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摸底测验试题10套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80988686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摸底测验试题10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境监测摸底测验试题10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境监测摸底测验试题10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环境监测摸底测验试题10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环境监测摸底测验试题10套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摸底测验试题10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摸底测验试题10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什么是环境监测?答: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2、环境监测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监测方法?答:环境监测包括对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对物理(或能量)因子热、声、光、电磁辐射、振动及放射性等的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检测;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如受害症状、生长发育、形态变化等测试的生物监测;对区域种群、群落的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3、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 监测方案制订 优化布点 样品采集 运送保存 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 综合评价等4、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哪三个方面?答:反映

2、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5、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6、按环境监

3、测的目的来分,环境监测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监测?答:(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7、环境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它的特点可归纳为:(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8、环境监测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归纳为:(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朔性

4、9、什么是环境标准?答:环境标准是标准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环境标准是政策、法规的具体体现,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10、环境标准的作用是什么?答: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它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2.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只有与环境标准相比较才能有意义。3.环境标准是执法的依据:不论是环境问题的诉讼、排污费的收取、污染治理的目标等执法的依据都是环境标准。4.环境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

5、:通过实施标准可以制止任意排污,促使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无污染、少污染工艺;更新设备;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等。11、环境标准可分为哪几类?分为几级?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等只有国家标准。12、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协调配套4.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13、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哪几类? 类适用源头水、国家自然保

6、护区 类适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类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14、水的自净指标主要有哪几个测定项目?PH 值、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1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哪三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标准:为保护

7、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 敏感者除外)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16、根据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划分为哪三类地区?一类区:如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等。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寨。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17、水体污染类型有哪 水质污染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主要类型18、地表水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水系?1.江河、湖泊、渠道、水库监测 2. 海水监测19、水污染源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20、水中优先

8、监测的污染物包括哪些方面?21、生活污水的监测包括哪些项目?22、医院污水的监测包括哪些项目?PH,色度、浊度、悬浮物、余氯、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致病菌、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等23、水质监测分析方法选择应遵循的四点原则是什么?:1.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要求;2.方法成熟;3.抗干扰能力好;4.操作简便24、制订地面水水质监测方案时应分哪几个环节?(一)基础资料的收集(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25、江河湖库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是什么?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体尺度范

9、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化。2.有大量废(污)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3.饮用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4.监测断面的位置要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5.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要求有明显岸边标志。26、背景断面如何设置?: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

10、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27、水样的类型有几种?(一)瞬时水样(二)混合水样(三)综合水样28、工业废水采样点如何设置?1.监测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2.监测二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还要在处理设施进口设采样点。29、城市污水采样点如何设置?1.城市污水管网:采样点应设在非居民生活排水支管接入城市污水干管的检查井;城市污水干管的不同位置;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等。2.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进口和处理后的总排口布设采样点。如需监测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应在各处理设施单元

11、的进、出口分别设采样点。另外,还需设污泥采样点。30、对于工艺连续、稳定的工厂排出的废水进行监测时,可以采集瞬时水样。 31、对于污染组分的浓度随时间起伏较大的工厂排出的废水进行监测时,可以采集 样。32、采集表层底质样品采用挖式或锥式采样器,采样量视监测项目而定,一般 kg。 33、采样时必须认真填写采样登记表,每个水样瓶都应贴上标签,标签上应填写采样点 编号 、采样 日期和 时间 、 测定项目 等,要塞紧瓶塞,必要时还要密封。34、采集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时,水样必须充满容器。35、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酸化至pH为 12 ,既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

12、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36、测定硫化物的水样进行保存时,需加入 抗坏血酸 ,可以防止被氧化。37、水样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往往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38、湿式消解有几种方法?1. 硝酸消解法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3.硝酸硫酸消解法4.硫酸磷酸消解法5.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6. 多元消解法7.碱分解法39、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主要来源于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颜料、塑料、食盐电解及军工等废水。天然水中汞含量一般不超过0.1g/L;我国饮用水标准限值为

13、0.001 mg/L。40、简述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原理。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5))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其反应式为:41、在测定某水样的碱度时,酚酞指示剂所消耗的标准酸体积大于甲基橙指示剂所消耗的标准酸体积,所以水样中含氢氧化物和碳酸盐。42、溶解氧(DO)的定义。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43、简述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原理。在经絮凝沉淀或蒸馏法预处理的水样中,加入碘化汞和碘化钾的强碱溶液(纳氏试剂),则与氨反应生成黄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具有强烈吸收,通常使用410425nm范围波长光比色

14、定量。反应式如下:44、化学需氧量(COD) 的定义。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 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45、高锰酸盐指数的定义。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称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mg/L表示46、生化需氧量(BOD) 的定义。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47、 指数常被作为反映地表水受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48、总有机碳(TOC)是指什么?总有机碳是以

15、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49、生物群落法中的指示生物的概念。50、1 L曝气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称为污泥浓度。51、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途径1、 ,2、 ,3、 。52、依据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来分,可分为 分子状态 污染物和 粒子状态 污染物。53、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54、粒径大于 10 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55、粒径小于 10 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浮在空气中,称为 可吸入颗粒物 或飘尘(IP)。56、什么是光化学烟雾?57、什么是硫酸烟雾?58、大气直接采样法包括 注射器采样 , 塑料袋采样 , 采气管采样 , 真空瓶采样 。59、富集(浓缩)采样法中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与被采集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2.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3.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4.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且尽可能回收利用。60、什么是硫酸盐化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