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180885632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44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坐敬亭山导学案 一、基本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生词。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3、想象古诗描绘 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预测 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学生自读自悟,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 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三、新知预习 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独”的含义3、我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 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四、课堂探究 1、了解诗人。 2、自由诵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含义。 3、此诗是李白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以山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4 背诵并默写古诗。 5、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也可以简单总 结为读通,读懂,读情。 五、达标练习 一、查预习,扫生字 1、给生字注音。亭() 二、解诗题,知作者 1、解题意:独() 独坐敬亭山: 2、知作者: 独坐敬亭山的诗人是_代诗人 _ ,被后人称为“” ,他与杜 甫并称为“”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 。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众:闲:相:厌: 2、理解诗意。 (1) “众鸟”指什么?() “尽”是什么意思?() “众鸟高

3、飞尽”的意思是() (2) “孤云”是什么意思 ?() “孤云独去闲”的意思是() (3) “相看”是指谁与谁“相看”? ()“两不厌”是什么意思?()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思是() 四、多诵读,悟诗情 (1)独坐敬亭山题目中的“独” , 不仅写山,也是写作者。这首诗里,还有_、 _、 _这些词也表现出孤独的意思。 (2)诗人通过对 _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_的感情。 五、学习反思和评价。 独坐敬亭山 导学案练习题答案 一、查预习,扫生字 略 二、解诗题,知作者 1、解题意:独(独自) 独坐敬亭山:独自一个人在敬亭山上 2、知作者: 独坐敬亭山 的诗人是唐代诗人李白, 被后人

4、称为 “诗仙” ,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静夜思 , 望庐山瀑布。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众:很多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得的样子相:互相厌: 满足 2、理解诗意。 (1) (很多鸟)(飞走,看不见影子)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 (2) (一片白云)(一片白云也慢悠悠飘走,四周一片寂静) (3) ( 李白和敬亭山)(我凝视着山,山也凝视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总也看不够。)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尽、孤云、厌,这些词也表现出孤独的意思。 (2)山, 孤独 五、学习反思和评价。(略) 望洞庭导学案 一、基本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

5、字、 生词。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3、想象古诗描绘 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预测 1 、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2、学生自读自悟,通过看注解、边读边 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 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三、新知预习 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镜”、“白银盘”、“青螺”的含义3、我会通过看注 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课堂探究

6、 1、了解诗人。 2、自由诵读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含义。 3、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 背诵并默写古诗。 5、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 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五、达标练习 一、查预习,扫生字 1、给生字注音。庭()潭()螺() 二、解诗题,知作者 1、 望洞庭是 _ 代诗人 _所作。在诗中,诗人采用了 _ 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 2、洞庭湖位于我国 _省境内,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潭面:。青螺:。 白银盘:。 2、理解诗意。 (1) “两相合”指什么?() “镜未磨”是什么意

7、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意思是() (2) “翠”是什么意思 ?() “遥望洞庭山水翠”的意思是() (3) 诗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四、多诵读,悟诗情 (1) 诗中采用 _ 的写作手法,把_比作_ , _比作_, _ 比作_ 。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 _ ,_ , “和”的意 思是: _ 。 五、学习反思和评价。 望洞庭 导学案练习题答案 一、查预习,扫生字 略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唐刘禹锡比喻 2、湖南。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潭面:湖面青螺:君山白银盘:洞庭湖 2、理解诗意。 (1) “两相合”指什么?(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镜未磨

8、”是什么意思?(未打 磨的镜子) “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2) “翠”是什么意思 ?( 翠绿) “遥望洞庭山水翠”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3) 诗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季) 四、多诵读,悟诗情 (1)比喻把湖面比作未打磨的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湖光和秋月和谐 五、学习反思和评价(略) 忆江南导学案 一、基本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生词。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课文。3、想象诗词描绘 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9、 二、重点难点预测 1 、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诗词。2、学生自读自悟,通过看注解、边读边 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意思。3、能通知诵读基本了解词句表 达的情感,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三、新知预习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诗词。2、理解“谙”、“红胜火”、“绿如蓝”的含义3、我会通过看 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 四、课堂探究 1、了解诗人。 2、自由诵读本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诗词的含义。 3、感悟本词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 背诵并默写诗词。 5、复习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组织讨论,形成共识:读通-读懂-

