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教学建议及设计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81326583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的女儿》教学建议及设计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的女儿》教学建议及设计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的女儿》教学建议及设计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的女儿》教学建议及设计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的女儿》教学建议及设计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的女儿》教学建议及设计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的女儿》教学建议及设计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的女儿教学建议及设计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教材说明解题课题有很强的诱惑力,能让读者产生许多疑问和联想。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全名汉斯8226;克利斯安8226;安徒生,19世纪丹麦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著名的童话作家。1805年生于丹麦中部奥登塞镇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受父亲所讲的故事和民间口头文学的影响,他自幼就酷爱文学。为追求艺术,他14岁来到首都哥本哈根,先在皇家剧院当杂役,后在几位艺术家的帮助下,入中学、大学学习。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展露才华,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早期写诗歌和剧本,1835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世界声誉。1875年8月4日因

2、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安徒生30岁开始写童话,写了43年童话,共168篇。海的女儿与皇帝的新装都是同一年写成,发表在1837年出版的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里。故事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丹麦人把海的女儿中的同名主人公铸成铜像,竖立在首都哥本哈根的入口处,作为他们国家的象征。结构分析海的女儿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海的第6个女儿向往人类世界,渴望得到英俊王子爱情的动人故事。故事热情地赞扬小人鱼善良、有理想、有抱负的品德,歌颂她不怕打击和挫折,为追求美好而纯真的理想,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的高尚情操。本文共26个自然段,按情节划分,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故事的序幕,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憧憬人间的小

3、人鱼。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写小人鱼救出王子并爱上王子。第三部分(第1220自然段),故事的发展,写小人鱼为获得王子的爱情而忍痛服药变成人形。第四部分(第2124自然段),故事的高潮,写小人鱼爱情失败,又不愿加害王子。第五部分(第25自然段),故事的结局,写小人鱼化成泡沫。第六部分(第26自然段),故事的尾声,写小人鱼已超生到精灵的世界。语意理解“小人鱼的奶奶给她讲了许多故事,最使她向往的是陆地上的情景:花儿能散发出香气,森林是绿色的,而且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得那么好听。”奶奶讲的故事,在小人鱼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使她深深地爱上了人间世界。关于陆地上的情景,是她依

4、奶奶讲的故事情节而产生的想象。她的想象很有层次:“花儿能散发出香气”这是从嗅觉上想象;“森林是绿色的”这是从视觉上想象;“鱼儿会唱得那么好听”这是从听觉上想象。从三个维度上去想象,这个想象就是立体的画面了,让人感到那么美好、清新、秀丽。这对于幼小的小人鱼来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这是她后来爱情悲剧的心理基础。“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是指林间的小鸟。“接下来的好多个日子,小人鱼一次次浮出水面,向她曾经放下王子的那个地方游去。小人鱼在沙滩上看到附近花园里的果子熟了,被摘下来了;她看到高山顶上的掩化了;但是她却没有看到那个王子。” 这两句话写小人鱼爱上了王子。第1句是写她找王子的次数之多,她希望能在救

5、王子的那个地方见到她心爱的人。王子在那里遇难、获救,那个地方就是他难忘的地方,他就可能再度光顾那个地方。第2句写她找王子的时间之长,果子熟了,雪化了,表明一年过去了。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小人鱼爱王子的心十分强烈,盼见之心特别急切。这也是她爱情悲剧的又一个心理基础。“小人鱼知道了这个消息后,觉得她的心在碎裂。她知道王子结婚后,自己就会变成泡沫。为了王子,她离开了她的家庭,她交出了她美丽的声音,她每天忍受着巨大的苦痛,然而王子却一点儿也不知道。”这3句话写小人鱼极度的伤心和委屈,是先果后因的关系。第1句写果,“心在碎裂”,极言伤心和委屈。后两句写因,历数了小人鱼的巨大牺牲:离家,变哑,承受由鱼变人的

6、肉体痛苦,还可能化为泡沫。其实她可以设法让王子知道,那样她的理想就会实现。她所以选择沉默,是她不想伤害另一个正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女人。这是她高尚之所在:她愿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他人的幸福美满。“小人鱼掀开紫色的帷幕,看到那位美丽的新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小人鱼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然后跳到了海里,她觉得她的身体在一点点融化成为泡沫”小人鱼轰轰烈烈的爱情以悲剧告终。作者在这里精细地刻画了小人鱼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在太阳出来前,她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杀死王子,用他的血复活自己,再享海中生活的荣华富贵;要么自己死,变成泡沫。文章写她下决心前有两看:一看新娘,这是夺走她幸福的女人;二看王子,这是会给她幸

7、福的男人。此刻他们都那么安详、幸福,她实在不忍破坏这一切。“刀子在小人鱼的手里抖动着”,是内心激烈斗争使然,是生命抉择时的情感使然。最后,善良和崇高让她选择自己化成泡沫。“刀子沉下去好像有许多血滴溅出了水面”是说,她知道不杀王子就是在自杀,看不到王子流血,看到的只能是自己流血。“最后模糊地看了王子一眼”,显然她流泪了,这是她向自己深爱的人永别,是向自己的生命永别。“此刻,大海上升起了一轮红日,阳光柔和而温暖地照在这些泡沫上,小人鱼看到光明,看到海上飞翔的小鸟、船上的白帆和天空的云朵,而且觉得自己正渐渐地从泡沫中升起来。”作者倡导善良、纯真,希望人都能为理想、抱负而奋斗,不怕打击、挫折,甘于自我

8、牺牲。他也和人们一样,不愿意让“好人”没好报。于是,在这里作者采用浪漫主义写法,让小人鱼飞升上天,看到美好的人间,在光明、温暖和幸福中得到永生。这个结尾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一样,让主人公到另一个美好的世界去。写作特点1作者展开了丰富而活泼的想象,他将海人格化,并精心构思情节,描绘出生活中悠远的意境以及人物美好的心灵。2想象合理,有生活基础。海的女儿尽管情节离奇莫测,但却不是脱离生活的胡思乱想。小人鱼对人间美景的向往,同生活中的儿童向往新奇和美丽一样;小人鱼对王子的暗恋,和生活中初恋少女的心理和行为一样。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挖掘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

9、她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执著的追求。3认识1个生字,积累课文中的词语。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执著的追求。教学准备搜集关于安徒生童话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阅读建议1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应该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2这篇童话脍炙人口,故事内容易读懂,但其间蕴涵的深刻道理是值得深入理解和回味的,所以在放手让学生读懂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从故事的结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3指导过程。(1)以“安徒生的童话”为话题交流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在读中认识生字,并给生字所在的词语画上记号。在认读生字新词的基础

10、上,读通课文,把课文读流利。(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海的女儿小人鱼追求的幸福是什么?在她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都承受了哪些痛苦?最后的结局怎样?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时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4)再读课文,将描写小人鱼承受的痛苦的句子画下来,挖掘小人鱼当时的内心活动,感受小人鱼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的执著追求。(5)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从故事的结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4积累内化。(1)选读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段落。(2)摘抄课文的优美词句。5拓展活动。(1)续写故事。(2)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相关资料)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奥登塞的贫民区。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话,写大海的小女儿一心变成人与王子相爱却不得的悲剧。1912年,丹麦著名雕刻家埃德华8226;埃里克森据此雕铸“美人鱼”铜像,安放在首都哥本哈根朗厄里尼海滨公园海边岩石之上,成为丹麦国家的标志。这个下身为鱼的少女与人体大小相似,她披着美丽的长发,含着深情的双眸,终日凝视大海,沉思遐想,仿佛在等待她的王子远航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