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089505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by Fey on October 31, 2009这个问题或许没有答案:生活是没有意义的。 或许有各种各样的答案: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同。无论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为了心安:对你所做的事情寻找心安理得的理由。 如果你能赋予你的生活意义,那么你就会感到圆满:fullest. 那么所谓的“生活的意义”就是一剂安慰剂,仅此而已。人终有一死。 这是生命中很少能确定的事情之一。 对于死亡来说,生命中很多“重大”的事件就变得无足轻重。 我们的结果必定是死亡。灰飞烟灭。化为尘埃。 生活中所面临的都不过是暂时的,绝对不是结果。 理解这个简单的事实,就会对生活少一份执着。 微笑的面对生活,其

2、实就是微笑的面对死亡。隐隐微微,你会感觉到时间在偷偷溜走,而你却茫然失措。 你没有把时间投入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来这让你感到不安。 生命就是时间。时间是生命的唯一资产。 如果你同意这个观点,那么“浪费时间”就是生命中最严重的事情。 而不是金钱、成功与失败。 这样你生活的重心就会改变。关于计划计划是必要的。这点毋庸置疑。问题在于,计划与活在当下貌似有冲突:计划,总是代表着未来。念念不忘计划,也就是念念不忘未来。忘记了当下。其实,计划的作用是:确定当下的工作。 的确,生活需要设立一个目的地,或者至少有一个方向,这样才会走得更远,而不是在原地打转。但是生活的目的决不是到达那个“目的地”,因为生活的真正目

3、的地只有一个:坟墓。死亡才是真正的永恒。有了这样的见地,就不会执于那个目的地(或者说目标)。而把生活的重心转向当下手边的工作。所以,设立目标是为了安排当下的工作,要把意识放到当下,做好手边的工作。这才是真实的,不要在脑中念念不忘目标。那样,我们即便实现了目标,也失去了目的。你不会有真正的快乐的。分清生命与生命情境生命的本质是时间,时间的本质就是当下。生命情境是由我们的大脑所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生命情境(本质就是那些“问题”),不是在当下处理掉,就是放下它。问题是由时间创造的,离开了时间,进入了当下,它就不能存活。情境需要处理或接受。处理那些能改变的事情;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如

4、此而已。大脑无意识的喜爱问题。这是正常的,然而这种正常是疯狂的。“问题”的意思是:你心里上沉湎于一个情境,当下却没有采取行动。这些苦难都是自我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生活就这样受着无谓的折磨。这样的集体性的思维模式是我们苦难的根源。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人类与老鼠的奶酪堆都不见了,老鼠马上采取行动,寻找下一个奶酪堆;而人类却在不停地抱怨:谁动了我的奶酪?迟迟不采取行动。从这个小故事上,可以看出我们人类的心智上的缺陷,甚至不如其它生物。老鼠通过基因遗传,明白当情况改变时(食物源不见了),马上采取行动(寻找新的食物源),不需要抱怨,不需要负面情绪,这就是生物进化中的最优选择。而人类发达的大脑却有着缺陷。

5、我们需要抱怨、需要发泄,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所以,当面对问题时,只需要采取行动或坦然接受就好。不要在大脑中不停地思考,这样不仅对问题的解决毫无帮助,反而给我们带来的负面情绪生活的折磨。When you move beyond your fear, you feel free你干嘛不开心呢?by Fey on October 20, 2009With the past, I have nothing to do; nor with the future. I live now. Ralph Waldo Emerson活在未来,会带来希望与忧虑;活在过去,会带来遗憾与痛苦。只有活在现在、当下、此刻

6、,才能感受到宁静与自由。现在、当下、此刻是指多久?从现在开始的 5 秒钟。想像一下,如果你只有 5 秒钟是真实的存活你会如何面对过去与未来呢?很自然的,所谓的过去与未来都被你统统抛下。因为你知道那是不真实的。那不过是存活在你大脑里的幻觉。你以为这不过是个假设。然而,这才是真实的。我们永远都只能活在“现在”。甚至都不能活在 5 秒里。过去与未来总是以“现在”的形式来展现。 时间不过是个幻像。过去与未来都是不真实的存在。只有现在才是真实的生命。可往往我们的大脑总被过去与未来所占据。总是对未来充满忧虑,对过去充满悔恨。总是不能感受到当下总是不能真实的活着。往往是负面情绪控制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失去了宁

