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模拟测验)2-古诗两首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81288191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模拟测验)2-古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模拟测验)2-古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模拟测验)2-古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模拟测验)2-古诗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模拟测验)2-古诗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模拟测验)2-古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模拟测验)2-古诗两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古诗两首草1.会认2个生字,会写3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简单表达古诗的大概意思;能背诵课文。4.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懂得要像小草一样的不怕困难,顽强不屈。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2.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课件一课时 一、导课阶段,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课中刚刚讲到找春天,而且我们大家也都各自找了一下春天,我发现啊,大家找到的春天都不一样,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在古代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叫白居易,他也找到了春天,并且作了一首诗草(出示课件),现在就让老师

2、带大家到唐朝,看看白居易找到的春天的草是怎么样的!(PPT播放配乐诗朗诵)二、讲授新课1初读课文,注意字词发音。好了,现在大家把语文课本翻到第5页。我们刚才已经听了配乐诗朗读,那现在我想要听听我们的小朋友能读得怎么样?所以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诗,但老师有个要求:在朗读时,借助课文的注音,自学生字,争取把诗读得既正确又通顺。等一下老师会叫几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看谁读得更好。好,开始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大家朗读的时候,老师也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大家,大家读得都很棒。这样吧,我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下,大家都来当一回小老师,看看这位同学有没有什么字发音不太标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3、)(请三到四位学生朗读,学生在读音上可能犯的错误有平、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混淆。并请其他学生来纠正其发音上的错误。)看来同学们都读得不错,学得也很好,刚才有同学已经指出了第二句诗中的“岁”是平舌音,“荣”是翘舌音(出示课件),确切地说“荣”在发音的时候我们的舌头是向上卷起来的。下面大家跟老师来读一遍,要注意老师是怎么发音的。“岁”(领读),“岁”(学生跟读),“荣”领读),“荣”学生跟读)。 大家读得很好,“烧”这个字是怎么读的呢?(课件)(请同学回答)这个字读sho,是翘舌音,“吹”(黑板板书),这个字也是翘舌音,读chu(黑板板书),下面这两个字的读音大家也跟着老师来读两遍,“烧”(领读

4、),“烧”(学生跟读),“吹”(领读),“吹”(学生跟读)(重复三遍)不过最后在这里老师还要强调一下“野火烧不尽”的“尽”是前鼻音,而“春风吹又生”的“生”是后鼻音。好了,那么现在我们大家就来一起读一下这首古诗,要注意刚才我们提出的发音注意点。(学生齐读古诗)很好!很好!大家果然很厉害!但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第二句中有两个“一”,它们是怎么发音的呀?老师有点不明白了,有谁愿意告诉我呢?(明确两个“一”的读音,两个“一”的发音是不同的,前一个读y,是阳平,也就是第二声,而后一个读y,是去声,也就是第四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朗诵。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诗中的生字,那现在我们就要自己来朗读一下了。我

5、请同学们一位一位地来朗读,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准确、比较有感情,比较有特色。(请五到六位学生朗读课文)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下面我们大家来一起把这首古诗读一遍,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读。(全班齐读)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我们大家首先来看一下,然后再联系古诗,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首古诗的内容是什么,白居易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草的情景呢?(出示课件图片)大家可以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和有关的参考资料,试着说一说诗的意思。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解决不了的话等一下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忙。听明白了吗?开始吧!(学生讨论)既然已经解决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那我们就要来讲讲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图了。老师

6、在把刚才的几幅图再放一遍,大家开动脑筋,等一下我请同学回答。(播放PPT,并请学生分别讲一下这四句诗的大概意思。然后请学生做总结。)(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大家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是的,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要赞美草的这种精神。那同

7、学们说我们要不要学习小草的这种精神呢?(学生回答“要”)很好,我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那我们最后再来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一下这首诗。(学生朗读)很好,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诗的大意,虽然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但我更想知道大家是怎么来理解这首诗的,大家可以讲讲这首诗或是你刚才读诗时想到的。(请学生回答、交流思想)3练习背诵,完成练习。很好!老师听出大家不同的想法了!有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了小草的坚强的生命力,有的同学赞美了小草,也有同学说要学习草的这种顽强的精神!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朗读训练:分男、女同学读个人读一全班齐读跟着音乐读)(好!)4学习

