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述题总结大全(总21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81270793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论述题总结大全(总2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毛概论述题总结大全(总2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毛概论述题总结大全(总2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毛概论述题总结大全(总2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毛概论述题总结大全(总2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论述题总结大全(总2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论述题总结大全(总21页)(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7最新毛概论述题1、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回答的基本问题?【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邓:什么是社

2、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科: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么实现科学发展、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毛:【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邓:【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3、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三:【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4、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4、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邓:【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他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

5、社会主义的认识 【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代笔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5、 邓小平是如何重新确立和发展实事求是发展路线的?实事求是发展路线的【偏离】: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的偏离【开始恢复】1976年10月份粉碎“四人帮”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造成的严重局势【提倡】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倡导实事求是【强调】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

6、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重新确立】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展】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生机的法宝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6、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如何理解】(1)实事求是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

7、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实事求是也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8、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

8、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9、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0、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

9、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1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 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内容及科学含义:【内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科学内涵】(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2)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

10、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13、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科学决断?(1)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2)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科学内涵】(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基本特征】十三大:(1)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

11、的阶段;(2)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3)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4)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5)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十五大:(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

12、)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13、阶段。(15、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的新概括:)十七大:(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

14、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1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基本纲领】(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