2、潜在目标,以学会思想、发展情感为核心目标,通过高强度的背诵和朗读、发散性的情景想象、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规律性的总结提炼,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自然而真实的生活,用心去感悟自然而真实的人生,健康地做人,自然地作文,这就是自然作文。二、“自然作文”的提出有哪些依据?中国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一千四百多年前就指出:“那些无知的物体都有丰富的文采,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怎么能没有文章呢?”并且鲜明地提出“文章源于自然之道”的论断。(文心雕龙.原道刘勰)台湾自然写作是当代台湾文坛上一种新兴的文类,是台湾在面对生态问题时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文学创作现象。这一文类萌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

3、到九十年代就呈现出相对繁荣的局面,至今已发展成为台湾文坛上重要的一脉,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家作品。不管是从生态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的角度,当代台湾自然写作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自然作文”的提出是符合写作规律的:通过潜在的“熏陶、积累、感悟、沉淀、内化、生发”六个分目标,来实现 “学会思想,发展情感,健康做人,自然作文”的核心目标。“自然作文”的提出是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构建以人为本,以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为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参与、创意表达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为目的。和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理念不谋而合的。“自然作文”的提出和语文教育的权威机构对作文教学的认识是

4、基于一致的:三套已通过国家级评审的新课标语文教科书(人教版、语社版、苏教版),还包括现已通过教育部评审并投入使用的鄂教版,都在按作文教学的本质追求实事求是的作文教学。“自然作文”的提出是直接针对现今作文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三、“自然作文”的核心教学理念是什么?1、注重培养作文主体冲动-思想和情感的自然流露;2、尊重作文客观规律;3、杜绝在操作层面上的简单训练;4、主张范文经典化;5、倡导自然作文就是最大的创新;6、积学深思才是激发灵感的源泉;7、一朝一夕是结不出果实来的,一课一讲是学不会作文的。学会写作文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8、学会思想,发展情感,健康做人,自然作文才是作文的本质所在;9

5、、培养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10、实现熏陶、积累、感悟、沉淀、内化、生发六个分目标的有效途径。四、“自然作文”能解决哪些问题?不是简单的表面上投机取巧的寻找所谓的作文“捷径”,而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会写作文的问题。端正写作文的态度:作文是一个人关注自然、人生、社会的责任和程度,不是肤浅苍白的应付差事。修正写作文的认识:作文不是应付考试的一种技巧而是一个人终身必备的一种能力。形成写作文良好的习惯:学会思想,发展情感,健康做人,自然作文。树立正确的方法:作文是鲜活生命的个性表达,不是生搬硬套的机械化作业;作文是自然情感的愿意宣泄,不是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作文没有通用的模式和技巧,也不存

6、在什么“秘笈”“速成”和“宝典”,学会写作文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熏陶、积累、感悟、沉淀、内化、生发。五、“自然作文”内容“自然作文”的教材营养来源于国学经典,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修身养性”领略先贤的处世智慧、做人品格,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意趣,引导学生健康地做人,自然地作文。“腹有诗书”咀嚼传统,解读我们身上所携带的文化基因,获得继续前行的智慧力量。 “学会思想,发展情感”把写作知识用最亲近最自然最朴素的语言和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想,让学生的情感不断地丰富,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学生的智慧会光芒四射,灵气能呼之即出。“感受名作”走进文学大师的心灵,感受博大精深

7、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获得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自然与精神的种种营养。“成语天地”小成语,大作用,它是中华文库中的瑰宝,我们可以从中领会中国文化的魅力,受到启发,得到暗示。“作文训练”强调作文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技能,是关注自然、人生、社会的责任和程度,是鲜活生命的个性表达,是自然情感的原意宣泄,是道德情操的真实再现,是语文素养的集中展示。六、“自然作文”的教学方式是怎样的?“自然作文”采取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互动的形式。紧紧扣住“精讲,美读,巧背,勤写”这几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语文知识。1、高强度的背诵和朗读:既是熏陶,更是积累。这是每节课必须贯穿的硬性教学环节,

8、也是基础性教学环节。这里是我们精选的大量经典古语古诗古词,各个时代的经典散文,还有大量现当代经典诗歌。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仅仅唐诗与宋词是中国的精髓文化,所有的国学经典都是作文的最好教材,当我们引导学生对这些国学经典熟悉到一定程度,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自然地在作文过程中进行模仿、转化、借用、引申,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自然地汲取思想和精神养分,有了这种熏陶和积累,学生的作文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发散性的情景想象:妨碍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善于从教学和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情景想象能激发学生创新读书和写作欲望,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

9、空间与契机,让他们也有机会“异想天开”,心驰神往。大家要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文和语言,就是成年人也不一定能理解的非常透彻完全准确,那是需要我们用一生的知识、智慧、阅历来品味的,不然就不能称其为名作了。这个时候,我们主张淡化标准,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情景想象。 3、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主张语文学习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这种主张对于摆脱长期以来程式化阅读的弊端,使阅读回归真实,走向科学将产生良好的影响。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是文学作品本身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决定的。同时,阅读者个性的性格、学养、阅历等又是千差万别的,对同一可能会产生的不同联想想象、不同感悟,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多年来,

10、由于多种原因,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被特定的社会观念束缚,课本、教参、教师、专家对作品的解读走向了单一化、概念化、同一化的死胡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形象、甚至艺术鉴赏的多样性丰富性的认识,发挥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特的、个性的、有价值的理解,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不无裨益的。4、规律性的总结提炼:学生对古诗古词古语的学习的确有一定难度。一是毕竟是古代的语言,所隔年代久了,一些表达习惯变化了,比如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等;二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有难度;三是一些写作背景不了解,诗文的主旨、作者的情感理解有难度。有难度并不等于学不了。我们所选内容,都是千百年来广为流

11、传的历代公认的名作,一方面通过学习弥补学生在认知、知识、阅历、审美等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对学生不做过高教学目标的要求,比如有些古诗古词只要求学生能背下来,哪怕是学生朦朦胧胧的感受一点的美和好就行了,并不做理解上的要求;有些古语只要求学生读翻译,能明白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这一点点美和好,也许是意境上的,也许是主旨上的,也许是结构上的,也许是表达上的,也许是修辞,也许是一句话一个字,等等等等,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那一点点美和好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能在自己写作文过程中生发出来,这才是我们教学要实现的核心目标。七、 “自然作文”教学环节怎样安排?三读三背三写:一读:读出文章的“意”来,搞

12、清生字生词的读音、写法和在文中的含义,读懂文章的主旨;二读:读出文章的“好”来,特别是读出文章“好”在什么地方(每个学生能读出二到三点即可);三读:读出文章的“美”来,特别是读出文章“美”在什么地方(每个学生能读出两到三点即可)。一背:囫囵吞枣地背,要求速度快(背诵方法是老师指导的重点);二背:声情并茂地背,要求有感情地背(朗读技巧是教师指导的重点);三背:巩固性地背,要求一气呵成(强调“熟”,能牢牢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主要在下一单元课时的第一节课进行)。一写:听写和默写(这个环节一定不能少,老师重点督促人人过关);二写:作文训练(少讲方法和技巧,多让学生自己去写;少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多让学生自主命题;少为学生确定主题,多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去挖掘主题)。三写:读书笔记。(要和家长共同督促学生坚持不懈的完成,主要培养学生好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八、“自然作文”的教材怎么处理?课内必背与课外必背相结合课内精读与课外泛读相结合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课外作业与课内检查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