8、生字,指导书写。游戏做完了,我们又要开动脑筋了,大家来看PPT,看哪位小朋友能够站起来告诉我空格上应该填什么,而且发音要准确喔!(请部分学生背诵古诗)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会了,那诗中的生字我们也都认识了,会写了吗?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看PPT。(利用PPT出示生字)这些字该怎么写呢?大家认为这些字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呢?我们来讨论一下吧,四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好方法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等会儿我们再请同学到讲台前来介绍自己组的方法,这样好不好啊?(学生讨论,增强对书写汉字的认识。然后请学生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集思广益。)大家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呢,有些老师都还没有想到呢。大家都

9、已经想出了那么多的好方法,那现在大家在自己的田字本上写写看,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换看一下,比比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最好。三、总结新课我们今天学习了草这首诗,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四、延伸拓展1阅读课本第7页的“我知道。”2关于白居易的小故事。白居易远赴京城投靠一位朝中大臣,献上一首诗,并告之名字叫白居易,大臣一听则说:京城居之不易。又读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不觉叫好,好一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凭这首诗,京城居之易矣。从此“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

10、成为了千古名句流传下来。五、布置作业我们已经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今天大家回家之后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描写春天的成语,明天上课的时候我们大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语,比比看谁找得又多又好。在新课标教材中,草这首诗被安排在语文二年级下册,对二年级下的学生来说,这首诗还是较简单的,教学过程的主要重心是放在理解和朗读这一部分,所以我将教学重点主要是放在了这一部分。但我同时也十分注意学生在字、词发音上的问题,毕竟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准确地说普通话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第一课是找春天,于是我就借用“找春天”为话题来导课,引出“草”,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集中了学

11、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那些草的图片也给课堂增加了美感。“教学的艺术在于唤醒、诱导和激励。”在教学中,我遵循二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同学互相讨论来得出结论、认识。在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时也注意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 宿徐市徐公店1.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古诗所描绘的情景。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

12、美好感情。领悟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情景。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PPT。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PPT)你们听,春姑娘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轻轻地拂过我们的脸庞,带来了清新,掠过那枝头,增添了新绿,她又把纤手一挥,装扮了五彩世界,渐渐地,她已来到了我们身旁,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妖媚与生机。2“美丽”似乎成了春天的代名词,所以历代诗人都把对春天的喜爱化作了一首首诗篇,你记得哪几首有关春天的古诗?学生交流:咏柳江南春游园不值3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宿新市徐公店二、解题。1解题。谁来读一下课题?从

13、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宿:住宿。新市:地名。今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公”是对年长人的尊称。 (3)读了题目,你觉得缺了什么?(主人公) 2介绍作者。 杨万里,南宋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三、初读课文1出示全文,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来到乡间感受春的气息。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指名读诗并正音。llu篱落3听听别人又是如何吟诵此诗的。(听录音)4让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朗读此诗。(齐读)四、精读感悟1学法指导:我们

14、平时学习古诗经常用什么方法?2像写景的古诗我们一般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来学。3请大家自己图文对照想想诗中所表现的情与景,然后同桌相互交流。4交流:诗人漫步田间,看到了什么景象?学习第一、二句:交流诗意。“篱落疏疏”就是疏疏落落的篱笆。“小路”是诗中哪个字?(“径”:“曲径通幽”就是诗中“一径深”所描绘的意境。)“一径深”:蜿蜒的小路静静地、幽幽地向远方延伸。“未成阴”:“未”就是没有,树头的花儿落了,树叶还没长得很茂密,“未成阴”就是没有形成树阴。(点明时间:暮春)谁能再为我们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其余同学想想这幅画面让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稀疏的篱笆,枝头的新绿,小路静静地、幽幽地伸向远方

15、,一切都显得那么幽静。板书:幽静(深远) 谁能把作者的所见所感读好?让我们也走进这幽深的春景中,与诗人一起陶醉。(齐读)学习第三、四句:导入,正当诗人为眼前的春景陶醉时,什么又引起了诗人的兴趣?交流诗意。你能体会儿童当时的心情吗?从哪里体会到的?快乐(追,嬉戏);着急(急走,快跑);失望、沮丧(无处寻)当诗人看到眼前儿童追蝶的情景,他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童趣(喜爱、回忆)谁能把这充满童趣的画面及诗人的喜爱之情读好?(指名读、齐读) 5配乐朗读 我们读诗,往往要透过文字的表面意思感悟诗人的情感,诗的意境,让我们再次用心领悟诗人对幽静的春景,充满童趣的追蝶画面的喜爱之情。(指名读,齐读)6谁已经把此情此景记在了心里?(指名背,齐背)7自由讲诗意,老师归纳。(稀疏的篱笆旁边一条小路长长地伸向远方,树上的花落了,树叶还未长茂盛,没有形成树阴。儿童匆匆忙忙地追赶黄蝶,黄蝶飞入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五、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