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六章 学案31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80772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六章 学案3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六章 学案3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六章 学案3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六章 学案3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六章 学案3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六章 学案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新课标导学案一轮复习资料 第六章 学案3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一、概念规律题组图 11在两个半圆柱面构成的区域内,有一均匀的径向电场,径向宽度很小,电场线如图1 中的径向实线所示欲使电荷量相同的正离子从左端进入,沿半圆路径运动后从右端射出,这些离子应具备相同的( )A比荷 B质量 C速度 D动能图 22如图 2 所示,带正电 q、质量为 m 的滑块,沿固定绝缘斜面匀速下滑,现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且 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为 x 处静止释放,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不变,设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1)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上端接触瞬间所经历的时间 2)若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

2、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速度大小为 滑块从静止释放到速度大小为 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 规范思维三、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通常只讨论电压的大小不变、方向做周期性变化(如方波)且不计粒子重力的情形在两个相互平行的金属板间加交变电压时,在两板中间便可获得交变电场此类电场在同一时刻可看成是匀强的,即电场中各个位置处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都相同,从时间上看是变化的,即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都可随时间而变化(1)当粒子与电场平行射入时:粒子做直线运动,其初速度和受力决定了粒子的运动,粒子可以做周期性的运动(2)粒子垂直电场方向射入时:沿初速度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在电场力方向上的分运

3、动具有周期性【例 3】 如图 8 甲所示,A、 B 是两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板,组成偏转匀强电场,B 板接地A 板电势 A 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C、D 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中间有正对两孔 板间电压为 成减速电场现有一带负电粒子在 t0时刻以一定初速度沿 板间的中轴线 入,并能从 2 进入 C、D 间,刚好到达 ,已知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不计其重力求:图 8(1)该粒子进入 A、B 的初速度 大小(2)A、B 两板间距的最小值和 A、B 两板长度的最小值规范思维姓名:_班级:_学号:_ 【基础演练】1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有界电场,边界 某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在

4、区域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区域中离边界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 A,如图 9 甲所示,小球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则()图 9A在 t2.5 s 时,小球经过边界 球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之比为 35C在小球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电场力做的功大小相等D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与电势能总和先变大再变小2(2011安徽20) 如图 10(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 A、B 间加有如图(b) 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 P 处若在 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 A 板运动,时而向

5、 B 板运动,并最终打在 A 板上则 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a)(b)图 10A00,而带负电的油滴所受的电场力水平向左,所以最高点必在 P 点的左上方5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重力 场形成的复合场中运动,其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正交分解法等效“重力 ”法 功能关系法2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 动,一般 应根据所加交变电压 的规律,画出粒子相应的速度图象,利用图象来分析粒子的运 动,既直 观方便,思维难度也小【核心考点突破】(1) (2) (3) 3)4(4) k 38解析 (1)加速度 a )由 Rv 0t,R a 三个式子可解得:12 )由 q(R) 2,v 0t ,R 2 及 a 可解得:12

6、 12 3)14(4)由第(3)小题的结论可以看出,当 从 0变化到 180,接收屏上电荷的动能逐渐增大,因此 D 点接收到的电荷的末 动能最小,C 点接收到的电荷的末 动能最大 30) 8320) 38所以,屏上接收到的电荷的末 动能大小的范围为 k 38规范思维 由于 带电微粒在匀 强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与重力都是恒力,因此其处理方法可用正交分解法先将复杂的运 动分解为两个互相正交的 简单的直线运动,而 这两个直线运动的规律我们可以掌握,然后再按运 动合成的观点,去求出复杂运动的相关物理量例 2 (1) 2(2) (x )12 1)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刚接触的过程中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7、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a,则有qE max 12 21联立可得 2(2)滑块速度最大时受力平衡,设此时弹簧压缩量为 有 从静止释放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由 动能定理得(xx 0)W 12联立可得W (x )12 范思维 本题是典型的力学问题,求解 电场中力学问题 的方法与纯力学问题完全相同其思路是:明确研究对象; 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过 程;选取物理规律:如果涉及求解加速度及时间选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如果不涉及运动细节一般选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例 3 (1) (2) 2 (1)因粒子在 A、B 间运动时,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做匀速运 动,所以 进入 的速度即为进入 A、B 板的初速度在 C、D

