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90300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如皋市 09-1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A杜诗水排 B高转筒车 C马钧翻车 D风 力水车2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直”。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 的是A松江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了雇佣工人 B卖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变成资本家来源:Z_xx_k.ComC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当时自然经济已丧失统治地位3.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来

2、源:学*科*网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4.平遥是著名“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 1824 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 “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 世纪 40 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 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我国实现了经济中心的转移 B晋商善于资本运作注 意 事

3、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 8 页,包含第一卷【选择题(第 1 题第 20 题,共 60 分)】、第二卷【非选择题(第2125 题,共 60 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满分 120 分。考试结 束后, 请将答题纸交监考老师。2答题 前, 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试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并将考 试证 号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考 试证号相应的数字涂黑。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 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

4、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3答第二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 项目填写清楚,第二卷直接用钢笔在试卷上作答。 C晋商是实力非常雄厚的商帮 D汇兑事业在中国得以发展5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 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A成为“海上马车夫”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开辟新航路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6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 确立欧洲对世界的

5、统治 传播天主教 掠夺金银财富 推动商品输出A B C D7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A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生活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摧毁了欧洲社会等级制度D早期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生活日益奢华腐朽8.下列各项中的左、右两边历史名词分别代表了一组与工业革命有关的因素,其中促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关键因素是A.哈格里夫斯、瓦特爱迪生、西门子B.资本主义政治

6、制度开始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C.世界市场雏形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工厂出现及发展垄断组织形成919世纪中期的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是A. 私人经营 B. 使用机器生产 C.资本主义性质 D.产品完全投放市场10下面是20世 纪50年代末我国两幅新闻报道图片,它们反映的历史本来面目A左图是虚假的,右图是真实的 B左图是真实的,右图是虚假的C左、右图都是虚假的 D. 左、右图都是真实的11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 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来源:学

7、科网ZXXK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发展。眼下你一定能领略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直接得益于A.上海 浦东的开放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C.凤阳县小岗村包产到户 D.经济特区的创办13“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 、西餐厅

8、 、电影院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14.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年 代 事 件1981年底 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来源:学科网ZXXK1986年 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198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90年 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放入 维和行动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

9、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15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A沙皇统治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体制时期16.从历史 发展规律角度看,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斯大林模式的根深蒂固 B.西方自由思想的渗透 C.缺乏经济基础的、冒失的政治改革 D.前任改革的不彻底性17.“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

10、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A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 B马歇尔计划与美苏“冷战”C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新经济” D“北约”成立与美苏“冷战”18.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右边德国汽车生产示意 图含义的一项是A世界市场的扩大B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C发达国家拉大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D世界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大19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初曾建议西欧盟国出手相助,但西欧盟国反应冷淡。美国有人因此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以遏制苏联C美国建立北约以保证西欧安全 D美国实施

11、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20某班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A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C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威胁了部分国家主权 D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第二卷(非选择题)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21服饰的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世纪元年拍摄了花样年华这部旧上海风格的爱情影片,女主角张曼玉在片中展示了数十款旗袍,它们不 仅成为导演表现上世纪30年代十里洋 场的符号, 还将旗袍这种典型的中国化服装集中地呈现在

12、全世界面前。旗袍 热卷土重来,甚至波及世界很多地方。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 年代,流行裙装:布拉吉。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后来,由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布拉吉的名称不用了,但“ 连衣裙”即布拉吉的意译名一直沿用下来。(1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旗袍最初是满洲旗人的袍式国服。最早提出“断发易服”的是哪一政治派别?辛亥革命后,新派人士最钟爱的服装款式又是什么?(2分)仿照西欧风格的裙子在最早中国流行于什么时候的什么地区?(1分) 材料三 上世纪70年代,流行裙装:江青裙。当各大商场开始出售“江青裙”时,有些单位就以穿不穿“江青裙” 作为评定一个人政治态

13、度的标准。但是,行政命令式的推广,最终没有形成事实上的流行。(2 )行政命令推广“江青裙 ”,反映了当时我国什么政治体制的特征? “江青裙”最终没有流行,反映了什么问题?(2 分) 材料四 上世纪80年代,流行裙装: 红裙子、黄裙子。1984年拍摄的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反映的是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 间的矛盾冲突,由当时的偶像级女星姜黎黎和赵静主演。银幕上的“ 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 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标志性道具,一个多 样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3 )我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服装样式的解放源自于我国政治领域的解放,其转折点是什么?(2 分) 材料五 上世纪90年代初,流行裙装:超短裙。在国际时装潮流趋势影响下,北京等大型城市出现了频繁的时装表演秀,而国 际二线品牌也开始走向中国。品牌专卖店出现在城市街头,超短裙正式进入中国,并很快受到 时尚女子的喜爱。(4 )超短裙在中国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超短裙也被称为“迷你”裙,其时的部分媒介将“迷你”裙称为洪水猛兽,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言之有理即可)(3 分) (5)综合上述材料,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服饰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