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必修3(湖南专用)(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1215004 上传时间:2021-04-2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必修3(湖南专用)(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必修3(湖南专用)(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必修3(湖南专用)(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必修3(湖南专用)(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必修3(湖南专用)(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必修3(湖南专用)(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必修3(湖南专用)(通用)(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 文化生活,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点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古文明之中,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从没间断的文明。在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衰落、消亡和融和的过程中,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发明于几千年前的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为中华各民族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我国历史上所编撰史书典籍,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例1】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 B C D,方法】本题采用排除法即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是“直接”转化,故项错误,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的。中华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

3、深,中华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质。它体现在三个方面: (1)独特性: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古代科学技术等显示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民族性: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

4、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例2】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

5、”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展示, 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方法】试题取材社会热点,通过再现某校高二(1)班的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过程,巧妙地将上海世博、世博安徽以及低碳理念和低碳经济等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本设问考查考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生要从甲同学的发言中概括出“历史悠久、一脉相承”,说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概括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概括出“各种文化和谐相处”,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答案】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

6、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3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包容性的作用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虽历经磨难,但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

7、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而是以非凡的包容性来丰富和完善自己。 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互相驳难,却又互相吸收,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体现了总揽百家的思想。“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易传系辞下)正反映了先秦百家学说互相包容的历史事实,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中华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不仅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精华而日臻博大,而且还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

8、优秀文化。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佛)、道三者长期并存,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包容性的历史事实,例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 B C D,方法】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及中华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故的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说法错误;的说法正确地反映了题意,观点】中华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因而对中华文化没有认同感

9、和归属感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2)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中华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的意识,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中国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历史。 (3)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早在西周时期,中华先民就具有文化心理的自我确认,方法】各族人民对共同

10、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主要说明中华文化的凝聚力,选D。A、B、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2011年9月10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州开幕,这将又一次展现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风采。 当中国已成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大国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原生性的体育运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全国民族运动会不仅走遍了新疆、宁夏等5个自治区,而且先后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举办,如今又来到多民族聚集的贵州省,不断促进着民族多元文化的共享。中国社科院博士张辉说:“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始终伴随着各民族间的彼此学习与交流。举办全国少数民族

11、运动会,既是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展示,也会不断加深交流的内容与程度。,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011江苏卷)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 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 B C D,方法: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南剧北唱、北戏南演,说明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渐趋融合,所以选。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得益于文化市场的调节,不是“时尚流行”。因此,入选,不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