8、 间,由动能定理得 0即 2)由于粒子进入 A、B 后,在一个周期 T 内, 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变为初始状态即 v 竖0,若在第一个周期内进入 , 则对应两板最短长度 为 Lv 0TT ,若在该时间2子刚好不到 A 板而返回, 则对应两板最小间距, 设为 d,所以 ( )22 ,即 d124 范思维 对 于带电粒子在交 变电场中的问题,由于不同时间内场强不同,使得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不同,造成带电 粒子的运动情况发生变化,解决这类问题,要分段进行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正确地判断粒子在每一段的运动情况,分段求解粒子的末速度、位移等【课时效果检测】1由速度图象可知,带电 小球在区域与区域中的加速度之

9、比为 32,由牛 顿第二定律可知: ,所以小球所受的重力与 电场力之比 为 35,B 正确小球在 t2.5 2s 时速度 为零,此时下落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可知,重力与电场力的总功为零,故 A 错误,C 正确因小球只受重力与电场力作用,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与电势能总和保持不变,D 错2B 时,U ,电场方向由 B 板指向 A 板t 0 到 T 时刻,粒子向 A 板做初速 时刻电场反向,粒子向 A 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相同时间速度减为零,再向 B 板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匀减速到零,由于向 A 板运动时间长,所以粒子会时而向 A 板运动,时而向 B 板运动,并最终打在 A 板上3A由 h

10、 知,在相同的时间内, 电荷 M 的竖直位移大,其加速度大,12 12(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大, 选项 A 正确而 B 错误;电荷 M 的竖直位移大,对应的电压也大;比荷大,但电荷量不一定大,由 W知, 电场力对电荷 M 做的功不一定大, 选项 平方向由 xv 0t 可知,选项 D 错误 4B由题意知,三个小球受 电场力方向向下,由于正 电 荷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而沿场强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故等 势面 B 的电势低于等势 面 A 的电势,故 A 项错误;三个小球从 A 至 B 重力和电场力做的功都相同,根据 动能定理知 B 项正确;开始运动后的任一时刻,沿电场方向,a 球的位移总比 b 球的

11、位移大,即 电场力对 a 球所做的功比对 b 球所做的功多,a 球的动能大些, C 错误,D 也错误 5小球 P、Q 带同种电荷,且 P 球所带电荷量等于 Q 球所带的电荷量,则在二者连线上电场强度为零的点 O 位于 点c 点释放一带电小滑块 M,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说明 P、M 带同种 电荷,电场 力先做正功,滑过 O 点后电场 力做负功,滑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选项 C 对而 B 错;途经 O 点受力为零,选项 A 正确;由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选项 D 正确6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A 正确;若场强大小等于 ,向向上,则在电场区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在

12、无电场区由于仍受重力,速度继续增加,故在电场区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 运动,经过的时间必不同,B、 D 错;若场强大小等于 ,则所受电场力为 2过一个无电场区和一个电场区的过程中,重力2以,在无电场区小球均做初速度为 平抛运动,故小球经过每一无电场区的时间均相同, C 正确7(1) (2) (1)设滑块到达 C 点时的速度为 v,由 动能定理有qE(xR)12而 v )设滑块到达 C 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 F,则F 1) (2)E2(41) 2(1)滑块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大小为FN0221 2)对长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g摩擦力对木板做功为 Wat 212根据功能关系知木板增加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所做的功,即 EE2(4 1)1)410 3 s(2)(210 5 m,2 m)(3)4103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