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748642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考 点 诠 释,考点一 大气热力状况与热力环流,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

2、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解析:(1)读图,根据图中曲线,逆温上界,强逆温上界,判断出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A对。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在日出前,所以逆温强度日出前达到最大,后减弱,B错。逆温现象日落后出现,日出后一般逐渐消失,C错。读图,根据曲线,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错。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对。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关,A、B、D错。 答案:(1)A(2)C,考点二 气象灾

3、害,2015北京卷)下图表示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北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2)该气旋()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解析:(1)图示“帕姆”生成于西南太平洋洋面;其移动路径受西北风的影响;自西向东穿过日界线;而该气旋位于南半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故选B。 (2)台风的多发季节为夏秋季节;赤潮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且主要发生海水流动较小环境中,气旋不利于赤潮的形成;该灾

4、情可以用RS监测,而GPS只提供精准位置;而在瓦努阿图风力最大,距气旋中心附近最近,所以危害最大。故选D。 答案:(1)B(2)D,考点三 气候类型,2015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图为北纬30附近、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解析:(1)北纬30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大部分区域降水少,中西部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或者地中海气候,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读图,结合气

5、温和降水量特征,甲图周围一片荒凉,湖泊处可能是绿洲,地降水丰富,、地降水较多,不可能是甲地,A错;甲与对应。乙地景观以草地为主,植被分布较广,但是矮小稀疏,说明降水较少,热量较少,最可能是地,所以D对。 (2)根据甲乙两图景观分析对比,两地纬度相同,甲地湖泊边有热带植被分布,说明热量充足,海拔较低。乙地景观植株矮小,体现出热量不足的特征,可能是高原景观,所以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D对;同一纬度太阳辐射差异不是主要因素,A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距离海洋远近影响不大,B错;两地不临海,临海的两端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洋流性质影响小,C错。 答案:(1)D(2)D,考点四 天气系统,2

6、015新课标卷)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解析:(1)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迅速代替暖气团,气温迅速降低,气压迅速升高,是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剧烈的时段,读图可以看出18时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18时19时,故答案选C。 (2)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与暖气团之间气温和气压差异较大,并伴随天气转阴,因而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故答案选B。 答案:(1)C(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