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讲课稿(1)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81042772 上传时间:2021-04-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讲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学前教育学讲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学前教育学讲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学前教育学讲课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学前教育学讲课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讲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讲课稿(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发展,想一想: 什么是学前教育? 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学习学前教育学对自己有何帮助? 我应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对学前教育学的学习有何建议,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本章要求: 一、了解教育、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关系 二、明确学前教育的价值 三、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四、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对象和任务 我们知道,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学前儿童教育问题这一领域研究,也就是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因而,由研究对象可以这样理解。学前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二、学前教育的价值,1、学前

2、教育的可能性 2、学前教育的必要性,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 0-3岁? 3-6岁? 0-6岁,研究对象,06岁前 儿童教育问题,1、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思想探讨规律; 2、指导实践提高学前科学教育水平; 3、提供依据基本理论的研究,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措施、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极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学前教育学 是专门研究从初生到6岁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揭示教育者可以通过何种手段

3、和方法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习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的意义,学习和了解学前教育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比较透彻地认识这门学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将来发展的趋势,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16世纪后,教育学已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世纪-20世纪前半期,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中叶以后至现在,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发展阶段,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第一阶段,一)孕育阶段(十五世纪前) 十五世纪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 1、中国古代 谚语

4、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爬,六坐” 颜氏家训,2、西方古代 (1)柏拉图理想国 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指出要将初生的 婴儿交到国家特设的教育所,交给专门的保姆抚养, 由优秀的公民对儿童进行教育。而且还认为要用游 戏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2)亚里斯多德 在政治论中提出了胎教 ,儿童出生后喂母乳,从小要让其多运动,时期习于寒冷,同时指出,不要让儿童学习课业,要让儿童学习唱歌和演奏。亚里士多德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提出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的教育家,从出生后每7岁为一个阶段,到二十一岁止。 (3)昆体良 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注重他们的语言发展。同时,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观念形成

5、的重大影响,认为儿童将从教育者哪里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和道德观念,主张为儿童挑选好的乳母和教育者,二)萌芽阶段(十五世纪十八世纪中叶,在5世纪以后,欧洲进入中世纪,教育受到教会的垄断和压制,学前教育思想也受到压制,发展缓慢。16世纪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了大解放,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他们发表过许多有名的教育著作。而且几乎都论述了学前教育。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尔,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等。这些著作中对学前教育的建树主要为:1、提出了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2、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自然天性。

6、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发展感官,使其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而我国在这一时期,由于闭关自守,推行文化专制主义,阻碍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但这时期蒙养教育有所发展,如明代的王守仁提出“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明吕得胜提出寓教于歌谣之中,三)初创阶段(十八世纪后期二十世纪中叶西方,长期以来, 学前教育思想、理论和普通教育理论是在一起论述的,直到18、19世纪,学前教育才从笼统的认识中建立起独立的范畴和体系。学前教育学的创立以福禄倍尔为标志,福禄贝尔(17821852)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中很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他在自己建立

7、的学前教育机构中,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他将这些称为恩物,即神恩赐儿童的玩具,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与作业材料恩物,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福禄贝尔主要成就(贡献): 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 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 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 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 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福禄贝尔某些教

8、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是继福禄贝尔之后对学前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并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及系统观察法和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教育实验,提出自己的学前教育理论,推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她在1909年写成蒙台梭利教学法,她还著有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发活动等书,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 2、注重感官训练,并

9、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 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 4、教师的作用,感官训练,她设计和发展感官的一套教材、教具有: (1)帮助儿童辨别物体的光滑、粗糙、冷热、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及形体的触觉练习教具和活动; (2)鉴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长短及形体的视觉练习教具和活动; (3)使儿童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培养他们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听觉训练教具和活动; (4)提高儿童嗅觉和味觉灵敏度的嗅、味觉训练教具和活动,蒙氏教具,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在清末维新运动中,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18581927年)在大同数中的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民主

10、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年)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 幼儿教育家张雪门(18911974年,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提出完整的学前社会公共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2)提出以儿童为本位,让儿童个性得到自然、自由的发展,并认为从胎儿期就开始进行养育。 (3)虽重视学前教育的思想可贵,但提出的学前养育机构代替家庭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辅助家庭和家庭共同合作教育儿童,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县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五四”运动后新教育的第一代创业

11、者,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我爱儿童,儿童爱我陈鹤琴,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于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对幼稚园的课程、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他还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我爱儿童,儿童爱我陈鹤琴,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3)幼儿园课程理论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陈鹤琴教育主张总结,活教育,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

12、活教育。其教育的三大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1、教育观 陈鹤琴先生指出,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办幼儿园,必须“以自动代替被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不能搞传统的注入式,消极地管束幼儿等等。这样的要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对旧教育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2、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育人,培养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新生一带,培养像陈鹤琴先生所指出的那种身体健康、能建设、能创造、能合作、能服务的“现代中国人”。 3、教育方法 实现活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如陈鹤琴先生所

13、说:“非从做做起来不可”,应当是“做中教,做中学,4、教育内容 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 5、教育原则 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的17条原则,如“凡幼儿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凡幼儿能想的,让他自己想”等,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动手动脑,中是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基础,幼儿园课程理论,A、课程的中心 B、课程的结构 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被称为“五指活动”。 C、课程的实施 提倡综合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主张游戏式的教学,

14、陈鹤琴教育主张总结,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 (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 (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我们要建设省钱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乡村幼稚园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他毕生从事旧教育的改革,推行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为我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教育实践中,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方面,他主要的贡献和观点如下: (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15、他揭露、批评了我国幼稚园的三种病症: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主张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贡献和观点,2)重视幼儿教育。陶行知先生高度评价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幼儿教育是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 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 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她们发问; 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她们接触大自然、

16、大社会; 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她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她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曾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他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幼稚园课程进行研究,出版了不少幼儿教育译著。主要著作幼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的研究、幼稚院组织法等,第一章完,四)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中叶以来,1、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心理学对学前教育学的贡献,1)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 (2)强调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 (3)强调道德教育应以顺应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 (4)主张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强调“开放,当前国外不同的学前教育学流派,苏联教育理论:全面发展的教育 西方开放的心理学理论:儿童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外在刺激,本章课后思考,识记: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领会: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