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同步习题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0732660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同步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同步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同步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同步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同步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同步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5《驿路梨花》同步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驿路梨花测试习题第一课时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荆棘 陡峭 竹篾 简陋 恍惚 讴歌 驿 路2根据拼音写汉字。荆j 陡qio 竹mi 简lu hung h u g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下列句中。这么 (高大 陡峭)的山,这么 (茂盛 茂密)的树林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修葺 修理)一下。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 (修长 直长)的眉毛和一对 (晶莹 晶亮)的大眼睛。4文学常识填空。驿路梨花的体裁是 ,作者是 ,本文以 为主,兼用了 的表达方式。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网络不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更牵涉着国家安全。B这个医生表示,戒烟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C这部电视剧,对我

2、很熟悉,因为它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D通过开展“校园书香节”,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解答】答案:jng; qio; mi;lu;hung; h; u; y【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2.【分析】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解答】答案:棘;峭; 篾;陋

3、;恍惚;讴歌【点评】解有关汉字的考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多义字。3.【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主要是辨析近义词的用法,首先,要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最后,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当中。【解答】陡峭:指山势等坡度大,直上直下。高大:指又高又大。这里强调的是山势陡,应选“陡峭”。茂盛和茂密,前者凸显生长多而茁壮(泛指植物) 后者凸显繁密(单位面积的数量多):特指草木,一般不形容花朵。应选“茂密”。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修理:整治,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结构或功能等。句中修的对

4、象是“茅屋”,所以应选“修葺”。“修长”是高或长的意思。“直长”又直又长。这里形容“眉毛”,眉毛不可能太直,所以应选“修长”。“晶莹”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这里形容“眼睛”,所以应选“晶莹”。答案:陡峭 茂密修葺修长 晶莹【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5、【解答】答案:记叙文(散文);彭荆风;记叙;抒情【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课文所学的一些文学常识要善于整理成册,并熟记于心。5.【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解答此题,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没有语病;B.语序混乱,可将“预防”与“治疗”调换;C.语意不明,可将“对”去掉;D.缺省主语,可将“使”去掉。故选:A。【点评】此题解答,可结合常见病句类型,通过读来辨析。驿路梨花测试习题第二课时一、课内精读阅读驿路梨花,完成问题

6、。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

7、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_(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_(3)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

8、意的作用。“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_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萨拉的夏天美朱利布罗森卡瓦奇 车子在白色灯塔脚下停了下来,车上的两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湖。波浪轻轻拍打着湖岸,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就是这里了,萨拉。北风灯塔,我们的新家。” 那天晚上,萨拉和爸爸就在他们的新家住下了。爸爸领着她经过一个狭窄的、弯曲的楼梯,上到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窗户的小屋。萨拉把手放在玻璃上,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湖。她数了一下,至少有20艘渔船在

9、湖面上,但她看不到湖的对岸。 在屋子中间,萨拉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玻璃罩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蜂房,几乎有她那么高。爸爸把手伸进去, 给里面的一盏小灯注满煤油。“千万不能碰这盏灯。”爸爸说,“但你可以帮助我。因为这盏灯必须在日落时准时点亮,到时你可以给我发出指示。” 萨拉看着太阳慢慢沉入了湖里,湖面上镀上了一层金光。当她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的时候,她转过身说:“爸爸,点灯!”爸爸擦亮了火柴,当火柴点燃灯芯的一瞬间,整间屋子顿时亮如白昼。微弱的灯光经过放大镜瞬间变得巨大,透过窗户,向漆黑的水面蔓延。 萨拉认为爸爸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每天黄昏,她跟着他来到灯塔,专注地看着太阳,在该点灯的那一刻给他

10、发出指示。每天晚上,爸爸都守着灯光直到天亮,确保它不会熄灭。 一天早上醒来时,萨拉发现天阴沉沉的。那天,爸爸一整天都呆在悬崖上,一直盯着湖面上的那些渔船。“爸爸,你为什么不到屋里暖和暖和?”“我不喜欢这种天气。等所有渔船上岸后,我再休息。”爸爸答道。 下午,湖面开始变得波涛汹涌。雨点落在萨拉的额头上。波浪变得更高时,渔船相继回到了避风港。 突然,爸爸叫了起来。他跑到灯塔脚下,迅速解开救生艇的绳子。这时,远处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萨拉焦急地问:“出什么事了?”“一个渔民遇到麻烦了。”爸爸说道。“但是,爸爸,你不能出去。暴风雨就要来了!”萨拉大喊。“我会没事的,萨拉。你在屋里等我。”说完,他把救生艇

11、推进湖里,跳上去,开始划动双桨,朝湖的深处迅速划去。 萨拉恐惧极了。她跑上灯塔,通过望远镜,看到那艘渔船正在波涛中挣扎。爸爸的救生艇快要靠近它了,但巨大的波浪又把它们分开了。 萨拉的心在颤栗。暴风雨在屋外怒吼,而且天空很快暗下来了。萨拉几乎无法看到爸爸的救生艇以及那艘渔船了。 萨拉大惊,她意识到太阳已经完全躲到到雷雨云后面去了。爸爸不在家,无法亲自点灯。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现在,萨拉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爸爸在哪里?如果他的救生艇翻了怎么办?如果他无法游回岸边怎么办?如果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 萨拉抓起火柴。当亮光穿透黑暗时,萨拉的泪水涌了出来:“我必须让它整

12、晚都亮着!” 接近黎明时,雷声停止了,雨也停了,灯火还在燃烧。 萨拉走下灯塔,来到湖边,爬上爸爸观察渔船的那个悬崖。 突然,远处的两个黑点引起了她的注意。是爸爸的救生艇和那艘渔船! 一个小时后,爸爸和那位渔民回到了岸边。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点亮了灯,我想你也许找不到回家的路。”“我很高兴你点亮了灯,萨拉。我们整晚都跟着它。”“爸爸,你还好吧?”“没事。暴风雨把我们吹到了对岸,但我们最终回来了。”顿了顿,爸爸又说:“萨拉,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夏天你长大了许多。” 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冷,萨拉的身体在轻轻发抖。爸爸把外套披在她的肩上,笑道:“我想我再也不需要向上级申请一个助手了!” 萨拉裹紧爸爸的外套,心里充满了自豪。(1)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萨拉的角度补全情节。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安家(开端) (发展) (高潮)得到爸爸的肯定和赞许(结局)(2)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_(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_(4)萨拉的爸爸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