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3)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0732577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五首测试习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不尽)B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C吟鞭东指即天涯(呻吟)D决眦入归鸟(眼眶)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B一览众山小C莫笑农家腊酒浑D拄杖无时夜叩门3.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文学常识望岳中,诗人热情赞美了 ,表达了诗人早年的 和 的精神,这首诗被称为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怆然 岱宗 决眦 足鸡豚 叩门 吟鞭 6.课内

2、精读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赏读并完成题目。诗歌中“阴阳割昏晓”和“齐鲁青未了”都写出了泰山的特点。“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的深刻人生哲理。_(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3)诗歌的尾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_(4)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_7.拓展阅读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请结合诗句简

3、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参考答案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诗句中关键字词的理解。【解答】ABD正确;C有误,句意为:我一边吟诗,一边挥动马鞭向东,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吟:吟诗。

4、故选:C。【点评】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及词类活动的判断。【解答】A句意为:独自一个伤感的流下眼泪。独:独自;无词类活用。B句意为:一眼望去 就会发现其他的山峰是多么的渺小。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小。C句意为: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浑:浑浊;无词类活用。D句意为: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时:时间;无词类活用。故选:

5、B。【点评】词类的活用,要理解句意,根据句意内容去分析判断。课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有,要注意归纳记忆。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解答】A有误,停顿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CD正确。故选:A。【点评】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

6、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解答】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答案:泰山的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远大抱负 勇于攀登,积极进取 歌咏泰山的名作【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

7、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解答】答案:chung;di;z;tn;ku;yn。【点评】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6.【答案】见

8、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解答】(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内容的理解。“阴阳割昏晓”运用了夸张、比喻,写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突出了泰山之高大。“齐鲁青未了”运用了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写出其高大。“造化钟神秀”运用拟人手法,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突出了泰山之美。“决眦入归鸟”中“决眦”二字

9、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最高峰,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告诉我们: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2)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

10、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3)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做此题首先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赏析诗句做出解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更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激励人们在人生路上克服困难勇攀高峰,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4)本题考查再现诗中画面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然

11、后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答案:(1)巍峨(高大)神奇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2)“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说明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像一把利剑把山南山北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3)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4)示例:山上云雾缭绕,诗人的心也为之荡漾,看着那些归巢的鸟儿,诗人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这大自然的美景。译文: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

12、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赏析诗歌要注意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用心去感悟、去赏析。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

13、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句在诗中的作用。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也可见飞来峰之高,同时为下文的议论做了铺垫。(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BC正确;D有误,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故选:D。答案:(1)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更自然。(2)D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散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