10、 读情。 五、达标练习 一、查预习,扫生字 1、给生字注音。谙()蓝 () 二、解诗题,知作者 忆江南是 _代诗人 _所作。 忆江南是,诗人采用了 _ 的 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山水美景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忆:。谙:。 红胜火:。 绿如蓝:。 2、理解诗意。 (1) “忆江南”指什么?() (2) “旧曾谙”是什么意思 ?() (3) “能不忆江南”的意思是() (4) 诗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四、多诵读,悟诗情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诗词给你的感受是 。 你如何理解“蓝”。 (2)能不忆江南要以什么样的语气读?。 作者这样

11、写有什么好处?。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五、学习反思和评价。 望洞庭 导学案练习题答案 一、查预习,扫生字 略 二、解诗题,知作者 唐白居易词牌名对偶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忆:回忆谙:熟悉 红胜火:比火还红 绿如蓝:比兰草还要绿 2、理解诗意。 (1) “忆江南”指什么?(回忆江南的景色。 ) (2) “旧曾谙”是什么意思 ?(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3) “能不忆江南”的意思是(怎么能不回忆江南呢?) (4) 诗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季) 四、多诵读,悟诗情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诗词给你的感受是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 放的鲜花更加

12、艳丽。春波漾漾,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所 以江水显的更绿。 你如何理解“蓝”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2)能不忆江南要以什么样的语气读?反问。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强烈的语气,更容易引发感情的共鸣。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热爱江南水乡的美好景色。 五、略 桂林山水导学案 一、基本学习目标 1 、学生 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 壮阔水平如镜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 物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预测 有

13、感情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自悟, ,配合图片资料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感受桂林山的奇 秀险。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的含义。 三、新知预习 1、学习生字词,重点生字词语会读会写。2、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含 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熟背诵。4、积累优美的词句。 四、课堂探究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 解决重点词语的朗读特别是结构复杂的生字。2、 看老师范写重点字, 然后对易错字进行书写练习。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会在课本上或练习本上做笔记。4、 读- 体会交流 - 读,重点理解二三自然段, 5 、课下继续读相关文章,或写写心得体会。 五、达标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14、: b l n w xi f i cu p ng zh ng ( ) ( ) ( ) ( ) w i f ng w l q f ng lu li ()() 二、大家动手查一查这些词的意思,比比谁准而快。 观赏:无瑕: 拔地而起:奇峰罗列: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三我会选。 观赏玩赏 1 、小刚只顾()舅舅从天津带回来的四个有趣的小面人,妈妈连叫三声,他都没有答 应。 2 、暑假里,我和家人一道去桂林, ()了那里秀丽的山水风光。 四、课文内容我知道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 )。 2、桂林的山真奇啊,奇得() ; 桂林的山真秀啊,

15、() 桂林的山真险啊,() 。 五、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请你摘抄喜欢的部分。 六、学习反思和评价。 桂林山水导学案练习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波澜无暇翡翠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二、大家动手查一查这些词的意思,比比谁准而快。 答案略 三我会选。 观赏玩赏 1 、小刚只顾(玩赏)舅舅从天津带回来的四个有趣的小面人,妈妈连叫三声,他都没有 答应。 2 、暑假里,我和家人一道去桂林, ( 观赏)了那里秀丽的山水风光。 四、课文内容我知道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低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 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 。 2、桂

16、林的山真奇啊,(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 桂林的山真秀啊,(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 五、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请你摘抄喜欢的部分。 答案略 六、学习反思和评价。 略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 一、基本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能学会本课 4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了解作 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景点游览图。 二、重点难点预测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复 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三、新知预习 1、学习生字词,重点生字词语会读会写。2、弄明白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