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件(人教版七下) (7)

上传人:lsj5****2131 文档编号:180731932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件(人教版七下) (7)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历史: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件(人教版七下) (7)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历史: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件(人教版七下) (7)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历史: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件(人教版七下) (7)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历史: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件(人教版七下) (7)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件(人教版七下)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件(人教版七下) (7)(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5课,1、封建社会形成、初步发展,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隋唐 4、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历程,朱元璋成为一支起义军(红巾军)的首领后,吸收李善长、刘基、朱升等充当谋士。 他利用元朝军队被刘福通红巾军打得晕头转向的时机,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 他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实力不断壮大,一、明朝的建立,时间: 都城: 开国皇帝,1368年,应天(今南京,朱元璋(明太祖,1368

2、年初,朱元璋消灭了其他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称皇帝,建明朝,年号洪武。同年秋天,攻占元大都,元朝灭亡,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明孝陵朱元璋画像,故宫博物院朱元璋像,朱元璋容貌之谜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有两张主要画像流传至今,但形态各异。如今这两张画像一张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悬挂在南京明孝陵的享殿内。 朱元璋的两张画像为何形态各异?在民间有个传说故事。相传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进宫的画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

3、,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酷凶狠的光芒。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怒,双手将腰间的玉带直往下按,据说这是朱皇帝要杀人的习惯性动作。画师吓得魂不附体,也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只听得朱元璋大吼一声:“来人,给我拖出去!”就这样,画师被砍掉了脑袋,第二位画师被召进了宫里,画得更加用心,将朱元璋的像画得惟妙惟肖,但同样被拖出去斩首了。 第三位画师很聪明,他悟出了前两位画师被杀的奥秘,在描摹时只是脸型的轮廓有些像朱元璋,但却画得满脸和气,在慈祥仁爱中,又显得威严沉稳。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并诏谕将这幅画像摹写了许多本子,分赠给诸王和公主。 另据明史

4、本传记载:朱元璋“姿貌雄伟,奇骨贯顶”。应说这是一副奇特古怪,长相不雅的容貌,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刘备 李渊,想一想,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

5、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问: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锦衣卫和东、西厂,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的亲信组成,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亲自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管辖。 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的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西厂是明朝中期明宪宗所设立的,也是特务机构,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君权,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明朝

6、设立特务机构,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3、思想方面:八股取士,明朝统治者为了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强化君权,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人员不能发挥个人见解,它要求文章必须分成死板的八个部分,故称“八股文,发散探究,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办法选择官员的国家。它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层。它是封建社会完善的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 八股取士是考试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发展,对

7、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消极作用: 科举制压抑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近代继续阻碍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八股取士更是禁锢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使其致力于死记硬背四书五经,脱离实际,败坏了学风,雏 形 正式形成 发 展 僵化,隋文帝 分科考试,隋炀帝 设进士科,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明清 八股取士,科举制发展的历程,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 “靖难之役”,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靖 难 之 役,背景 建文帝削藩。

8、经过 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 结果 燕王获胜,称帝,是为明成祖,2、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于1421年,从南京迁都到北京,明成祖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1402年,朱棣夺得帝位,年号永乐,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继续实行削藩,2、 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皇 帝,臣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皇族,小结:明朝君权的加强,知识梳理(画一画,标一标,记一记,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末农民战争(红巾军) 2、1368年朱元璋称帝 明太祖 南京 3、1368年明灭元 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

9、构,加强君主权利 1、废行省,设三司(地方。怕地方威胁中央) 2、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央。怕相权威胁皇权) (二)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三) 思想文化方面:实行八股取士 1、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2、文体形式:八个部分(就其中标准化、规范化成分对考试是有益的) 3、死记硬背: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不讲究实际学问(背离了科举的初衷,败坏了学风,是对创新型人才的沉重打击,消极影响不亚于焚书坑儒,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一)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发动,表面上是清君侧,真正目的是夺取皇权) (二)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三)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削藩 2、增特务机构东厂 四、明初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

10、的措施,对巩固明朝的统治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也给明朝以后的统治埋伏了危机,同时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非常不利。 明朝的特务政治与以往封建王朝是不一样的,说明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腐朽、开始衰落,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后,改名为天安门,故 宫,明十三陵 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郊,是明朝13个皇帝的陵墓群,也是全世界现存埋葬皇帝最多,保存情况最好的帝王陵墓群。其中,定陵的地下宫殿已经发掘并向游人开放。长陵、昭陵也可供游人参观,长陵内的金丝楠木大殿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整个十三陵面积广达40平方公里,建造用时超过200年,其工程极为浩大。 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南麓。明代十三个皇帝陵墓的总称,即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思宗思陵(另太祖孝陵在南京,代宗景泰陵在北京西郊金山)。每陵均依山而建,共占地40平方公里。周围建有陵墙,七公里的总神道列石牌坊、大红门、神圣功德碑等,各陵建筑大体相同,有祾恩殿、明楼,明楼后是宝城,即墓冢所在地。十三陵中以长陵规模最大,定陵地宫最为豪华,永陵的明楼全用花斑石筑成,最为精致坚固。陵东建有十三陵水库。环境幽美,景色壮丽,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明十三陵神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