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图的基本概念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1040768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例图的基本概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用例图的基本概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用例图的基本概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用例图的基本概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用例图的基本概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例图的基本概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例图的基本概念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用 例 图 本章首先介绍了用例图的概念,具体讲解了用例图的组成要素。 其次介绍了如何使用Rose创建用例图。 最后通过一个示例详细讲解了使用Rose创建用例图的步骤,5.1 用例图的基本概念,用例图源于Jacobson的OOSE方法,它通过用例(Use Case)来捕获系统的需求,再结合参与者(Actor)进行系统功能需求的分析和设计,5.1.1 用例图的定义 由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动态视图称为用例图。 5.1.2 用例图的作用 用例图是需求分析中的产物,主要作用是描述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帮助开发人员可视化地了解系

2、统的功能,为了更好地掌握如何画用例图,有必要详细地了解用例图的4个组成要素:参与者(角色)、用例、系统边界、关联,5.2 用例图的组成,5.2.1 参与者 1. 参与者的概念 2. 参与者的确定 3. 参与者间的关系,参与者的概念 参与者(Actor)是指存在于系统外部并直接与系统进行交互的人、系统、子系统或类的外部实体的抽象,2. 参与者的确定 在获取用例前首先要确定系统的参与者,寻找参与者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 .系统开发出来后,使用系统主要功能的是谁? .谁需要借助系统来完成日常的工作? .系统需要从哪些人或其他系统中获得数据? .系统会为哪些人或其他系统提供数据? .系统会与哪些其他系统

3、交互?其他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该系统要使用的系统,二是启动该系统的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中的其他应用软件。 .系统是由谁来维护和管理的,以保证系统处于工作状态? .系统控制的硬件设备有哪些? .谁对本系统产生的结果感兴趣,3. 参与者间的关系 由于参与者实质上也是类,所以它拥有与类相同的关系描述,即参与者与参与者之间主要是泛化关系(或称为“继承”关系,公司管理系统用例图,参与者间的泛化关系,泛化后的公司管理系统用例图,5.2.2 系统边界 所谓系统边界是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界限。把系统边界以外的同系统相关联的其他部分称之为系统环境,5.2.3 用例 1. 用例的概念 用例(Use Ca

4、se)是参与者(角色)可以感受到的系统服务或功能单元,带路径名的用例,2. 用例的识别 任何用例都不能在缺少参与者的情况下独立存在。同样,任何参与者也必须要有与之关联的用例,所以识别用例的最好方法就是从分析系统参与者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新的参与者,3. 用例的粒度 用例的粒度指的是用例所包含的系统服务或功能单元的多少。用例的粒度越大,用例包含的功能越多,反之则包含的功能越少,下图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维护学生信息用例,管理员需要进行添加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删除学生信息等操作,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操作把它抽象成3个用例,细化后的学生管理系统,4. 用例规约 用例图只是在总体上大致描述了系统所

5、提供的各种服务,让用户对系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但对于每一个用例还需要有详细的描述信息,以便让其他人对于整个系统有一个更加详细地了解,这些信息包含在用例规约之中。而用例模型指的也不仅仅是用例图,而是由用例图和每一个用例的详细描述用例规约所组成的,每一个用例的用例规约都包含以下内容: 1、简要说明 2、事件流 3、用例场景 4、特殊需求 5、前置条件 6、后置条件,为了减少模型维护的工作量、保证用例模型的可维护性和一致性,可以在用例之间抽象出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化(Generalization)这几种关系,5.2.4 关联,包含 包含关系是指用例可以简单地包含其他用例具

