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81326666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聪明的使者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起因:使者求婚比赛智慧巧分马驹会观察聪明的使者经过:智辨根梢会学习蚂蚁穿线会思考结果:成功求婚一、师:同学们,老师带你们认识几位历史人物。课件出示人物头像,串词引导复习事情的起因.(文成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大臣禄东赞(板书:求婚))这位大臣其貌不扬,千百年来,人们却称他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生质疑.为什么说他是聪明的使者?他为什么那么聪明?那好,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请同学们根据你们导学案的提示,完成预习准备指名汇报第二题。面对这些使臣唐朝皇帝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板书比赛智慧)让我们穿越时空遂道,来到一千多年前的比赛现场,看看题目有多

2、难,禄东赞的方法有多好.二、比赛现场就设在课文的2。3。4自然段。我们就深入课文,根据学案的提示去研究研究。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学习。汇报第一个故事(生汇报时上台板书故事的标题)师:皇帝让使者们,(板书分马驹)。把你感受的难读出来,抓词语“一百匹”数量多;“生的”,难度大。方法的好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得?“分开关,隔一夜,一匹匹放”。禄东赞的方法一定不会出错,你从哪句能看出来?“马驹见到自己的妈妈来了,急忙扑上去吃奶。”禄东赞能答对这道题,在于他会(板书会观察)。禄东赞的办法真是巧妙(板书巧).巧分马驹可以当作这个故事的小标题.小标题可以是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你还有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吗?有不是

3、选这个故事的吗?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你们的答案?第二个故事师:认根梢,方法基本同上。皇帝出题让使者们(板书,辨根梢)从哪里你感受到这个问题的难?“一样大小”“一样光滑”“根”“梢”。交流禄东赞的方法方法多简单呀!真那么简单吗?齐读勾画的语句。学生提问,“为什么那下沉的一头是根,浮着的一头是梢。”科学知识:植物的生长特点,靠近树根部密度大些,重些;靠近树梢部密度小些,轻些。水的浮力知识:同样大小的东西,重的在水中会沉,轻的在水中会浮。其它的使者知道这些科学知识吗?都无计可施,第二个题比第一个题(难),禄东赞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确实是一位(聪明)的使者,连皇帝都连连点头呢。禄东赞的聪

4、明是因为他(会学习)。禄东赞用把木棍放入池中的办法,辨别出了木棍的根与梢。”D,交流,你还有什么不同的办法解答这个题?第三个故事请选择第三个小故事的同学举手。你们一定有些迫不及待了吧,谁第一个来交流。其它同学注意听,然后补充。皇帝让使者们做什么?(板书穿洞眼).读出难,“丝线”“很小”“弯弯曲曲”。“蚂蚁扭动着腰肢,努力地向前面爬去。”重点理解“扭动”,可以看出蚂蚁行动的艰难,这题目是多么的难。“努力”,是风和蜜糖起的作用。如此难的题,用老方法行吗?题可是难上加难了。别的使者(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禄东赞却能在着急中冷静下来(思考)(让回答的学生上台板书“会思考”),巧借蚂蚁和蜂蜜,创新方法,

5、把线穿过玉石眼,他确实是个(聪明的使者。)E,交流,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解答这个难题?三、师:面对唐朝皇帝一个又一个难题时,其余的使臣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无能为力,禄东赞却显得是那样胸有成竹,结果怎样呢?请看到课文第五自然段。(板书成功求婚,完成使命)禄东赞完成使命,还可以说完成什么?我们换个词语代替(任务)。这两个词是否意思一样呢?(课件出示选择题)请同学回答四、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完成学案上的第四题。指名汇报同学们,我们在写一件事的时候,也要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写具体事情的经过,简要写写事情的结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清楚明白.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现在请看着板书,总结禄东赞的聪明。谁来看着板书说说,禄东赞为什么能成功求婚?所以,我们说禄东赞是一个(聪明的使者)同学们,只要你们也做到,在生活中做个爱观察的有心人,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在紧急关头沉着冷静,急中生智,智慧的大门将永远为你们敞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