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验(1.2.5单元)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81288350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验(1.2.5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验(1.2.5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验(1.2.5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验(1.2.5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验(1.2.5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验(1.2.5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验(1.2.5单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i) 不逊(xn) 解剖(fu) 抑扬顿挫(y)B.描摹(m) 侮辱(w) 发愣(lng) 深恶痛疾()C.禁锢(g) 犀利(x) 闪烁(shu) 广袤无垠(mo)D.彷徨(fng) 鞭挞(t) 胆怯(qu) 长吁短叹(x)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B、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C、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4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东西。()水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训练稀罕唤起支配、经验奇怪唤醒掌握 、训练稀罕唤醒支配、经验奇妙唤起支取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禁粗制滥造的伪劣商品流入市场。B他千里迢迢慕名

3、而来,就是期盼得到教授的指导。C他无意间谱了一首曲,没想到歪打正着,居然得奖了。D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6默写(8分)(1)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3)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_,千里共婵娟。(4)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5)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前不见古人,_。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7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_,主要讲述潜艇的故事。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8、根据

4、语境,补出丙同学未说完的话。(2分)放学路上,甲、乙、丙三同学就课业负担减轻的话题展开讨论。甲说:“现在的作业少了,时间多了,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看课外书啰!”乙说:“时间多了难道只是给你看课外书的?学生嘛,还是应该看课本!”丙说:“你们说的都太片面,我认为_。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8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

5、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9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_。(2分)10“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表达出作者_的情感。(2分)11“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2分)12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2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0分)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每天天

6、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侯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我母亲管束我最

7、严,她是慈爱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

8、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庆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13段主要从哪两个角度写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2分14、为什么母亲重罚我时却“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2分)15“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中“慈母”和“严父”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16、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 披衣坐起。我

9、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怎样评价母亲的教子方法?请你根据文段发表你自己的看法(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6分)轻点关门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

10、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

11、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 A(感恩、感谢、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 B(感叹、感慨、感激):“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我想:生活就是这样, 。17、第、段横线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是A B (

12、2分)18、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答:第一次: 第二次: 19 文章第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 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题。(8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0解释加粗字。(2分)1)腰白玉之环腰:_。(2)媵人持汤沃灌汤:_。21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两个通假字,指出其本字及解释。(2分)(1)_通_,解释:_。(2)_通_,解释:_。22翻译文言句子。(2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_。23概括本段文字的思想内容:_。(2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0-32题。人有从学者,遇(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 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注释从:跟随。 苦:苦恼。 渴:迫切地。 或: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