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

上传人:pm****9 文档编号:180868566 上传时间:2021-04-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太宗李世民片头曲,导入新课,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节用戒奢 招贤用能 虚心纳谏,唐朝的建立,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许多隋朝的官吏也纷纷造反,拥兵自立,其中李渊父子的太原起兵最终导致了唐朝的建立。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诸子中最有才能、胆识过人的一个。他眼见隋朝大势已去,便暗结俊杰,锐意经略天下。公元617年,天下大乱,世民乘机劝父亲起兵。李渊依世民及晋阳令刘文静之计,起兵太原,自任大将军,率兵3万余人进取关中,并于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在长安建立唐朝。当时割据一方的群雄彼此相互攻伐,人人都想君临全国。唐高祖即位后,乃以世民为帅,领兵次第削平群雄到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铲除了割据朔方的

2、梁师都,全国复归统一,李渊:唐代开国皇帝,字叔德。公元618年, 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庙号唐高祖。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李渊,各文本依次出现,回到5,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玄武门之变,一 )节用戒奢,二) 招贤用能,三) 虚心纳谏,各文本依次出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李世民,现代影视剧中李世民的扮相,返回7,

3、唐太宗李世民(598649 ),唐朝第二位皇帝,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静宁成纪乡人),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 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在位期间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位23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太宗的飞草非常著名,开创了行书写碑。太宗诗歌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编写了著名的秦王破阵乐。在帝范、唐会要等书籍中,对太宗的政治理论有相当多的描述,1.

4、含义: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历史上把这一时期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称为“贞观之治”。 2. 原因: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3. 政绩: 第一,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宰相的人数比秦汉时期增多,便于皇

5、帝控制。 第三,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对西北等地区的管辖,另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第四,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这既是“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之一,也是“贞观之治”的内容之一。他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徵、长孙无忌等能臣,贞观之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沿袭并完善隋朝三省六部制,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要建一个高台,因爱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李世民,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任用贤能,2.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科举制,科举制: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隋炀帝,明经科和进士科,科举制,

6、魏徵,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徵殂逝,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魏徵,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现在的河北晋州人。小时后家里十分贫困,后来出家当了道士。隋朝末年参加了当时著名的瓦岗军,李密兵败之后,投降了大唐。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任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君臣,杜如晦,司空、莱国公杜如晦是李世民的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

7、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贞观四年病故,年仅46岁。李世民为此而深为痛惜,房玄龄,司空、梁国公房玄龄是李世民的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20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贞观二十三年病故,昭陵全景,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千米,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

8、的皇家陵园,昭陵概貌,想一想,唐太宗时期为什么能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唐太宗,集思广益、虚心纳谏,节用戒奢、精简机构,知人善任、招贤用能,实行平等、民主的民族政策,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贞观之治,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人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徵 D.宋璟 2.“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基于这种认识,唐太宗采取的措施( ) 虚心纳谏减少老百姓服役天数 节用戒奢招贤用能 A. B. C. D,基础巩固,C,D,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

9、,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能力拓展,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4.“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能举出历史上载舟,覆舟的例子吗?由此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载舟,覆舟,商朝:牧野之战,秦朝:陈胜、吴广起义,隋朝:农民起义,启示,延伸探究,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文景之治,5.比较你所知道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三个皇帝的异同,动脑筋,共同点: A.富有才干 B.英武果断 C.勇于创新,秦始皇: 创新意识较强,但比较残暴,不同点,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