7、静,失去了心灵的平和,进而在行动中失去了理智,行为偏离了正确的道路。生活就被那些子虚乌有所迷惑。这不奇怪。一方面,这个星球的氛围或者说人类的集体思考模式就是如此,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毫无防备的就被同化为这个的思考模式;宁一方面,大脑这个器官的也热衷于纠缠与那些过去与未来、真实或者虚构的故事、矛盾、冲突,等等。这两方面的因素致使我们的思考方式是如此的根深蒂固甚至比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还难以取下。甚至意识到这样的思考方式是错误的或者说是所有痛苦的根源,仅仅是意识到,这就相当的困难。所有的心灵痛苦都是源自错误的思维模式。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痛苦,你已经“受够了”这样的痛苦的时候,你才会猛然发现这个问题

8、我们的思考模式出了问题。之后,你就自然会想到有没有这样一种方法,或者说生活方式,能让我们的生活不受到、少受到心灵的自我折磨,多一点宁静与快乐呢?从逻辑上讲,忧虑、悔恨与宁静、快乐是对应的,既然存在忧虑、悔恨的生活方式,自然有应该存在宁静、快乐的生活方式。好了,到现在为止,目的我们知道了:找到宁静与快乐的生活方式。障碍与困难也明了了:那些错误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或者称为“习性”)。解决途径也很清楚了:消除这些习性,而换以正确的见地。到这里,才算是“知道”。仅此而已。因为要做到需要面临相当大的困难。首先,你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正确的见地:保持正见。明白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生命,过去与未来都不过是

9、障碍。(不是说不需要从过去吸取经验、对未来安排计划,而是说,只要在需要的时候才回忆过去和展望未来,而不要时时刻刻的被过去与未来所占据大脑)如何才算是保持正见呢?你或许不需要时时刻刻的默念正见(当然念佛也是一个方法),当是,要把正见当作你的名字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其次,你需要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方法。通往目的地的道路总有无数。然而并不是条条道路都适合你。你需要选择一个。这也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据说,找到一个过来人指引你一条适合你的道路是比较好的。甚至连找到一本适合你的书都很困难。或许你通过不断尝试与放弃之后,幸运的找出了适合你的修行方法。在坚持你的生活方式(或者说修行方法)时,你会面对来自外界与内

10、心的障碍。我们活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对于坚持自己的内心是很困难的。所以,在过去的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人离开世俗,来到深山、寺庙或者修道院中生活。这就是减少修行难度的方法。然而,对于不能离开社会的大多数的我们,只能直面这些困难与挑战。对于内心,犹如脱缰的野马,很难驯服,你要时时刻刻让它专注于当下,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对于一开始是这样的。在有的时候,你会突然感觉到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我干嘛要背负那些不必要的心灵负担呢?”突然之间,你感觉心灵一阵轻松,感觉一下子把那些困扰你的东西放下了。然而,没过多久,你又忘记了这个念头,大脑又回到了原先的思维模式,继续被那些忧虑烦恼所控制。

11、这或许可以称为“顿悟”。但是这样的体验是弥足珍贵的。只有真正体验到修行的益处,才会产生信心,继续坚持下去。看破几分,放下几分,自在几分。只有看破了,放下了,才会感受到真正的自在与轻松,才能感受到宁静与快乐。记住回家的路by Fey on January 4, 2010作者周国平,1945 年生于上海,196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 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

12、岛手记等,1998 年底以前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 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

13、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

14、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

15、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痛苦是不可避免的by Fey on January 28, 2010据说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满意程度

16、和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可以连成一个 U 型的曲线。看了这图,给了我些许自我安慰看来这种安慰是建立在别人同样的痛苦之上。我只是惊讶于这个转折点是如此漫长:45 岁之后,自我满意度才渐渐提升。或许这才是生命的正常程序,经过漫长的三十年的不断痛苦挣扎,我们才渐渐领悟到生命的喜悦。在美剧 Lost 第一季中,Locke 为了帮助 Charlie 戒毒,以虫蛹化蝶为例点醒Charlie,虫必须要在蛹中经过不断的挣扎之后,才能破茧化为蝴蝶,如果你帮助这个虫子提前破茧,它就变成不了蝴蝶,换句话说,痛苦的挣扎是必须的,是获得新生的必经之路。村上春树在其自传体小说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中,用两句话阐释了马拉松的本质: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意思就是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是否忍受痛苦是可以选择的。全程马拉松是如此苛酷的一种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