6、有的行为,并把它所包含的用例行为作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有两种情况需要用到包含关系: 1、多个用例用到同一段的行为,则可以把这段共同的行为单独抽象成一个用例,然后让其他用例来包含这一用例。 2、某一用例的功能过多、事件流过于复杂时也可以把某一事件流抽象成一个被包含的用例,以达到简化描述的目的,2. 扩展 在一定条件下,把新的行为加入到已有的用例中,获得的新用例称为扩展用例(Extension),原有的用例称为基础用例(Base,从扩展用例到基础用例的关系就是扩展关系,3. 泛化 用例的泛化指的是一个父用例可以被特化形成多个子用例,而父用例和子用例之间的关系就是泛化关系,5.3 用例图的创建概述,

7、Rational Rose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的可视化建模工具,下面介绍如何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用例图,5.3.1 创建用例图 打开Rational Rose后,在Use Case View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New | Use Case Diagram命令建立新的用例图,创建新的用例图后,在Use Case View树型结构下多了一个名为NewDiagram的图标,这个图标就是新建的用例图图标。右键单击此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Rename命令来为新创建的用例图命名,双击用例图图标,会出现用例图的编辑工具栏和编辑区,5.3.2 创建参与者 参与

8、者是每个用例的发起者,要创建参与者,首先要单击用例图工具栏中的图标,然后在用例图编辑区内单击画出参与者。接下来可以对这个参与者命名,单击已画出的参与者,会弹出如下对话框,对于一个完整的用例图来说,参与者往往不只一个,这就需要创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5.3.3 创建用例 单击工具栏中的图标,然后在用例图编辑区内单击鼠标左键画出用例。单击已画出的参与者,弹出如图如下所示的对话框,接下来创建用例和参与者之间的关联关系,5.3.4 创建用例之间的关联,1. 创建包含关系 单击用例图工具栏中的图标,然后在需要创建包含关系的两个用例之间拖动鼠标,双击虚线段,弹出如下对话框,用例之间的包含关系,2. 创建扩展

9、关系,3. 创建泛化关系,5.4 用例图的创建示例,1.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2. 班级信息管理模块 3. 成绩管理模块 4. 网上选课模块 5. 账号管理模块,通过一个实际的系统用例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讲解用例图的创建过程,5.4.1 需求分析 1.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用来实现系统管理员、教师、校领导等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 2. 班级信息管理模块 班级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用来实现系统管理员、校领导对班级基本信息的管理。 3. 成绩管理模块 成绩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的管理以及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查询。 4. 网上选课模块 网上选课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学生在网上了解

10、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5. 账号管理模块 账号管理模块实现系统管理员对用户账号的管理,5.4.2 识别参与者 要确定参与者,首先要分析系统的主要任务以及系统所涉及的问题、分析使用该系统主要功能的是哪些人、谁需要借助系统来完成工作、系统为哪些人提供数据、谁来维护和管理系统。 根据分析得到系统的参与者主要有学生、教师、校领导和系统管理员,5.4.3 确定用例 1. 学生信息管理的用例 2. 班级信息管理的用例 3. 成绩管理的用例 4. 网上选课的用例 5. 账号管理的用例,学生信息管理的用例 登录 查询学生基本信息 录入学生基本信息 修改学生基本信息 删除学生基本信息 找回密码 2. 班级信

11、息管理的用例 登录 找回密码 查看班级基本信息 修改班级基本信息 删除班级基本信息 录入班级基本信息,3. 成绩管理的用例 登录 找回密码 录入成绩 修改成绩 保存成绩 查询成绩 删除成绩,4. 网上选课的用例 登录 找回密码 查看课程信息 按课程编号查看 按课程名查看 选择课程 删除已选课程 维护课程信息,5. 账号管理的用例 创建新账号 设置账号 设置账号基本信息 设置账号权限 删除账号 查看账号,5.4.4 构建用例模型 1. 班级信息管理用例图,2. 成绩管理用例图,3. 网上选课用例图,4. 账号管理用例图,5.5 本 章 小 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用例图的概念和作用,讲解了用例图的重要组成元素:参与者、用例、系统边界和关联。接着又介绍了如何通过Rational Rose创建用例图和用例图的各个元素,并创建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具体讲解了如何在实际中创建用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